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问题

2016-05-30杨为伟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招投标建设工程问题

摘 要: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市场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取得长远进步的同时其不足也日益显现。市场机制尚不健全,政企不分,严重澎响了依法行政水平,致使工程项目中规避招标和招投标中的弄虚作假,转包、违法分包和无证、越级永色工程等违蓄违规现象日益蔓延,严重地侵害着建筑市场正在发育之中尚不健全的肌。文章针对建设工程项目中的招投标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建设工程;招投标;问题

一、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现状概述

近年来,我国的招标工作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政府推动不力,法规不健全,有些招标运作尚不规范等等,同时对于招标投标机制的理论研究与探讨仍十分薄弱。

2000年l月1日招标投标法正式实施,标志了我国的招标投标制度和管理纳人法制化轨道。它的颁布与实施,对推行工程招标投标制度,控制工程建设投资,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建设时期,提高投资效益和遏制工程建设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工程招投标市场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市场机制尚不健全,政企不分,严重影响了依法行政水平,致使招投标中的违法违规现象仍在蔓延,严重地侵害着建筑市场正在发育之中尚不健全的肌体,因此,对招标投标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对于规范我国建筑市场秩序,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秩序的稳定,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二、建设工程招投标问题及原因

我国招标事业发展步伐不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还是认识问题。招投标在世界上己有近年的历史,在我国开展此项工作毕竟才`只有十几年,可以说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新生事物。招标的优越性及其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还不为社会各方面所认识,未被普遍接受。因而导致招标投标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认识误区。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体制缺失。体制缺陷导致招标投标市场混乱的体制缺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建筑市场缺乏真正意义的市场主体。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绝大部分工程是使用公有资金建设的,建设单位是代表国家进行工程建设的,因此,工程建设、建成后生产经营的责、权、利就很难以形成有机的责任整体。尽管招投标是一种最富有竞争的交易形式,既能为投标者带来投资收益,又能有效地约束市场主体行为,但是由于建设单位还不是真正的利益主体,因此,工程建设的效益质量还难以发挥制约作用,甚至市场主体之间还会联合起来侵吞国家财产,或利用工程建设发包之际,私下交易索贿受贿;其二,当前我国总体改革还不配套和完善,政企还没有完全分离的情况下,招标投标的竞争机制很难以充分发挥和体现,表现在一些地方工程的招投标机构与有形建筑市场工程招投标代理机构还没有实行机构分设,职能分离,两块牌子甚至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问题仍然存在。

(二)“量价合一”价格机制的不合理。目前,现行建筑工程的计价仍沿用计划体制下的套用定额及其取费标准,标底编制及投标报价基本上是按有关部门规定的工程概预算定额编制,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以及企业综合取费均按定额标准执行。定额中的各种取费标准相对于市场来讲是滞后的,据业内人士提供,预算定额修编一次需要4-5年的时间,然而用四五年前的水平来规定当前变化了的市场行为,显然是滞后的,不切实际的;费用定额对于同一类工程的费用项目是一定的,对于不同企业,因其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的不同,其费用水平也不同,而用同一个费用水平来编制费用报价扼杀了不同资质企业的差别,显然是不公平的,也是对市场主体一业主利益的损害;至于人工费用和机械台班费也是几年不变,以此作为报价的编制依据,就等于用一个死框框限死了招投标中的中标价,这是违反市场经济原则的。

(三)建筑市场“供过于求”的不平衡。当前,建筑市场供需失衡,建筑生产能力过剩,是引发过渡竞争,导致建筑市场混乱,工程质量低下和企业效益不高的一个基础性原因.据权威资料提供,现在各地的施工企业,除了上海建工集团以及北京的几家大型企业以外,任务能达到50%的就为优秀企业,一个标几十家投已是很普遍的现象。面对如此严重供过于求的建筑市场,众多的施工单位为了生存和发展,驱使他们要绞尽脑汁,利用价格管理上的空隙和漏洞,甚至不顾冒犯法律,寻找并占领有限的市场份额,因此,很容易产生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使招投标流于形式,业主的利益受到损害。

三、建设工程中招投标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政企职能分開。虽然这已是重复最多的话题但是对改革涉足较晚的建筑市场,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就是政府不直接干预,而是通过市场来管理和调控国家经济。建筑市场也不例外,政府部门应当以独立的第三方身份,利用政府的行政管理职权,强化监管职能。通过制定建筑市场的有关法律法规,对招标进行过程管理,保证交易过程符合法律、法规和规定的程序,杜绝幕后交易,保证公平竞争。并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

(二)培育和发展统一的建筑市场。建筑市场应遵循统一规则、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的原则,实行公平竞争和合法交易,从制度上就应杜绝分割、封锁、垄断建筑市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因此,各类工程的招标投标活动应接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监督和管理,实行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监督管理下的招标投标。这是因为,首先是由建设部门的职能所决定的,即它的专业性函盖各行业建设项目的共性部分,尤其是对于综合性很强的公共建设工程更是如此;其次,市场经济就是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向和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那么,市场交易规则和监督管理的统一,有利于建立统一的、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从制度上清除条块分割、垄断和封锁建筑市场的障碍。

(三)走“量”、“价”分离道路。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应由定额管理体制向“量代“价”分离发展,即工程量计算规则和主要材料消耗量、人工消耗量、机械台班消耗量有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统一标准,除工程量计算规则外,对于人、材、机的消耗量,投标者应在国家统一标准指导下,可以依据企业的自身能力和优势进行必要的调整。此外,由于地区差异,材料的费用也会有明显的差异,也就是说不管价差如何,材料的消耗量是一个常数、基本用工量是一个稳定的量。实行量、价分离,有利于建筑施工企业按照市场价格确定工程价格,形成市场竞争,促进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汪才华.基于电子招投标大数据分析在行业中运用问题思考[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14(06).

[2] 王丹.论电子招投标的科学发展及建议[J].招标与投标,2014(11).

[3] 杨鹏跃.工程招投标中的违规行为及解决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3.

[4] 齐媛媛.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4.

作者简介:杨为伟,大连华厦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招投标建设工程问题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BIM技术在现代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基于DEA—GA—BP的建设工程评标方法研究
建设项目准备阶段的审计要点探析
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探究
浅析我国工程项目中招投标的特点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电网建设工程通用造价管理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