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玉安用“中华思想”颠覆韩流

2016-05-31莫兰

北京青年周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韩流经纪人韩国

莫兰

每一届的《我是歌手》都会给歌手配备一位“芒果经纪人”。在第四季中,观众不仅被韩国歌手黄致列惊艳,也对他身后的一口流利韩文的“经纪人”张玉安产生了好奇。一开始公司并不赞同他参加《我是歌手》,怕每周往返首尔和长沙的长途飞行耽误他的身体和韩国的工作,张玉安得知后,亲自和公司沟通才保住了这次机会。经纪人兼翻译,跟黄致列拍卖萌照、恶作剧,各种抢镜,两人的兄弟情不言而喻。张玉安还跟记者爆料说,黄致列很久没去看电影,想约现实中的经纪人却被无情拒绝,理由是绝对不跟男人一起看:“我觉得又好笑又心疼,回韩国后就给他带了两张可以随时使用的电影票。”

比起国内,韩国观众更熟悉张玉安他属于典型的“韩漂”。2014年张玉安作为固定嘉宾出演脱口秀节目《非首脑会谈》,机智的反应和维护中国的言论让他迅速得到了关注。之后,在韩国的各大热门综艺里都能见到他的身影。去年微博上有段短视频,来自不同国家的友人在节目中玩起词语接龙,中国代表实力接词,让下家日本选手悔恨“位置不好”,没错,这个让中文耀武扬威了一把的接词王就是张玉安。虽然在韩国很火,但他在国内还算新人。第一天录制《我是歌手》时,黄致列和张玉安互相“吹捧”对方是“在中国/韩国,最有名的韩国/中国人”,没想到三个月后黄致列成了这一季的黑马,中国观众也记住了张玉安的面孔。

毕业于吉林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08年,张玉安怀着一股子冲劲只身来到北京参与奥运赛事报道工作,超负荷的工作节奏却让他的身体出现了问题。为了调养,也希望“充电”,张玉安选择到韩国留学。当时他一边打工一边学习,酒吧、饭店、便利店、家教都试过,为了省钱,就住在五平米的小房间里,一张床和一个小冰箱就是全部的家具,虽然很苦,可他说,“这段时光教会了我吃苦、忍耐和幸福的真正含义。”

荧屏上的张玉安有时严肃、激烈,但平时却有些迷迷糊糊,没什么想成为大人物的欲望。不工作的时候他就宅在家里,看电影、打扫房间,和狗狗去散步,偶尔也去健健身。他还说,自己喜欢在街边小店里坐着,很有情调,很放松。未来,他还是很想常常回中国,在家乡发展事业,“因为落叶还是要归根啊”。张玉安动情地说。

Q&A

Q:参加《我是歌手》后心理和生活上有什么改变?

A:经常有朋友问我,在国内和韩国受到的关注有很大的差异,心理上有没有什么落差,说实话,每次回到国内我都非常开心,一方面终于可以用母语来畅所欲言,另一方面也感受到了国内节目这几年突飞猛进的发展。参加《我是歌手》后我认识了很多好朋友,比如维嘉哥等湖南卫视的主持大咖们,维嘉哥在知道我要参加主持人资格证考试后特意帮我查找网站,传授经验,让我非常感动。这次合作我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另外就是和黄致列的友谊,这段经历真的很特殊、很难忘。

Q:节目较多关注在歌手身上,经纪人更多的是一种“陪伴”,怎么把握好这个角色?

A:韩版《我是歌手》只在第一季中有经纪人,但是湖南卫视版一直保留着。我并不觉得经纪人可有可无。韩版中的歌手都是韩国本土歌手,知名度很高,即使没有经纪人也不会影响节目整体的进行,可是国内版除了国际大牌歌手还有一些小众歌手,因此在语言、介绍歌手、深度展现节目内容方面,都需要经纪人来表现。比如去年的小五和今年的我,不但同时担任着翻译的工作,还要向观众们介绍歌手的背景、性格等等观众们亟待须知的内容。我的工作就是通过多种方式把黄致列的全部展现给大家,比如成长背景、韩国的生活等等,因此我做好了,黄致列有成就了,我的工作也就圆满完成了。况且很多致列哥的粉丝还会谢谢我照顾他,我还有什么别的奢求呢。

Q:你在《非首脑会谈》的发言甚至改变了一些韩国人对中国的看法,压力大吗?怎么把握说话的度?

A:节目40%左右是有剧本的,每周会有采访做剧本的题材。但是大部分是在现场的情况下自由发挥和讨论。我代表的是一个国家,虽然做不到面面俱到,但也要尽量做好。我的宗旨就是承认缺点、维护尊严、保持原则、光大祖国,我也因此有了“中华思想”、“固执王”的称号。压力肯定有,但我不想这样轻易地改变自己,不想按照别人教我的去说,我只想表达我所知道的和我所认识的中国。

Q:现在韩流的影响力非常大,作为中国人的感受如何?

A:韩流的影响确实很大,但也有一些人不太看好韩流。中国人口众多,众口难调,自然喜欢的文化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我觉得不管是否对韩流感兴趣都应该研究韩流为何能取得如此的成就,韩国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韩流首先很人性,它描绘的是平凡的人生,贴近生活,另外制作精良,很有创意。国内电视台实力雄厚,只要投资几个月就可以打造一个豪华大型节目,但是创意方面还要加强。国内人才济济,在我看来国内已经在慢慢走向一个良性的节目制作流程,不久的将来应该可以有着一席之地。

Q:在韩国有没有属于非韩国人或者中国人的小圈子?

A:说实话我在韩国没有什么中国朋友,不是不想交,而是最初在韩国逼迫自己不去结识中国朋友,因为我担心每天和中国人一起的话对于韩语没有帮助,既然在国外,交国外朋友更能体会国外文化吧。

Q:在韩国教中文,课堂火爆吗?

A:我现在还在韩国最大的学院教课,类似于国内的“新东方”。说到火爆,有点王婆卖瓜了。开始很多学员都是因为要看我才来学习,一节课报名人数每个月有四五百人,但是教室有限只能从中选择100人。有趣的是这100人中只有1或2名男学生。我开始担心课程变成粉丝见面会,就规定在课上不照相、不回答私人问题、不可以问其他与课程无关的。我觉得在学院我的身份只是老师,并不想太多。

猜你喜欢

韩流经纪人韩国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薛贵生:产业振兴经纪人
在韩国走马观花
帮助种粮农民和粮食经纪人防范风险
“反韩流”排名:中印泰列前三
浅谈湖南地区“韩流热潮”与湖南高校韩国语教学
韩流文化的营销传播模式
韩流消退之后
自买自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