APP下载

岔河锡矿外围唐家湾锡多金属矿找矿潜力

2016-06-02刘玉红

现代矿业 2016年2期
关键词:锡矿黑云母金属矿

刘玉红 周 勇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零五大队)



岔河锡矿外围唐家湾锡多金属矿找矿潜力

刘玉红周勇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零五大队)

摘要唐家湾锡多金属矿位于四川岔河锡矿区北段,通过对岔河锡矿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进行研究,在其外围矽卡岩带内发现多处锡、铁、铜、锌多金属矿(化)体。在分析岔河锡矿矽卡岩带矿化特征的基础上,对该矿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找矿标志及找矿潜力进行了探讨,认为该区找矿前景较好,具备寻找中—大型“岔河式”锡多金属矿床的远景。

关键词矿床成因成矿模式矽卡岩带找矿潜力找矿远景锡多金属矿

岔河锡矿为目前四川省内与摩挲营花岗岩体有关的大型矽卡岩型锡矿,历经多年开采,矿山已闭坑[1-2]。近2 a来通过研究该矿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在其外围矽卡岩带内先后发现了多处锡、铁、铜、锌多金属矿(化)体,尤其是岔河锡矿北段的唐家湾锡多金属矿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预测为一中—大型锡多金属矿床。为进一步指导区内找矿工作,对唐家湾锡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潜力进行研究。

1成矿背景

1.1地质背景

岔河锡矿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扬子准地台西缘的康滇地轴中段,攀西裂谷带安宁河深大断裂东侧,安宁河岩浆杂岩带摩挲营花岗岩体东南部,康滇地轴Fe、Cu、V、Ti、Sn、Ni、REE、Au、石棉、盐成矿带(Ⅲ-76)之冕宁—西昌Fe-Sn-Cu成矿带内(Ⅳ-38)。区内地层为前震旦系会理群天宝山组和震旦系上统列古六组。前者由变质砂岩、板岩、变质千枚岩和大理岩组成,原属一套复理石建造,构成区内基底层;后者由砾岩、砂板岩组成;震旦系上统不整合于前震旦系之上,形成盖层。区内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主要为晋宁期摩挲营花岗岩体,次为变质辉绿岩,可能对矿体的富集起到一定作用。前者为一个以黑云母花岗岩为主的杂岩体,侵入于天宝山组,岩体具有中心、过渡和边缘等3个分异相带,中心相为粗粒黑云母花岗岩,过渡相为中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边缘相为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后者呈似岩床状,大致沿层间侵入于天宝山组变质砂岩、板岩、大理岩中,呈岩墙或沿脉状产出。区内构造分为晋宁期(前震旦系)基底构造和晋宁期(后震旦系)的盖层构造。基底构造形成于成矿前以NE向岔河复背斜为主体;盖层构造形成于成矿后,为以唐家湾逆冲断层为主的近SN向断裂带,纵贯整个矿区,切割成矿前褶皱,使天宝山组发生强烈的构造变动。

1.2地球化学背景

1∶50 000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成果表明,唐家湾锡多金属矿区位于德昌德州—会理白果湾地区Sn高富集区,区内圈出了以Sn为主,伴生W、Bi等元素的综合异常10处,其中甲类异常3处,该区即处于唐家湾—八角地甲类异常区内。1∶50 000重砂测量共圈出以Sn为主的异常10个,其中Ⅰ级异常4个,Ⅱ级异常2个,Ⅲ级异常4个,唐家湾锡多金属矿区则位于岔河重砂异常区内。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Sn异常与1∶50 000重砂Sn异常吻合性良好,在所圈定的异常区内已发现多处锡矿床(点),显示出异常与锡矿具良好的相关性,其为矿致异常,该类异常的出现从侧面说明岔河锡矿外围锡多金属矿找矿潜力较大。

2岔河锡矿矽卡岩带矿化特征

区内矽卡岩带分为内带、正带和外带3部分:①内带,为气成高温热液期形成的锡矿(化)体,矿石类型主要为锡石-石英脉型、锡石-云英岩型,锡矿(化)体呈脉状、网脉状、不规则团块状、透镜状产出,矿体规模不大,品位、厚度变化较大,主要蚀变为云英岩化、电气石化、绿泥石化和萤石化。②正带,为矽卡岩带,为高温热液期形成的锡矿(化)体,矿石类型主要为锡石-磁铁矿型,锡矿(化)体呈厚层状、块状、透镜状,矿体厚度大、品位高,为矿区主要的工业矿体,主要蚀变有阳起石化、绿泥石化、硅化、绿帘石化、磁铁矿化、赤铁矿化、黑云母化等,与矽卡岩类锡矿体的生成关系较密切。③外带,为高—中温热液期形成的锡、铜、锌多金属矿(化)体,矿石主要类型为锡石-铜、锌多金属型,矿(化)体呈脉状、条带状产出,主要蚀变有绿泥石化、绿帘石化、沸石化。

3矿床地质特征

3.1矿体特征

根据矿体特征及产出位置,区内共划分唐家湾、松草堡堡、横木岗、攀枝花河坝等4个矿段。松草堡堡矿段以锡、铁、铜、锌多金属矿为主,其余3个矿段均以锡、铁矿为主。矿体延长一般数米至数十米,最长达300 m,一般厚0.3~3 m,最大可达8 m,w(Sn) 0.2%~3%,最高达18%;w(Cu) 0.9%~2%,最高达17.8%,w(Zn)一般1.46%~5.65%,最高可达17.16%。唐家湾T-1#锡矿体为区内主矿体,呈脉状产于矽卡岩与变质砂岩的外接触带,矿体规模及形态严格受外接触带的起伏形态控制,呈似层状、脉状产出,矿脉有分枝、复合现象。矿体长540 m,厚0.83~7.18 m,矿体产状133°~137°/23°,w(Sn) 0.13%~0.52%,最高达4.61%。矿石矿物主要有赤铁矿、黄铁矿、锡石、黑云母、石榴石、透辉石等,围岩蚀变为阳起石化、绿泥石化、硅化、帘石化。

3.2矿石类型及矿物组合

矿区各类型矿物组合特征见表1。区内矿石结构为变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变余结构和粒状结构,常见构造为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残余层构造、脉状构造、网脉状构造和角砾状构造等。

表1 矿石类型及矿物组合特征

4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4.1矿床成因

晚元古代(K-Ar同位素年龄829 Ma)褶皱造山隆升阶段,地壳深部局部重熔的富锡矿的S型硅铝质钾碱花岗岩浆沿SN向安宁河断裂带多期次脉动侵入,在近EW向岔河复背斜的轴部及两翼形成了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与成矿关系密切相关的晋宁晚期黑云二长花岗岩为成矿物源,SN向安宁河断裂带为花岗岩浆运移的通道,EW向基底褶皱(岔河复背斜)为控岩构造,背斜轴部及两翼的凤山营组大理岩与变质砂岩、变辉绿岩的层间滑动、层间剥离破碎带及近EW向基底张裂隙控制了矿体形态,主要矿体产于花岗岩体矽卡岩带和外接触带(后0~500 m)内,多种围岩蚀变相互叠加,含矿热液与大理岩、变砂岩进行接触交代或充填交代形成了高—中温锡石-硫化物型锡矿体。

4.2找矿标志

(1)直接标志。矽卡岩带内的绿泥石化、硅化、绿帘石化、磁铁矿化、赤铁矿化、黑云母化;内接触带的云英岩化、电气石化、萤石化、硅化;外接触带矽卡岩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硅化以及采矿老硐。

(2)间接标志。硫化物型锡矿体的铁帽为明显的找矿标志,因大气降水或地表水对硫化物矿体作用常形成酸性介质,对近矿围岩中的Fe进行溶解迁移,使其褪色变浅,成为间接找矿标志。

5找矿潜力

(1)成矿地质环境有利。唐家湾锡矿地处扬子准地台西缘的康滇地轴中段,安宁河深大断裂东侧,安宁河岩浆杂岩带摩挲营花岗岩体东南部,与其附近发现的岔河锡矿(大型)有着一致的成矿地质环境。

(2)处于Sn高异常和背景带。1∶50 000重砂测量和1∶50 000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成果表明,该区处于德昌德州—会理白果湾地区Sn高富集区,说明区内成矿物质来源丰富,有利成矿。

(4)已发现多条锡多金属矿化体。在岩体外接触带唐家湾附近已发现多条锡多金属矿化体,矿体延长一般数米至数百米,其中T-Ⅰ#锡矿体深部已控制延伸约200 m,矿体延伸较稳定。经钻探工程验证,唐家湾地段物探异常为矿致异常,矿体的产出与异常较吻合,因此矿区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参考文献

[1]谭榜平,张成江.四川岔河锡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J].矿物岩石学,2001,21(1):67-70.

[2]解殿春,彭鹏.定向抛掷爆破在岔河锡矿剥岩中的应用[J].金属矿山,1993(4):10-16.

(收稿日期2015-08-11)

刘玉红(1984—),女,工程师,620800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凤鸣大道二段77号。

猜你喜欢

锡矿黑云母金属矿
花岗岩中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高铁含锡矿氯化及还原-硫化焙烧试验研究
黑云母的标型特征简述
世界锡矿时空分布规律及成矿作用
湖南柴茅岭锡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河南宅延多金属矿磁异常区找矿前景
河南省栾川县深部探明超大型钼多金属矿
黑云母温压计在岩浆系统中的适用性研究
复杂地层取芯技术在多金属矿区应用取得突出效果
我国金属矿采矿技术的进展与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