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园林植物的配置及造景手法

2016-05-30运向柱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植物造景植物配置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周围环境及园林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科学的、艺术的、文化的、符合美学原理的高品质景观离不开园林植物的配置及造景。文章将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从园林植物的配置及造景两方面阐述如何运用好园林植物这一重要的景观材料来打造高品质的园林景观。

关键词:美学原理;植物配置;植物造景

随着人们对园林景观品质追求的提高,园林植物这一景观元素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凸显。如何使园林植物在园林设计中展现出良好的观赏性是园林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一直要面对和关注的问题。

一、园林植物的配置手法

(一)植物配置。植物配置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地被等植物的有机组合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包括植物种类的选择,平面、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的搭配以及与其他园林元素的搭配、组合。

(二)园林植物配置的美学原理。(1)统一与变化的美学原理。统一是指各种不同的植物元素之间拥有相同的树形、相似的质感或类似的线条及颜色等。变化是指各种植物元素之间在线条、色彩、质感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统一与变化有机结合,相辅相成。(2)平衡与对称的美学原理。平衡是植物组团及其特性在数量和位置上给人的一种感觉。在配置植物时有对称平衡即规则试和不对称平衡即自然试。在规则式的植物配置上植物材料的种植位置和造型均以对称均衡的形式布置。在自然式的植物配置上常利用植物体量、质地、色彩差异组合造景,创造富有自然情趣的植物景观。(3)对比与调和的美学原理。植物配置包括树形、色彩、高低等的对比与调和。植物的高矮、体量大小、树冠类型、色彩、季相等都会有明显的对比,也能产生调和的效果。(4)比例与尺度的美学原理。园林植物在配置时应注重比例感和尺度感的把握。各种园林植物在配置时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在植物个体之间,植物个体与群体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植物与观赏者之间,都存在比例与尺度的问题。比例与尺度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植物配置的美感。

(三)园林植物的有机搭配。(1)树形的有机搭配。植物的基本树形有纺锤形、尖塔形、圆柱形、垂枝形、圆球形等等。不同树形的搭配能形成各种不同的景观效果。利用不同植物的形态变化以及轮廓线、天际线的变化创造形态和谐而又富于变化的植物景观。(2)植物色彩的搭配。园林植物的枝、干、叶、花、果等都具有色彩属性,通过不同色彩属性的合理搭配能形成风格不同,富于变化的景观。(3)植物质感的搭配。植物的质感是植物可见和可触的表面特性。园林植物的质感对于景观设计的协调性、多样性、视距感、空间感以及设计的情调、观赏情感和气氛有着深远影响。运用不同质感植物的搭配及组合能增强园林景观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四)园林植物的空间组合。(1)园林植物的平面组合。在平面上,园林植物可以看成是平面构成的点、线、面。园林植物平面的合理组合,可以形成变化丰富的林缘线,表现出起伏曲折的韵律美,形成开合有致、疏密得当的植物景观。园林植物在平面上的组合配置主要包括自然式和规则式。(2)园林植物的立面组合。通过园林植物在立面层次上的不同组合能形成错落有致、富于韵律的景观效果。在立面构图上利用植物的高低不同和树形变化,组织成为有序列的景观,同时利用林冠线的处理以及与地形的变化相结合。(3)园林植物的平面、立面组合。通过园林植物的平面、立面的组合能形成各种不同的空间类型。空间的围和是随植物的高低、大小、品种、种植密度以及观赏者与周围植物的相对位置而变化的。不同的围和空间能形成变化多姿、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二、园林植物的造景手法

(一)植物造景。植物造景是把各种景观植物元素(草本植物、灌木、乔木、藤木等)合理搭配起来,在满足各自的生态生活习性和园林艺术审美要求下,充分发挥园林景观的综合功能。并且通过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法,把植物自身的形体美、线条美、色彩美等充分展现出来,从而营造出一种视觉美、生态美和文化美的园林景观。

(二)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为了营造出自然怡人、绿草茵茵、生机盎然、绚丽多彩的园林景观,必须在熟悉植物配置原则的前提下,将各种植物元素合理搭配利用。植物的造景必须结合原有地形和环境,重视色彩、高度等的协调、搭配,并且要注重立意,熟悉植物生态特性和立地条件。

(三)园林植物的造景手法。(1)实景与虚景相结合的方法。植物造景中运用虚实结合、明暗交替、抑扬顿挫的造景手法,可以丰富景观内容,增加空间的立体性和景观的延展性。(2)突出季相造景的方法。选择不同花期的植物进行配置,提高常绿种类的比例,这样就能增强季节感,并能延长观赏时间,最终实现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的自然美景。(3)主景与配景相结合的方法。同一个景观组群中,主景植物和配景植物要搭配合理,并且要突出主景植物,常用的方法有:增加比例、位置居中、色彩突出、動势集中等。(4)俯景与仰景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周围地形视角位置的高低不同,搭配出不同的仰景和俯景的效果。(5)夹景与框景相结合的方法。例如:将灌木种植在具有特殊树形或冠型的乔木或常绿树之间来形成夹景效果。(6)借景与点景相结合的方法。例如:栽植丛生蒙古栎、丛生五角枫、造型五针松等点景树形成点景效果。(7)借以其它景观小品组合成景的方法。园林景观中的建筑、山石、水体、道路等与园林植物巧妙的搭配能更加凸显景观的层次感和丰富度。

三、结语

园林植物的配置及造景应遵循美学原理,重视园林的景观功能,重视园林植物品种及其造景效果的多样性、色彩性、意境性、空间性和季节性,同时应该与其他的景观建筑或者景观小品相互彰显、相互呼应,并且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新文化的发展结合实际,营造出更加怡人的、科学的、艺术的、文化的、特色的高品质景观。

作者简介:运向柱,身份证号码:1202211984120 11811。

猜你喜欢

植物造景植物配置
浙江城市广场设计分析
基于概念设计的居住区景观规划研究
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探讨
城市园艺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思考与探讨
自然和生态理念在扬中市郊区城南公园建设中的应用实践
论述适用性原则在植物配置中的重要性
园林景观绿化中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
九江市新湖·庐山国际居住小区植物配置调查分析
《植物造景》课程双语教学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