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电气工程中电缆敷设的方式

2016-05-30冷冰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建筑电气方法

摘 要:电缆敷设作为电气施工的重要部分,文章主要就建筑工程中电力电缆敷设施工的方法进行探讨,分析主要几种敷设方法适用的不同环境及优缺点,对线缆敷设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建筑电气;电缆敷设;适用;方法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缆敷设技术及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及提高,电缆敷设已逐步形成多种较为普遍的施工方式,主要包括:直埋敷设、穿管敷设、浅槽敷设、电缆沟敷设、电缆隧道敷设、架空敷设等。而根据不同城市规划及建筑形式,考虑建筑物的密度、电缆线路长度敷设条数及其周围环境的影响等问题,充分了解各种施工方法的优缺点,以选择相对更为经济有效的施工方法就成为电缆敷设施工过程中的关键。

一、电缆敷设的方法

(一)直埋敷设法。直埋敷设电缆是将电缆直接敷设在地下。施工时开挖电缆沟,在沟底铺砂垫层,再敷设电缆,电缆敷设完毕后,再填砂,并在电缆上面盖一层砖或者混凝土板来保护电缆,最后回填的一种电缆敷设方式。直埋敷设法施工技术难度不高,一般情况下,同一通路少于6根的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在居民区、厂区、郊区等不会经常开挖的地段,宜于采用。在城镇人行道下或道路边缘易于翻修的地段也可采用。施工中应当注意避开具有酸碱强腐蚀或杂散电流电化学腐蚀严重的地段,埋深距地面不应小于0.7m,且与其他地下管线交叉时要保持规定的距离,严禁平行敷设在其正上、正下方。这种敷设方法施工造价较低,便于电缆敷设,工期快,普遍应用于我国大部分电缆敷设施工,但它的后期维护十分不便,维修时需重新开挖路面,且不宜发现损坏位置,若周围环境、土质影响较大,即使使用铠装电缆仍然不能保证使用寿命。

(二)穿管敷设。穿管敷设电缆是将电缆敷设于预先设置的管线内。施工时可使用预埋、顶管等方法,將管线提前敷设在电缆路径上,再将电缆穿过管线,以起到对电缆的保护作用。穿管敷设法主要适用于10KV及以下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工程,尤其多用于室内电力工程敷设及公路、铁路等道路交叉处电缆的保护和地下管网较密的厂房、城市道路、居民区等。施工中应注意管线敷设时的路径选择,充分考虑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认真检查管壁是否光滑无毛刺,对预埋的地下管线要考虑其抗压、抗腐蚀能力,采用钢制管时应当做好防火、防腐处理。另外预埋管线应尽量避免弯头、并列埋管时宜留20mm间隙,并设置检修工作井。这种敷设施工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电缆、电线进行保护,防止腐蚀和外力损坏,利于电缆更换。但相较直埋敷设一次投入较高,且同一管线内不能穿入较多线缆,施工中若发生预埋管线堵塞将影响后续电缆敷设施工。

(三)浅槽敷设。浅槽敷设电缆,是将电缆敷设于砌筑的浅槽内的一种方法。施工时可根据敷设电缆的种类及数量修筑不同形式的浅槽,再将电缆敷设在槽内。浅槽敷设法主要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通道中电缆数量较少,且不经常有载重车辆及设备经过的户外配电装置等场所。浅槽深度一般在300mm左右,主要采用混凝土砌筑方式,施工前应当进行验槽,保证坑底夯实、平整,钢筋符合国标要求,并宜使用不低于C30的混凝土进行浇筑。这种敷设施工方法对电缆有比较好的保护作用,电缆敷设简便,但造价较高,且敷设电缆数量少,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四)电缆沟敷设。电缆沟敷设电缆,是将电缆放置在预先砌筑的电缆沟内的支架上的一种方法。电缆沟敷设一般适用于人员较少的变电站和较大的厂矿企业生产区及室内,相对浅槽敷设法而言,能放置更多的电缆。施工中应当考虑到排水通畅,按图纸要求准确预埋支架,敷设宜使用有阻燃护套的电缆。施工中若使用滚轮或卷扬机需避免分层钢架划破电缆外皮。这种敷设施工方法占地小,能容纳较多的电缆,且便于发现电缆损坏位置,及时进行维修。但坑内体积小,电缆敷设和维修受空间限制,且施工周期较长,散热效果差,需大力做好防火防爆措施,容易积水,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不宜采用。

(五)架空敷设。架空敷设电缆,是通过立杆将电缆架设在距地面一定高度的空中的方法。立杆架空敷设多用于长途电力运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多用于临时用电电缆的敷设。这种施工方法较地面敷设电缆而言,较易受外界影响,不够安全美观,不便于更换和维修,但可架设大型电缆,使用后的电缆可回收利用。

(六)电缆隧道敷设。电缆隧道敷设电缆是通过修筑大体积的隧道,将电缆集中放置在隧道内的方法。施工时需大量土建工程,修筑整体隧道,并在隧道内设置分层支架,再将电缆敷设于隧道内。电缆隧道敷设方法施工难度大,当电缆数量大,电缆沟不足以容纳时采用,多用于地下水位低,电缆数量集中的电力主干线,一般敷设30根以上电缆,且可敷设高压、超高压电缆。目前发达国家的城市电网也大量施工这种施工方式。这种施工方式在电缆敷设前需大量土建工程,地下电缆隧道建筑时需考虑防水、排水、防火、通风等大量技术问题。

这种施工方法前期投入资金大,施工周期长,施工技术复杂,需要做好前期规划。但建成后可敷设大量电缆,后期维护成本低,是我国未来建筑电气敷设技术的发展方向。

二、结语

综合上述,电缆隧道方式和电缆沟敷设方式便于电缆的施工、维护和检修。在许多发达国家,已大量采用公用隧道敷设电缆的方式。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敷设的电缆运行效果良好,显著降低了重复投资和反复开挖路面的现象,但初期投资、建材消耗巨大,技术要求高,并且前期要做好相应的规划。在我国,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这种敷设方式仍不多见。相对而言,直埋敷设和浅槽敷设则是属于经济型的敷设方式,施工更为方便,技术要求相对不高。直埋电缆是最经济而广泛使用的电敷设方式,尤其运用于郊区和车辆通行不太频繁的地方。但这种敷设方式不利于电缆的维护和检修,一旦遇到电缆故障,即使使用测试仪测出故障点,也要重新挖开电缆沟,极不方便,这也是我们经常发现道路反复开挖的一部分原因。因此电缆敷设方式的选择,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投资形式、规划要求及具体工程的条件、环境特点、电缆型号和数量等因素,用发展的眼光,按照满足运行可靠性、便于维护的要求和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

作者简介:冷冰,大连泛华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建筑电气方法
学习方法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的常见问题预防及改进措施
浅谈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的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