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的“建模”体验

2016-05-30邱淑菡

师道 2016年1期
关键词:读后阅读课短文

邱淑菡

英语阅读课不仅能帮助小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还能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从教以来,我积极尝试建立英语阅读课教学新模式,积累了些许体验。

一、设境激趣,呈现主题

在阅读前,教师应当以“导”为主旨,围绕语篇的主题及难点词句展开,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存储,降低或弱化阅读材料的难度,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下一步阅读做好铺垫。

1. 复习旧知,扫清障碍。“回生”是英语学习者面临的普遍难题,加之小学英语课程频率低、语言知识复现率也不高。所以,阅读前,我会依据遗忘规律,认真分析阅读文本的语言,选定需要温习的话题,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展热身活动,为学生扫清阅读可能出现的障碍。

2. 设置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应当通过研读故事,准确把握故事主旨,发现、挖掘其趣味点,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情景,预先搅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起学生阅读故事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开心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5 Happy birthday 中的story时,我神秘地拿出一个装有蛋糕的盒子,让学生猜猜盒中之物。当学生猜出是蛋糕后,我便播放了歌曲来引领全班齐唱生日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我顺势抛出问题——Whose birthday is today ? 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自主阅读活动中。

二、多元阅读,提高实效

While-reading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材料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阅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信息、获取关键信息,从而能够层层递进地阅读,达到高效阅读的目的。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围绕话题,教学时(课题同上)我这样开展读中活动:

1. 初读文本,感知内容。我先让学生打开课本,安静地默读story.通过初步略读故事,为学生理解故事作好铺垫。

2. 细读思考,抓关键信息。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读故事,能更进一步地理解故事内容。我提出问题——1. Whose birthday today?2.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e story?3. How old is Tony?How old is Gogo?How old is Jenny? 再播放课件,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细看故事内容。

3. 教师引导,解决问题。在阅读教学课堂上,学生是主体。因此应摆好教师在课堂上的位置,正确引导学生阅读,把课堂交给学生。例如对本课我采用了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积极解决问题的情趣,培养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4. 指导朗读,深化理解。教师可采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创设有声有色的故事画面,让学生模仿故事里人物的语音语调多次朗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正确朗读故事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养成按意群朗读的阅读习惯。

5. 活动展示,检验成果。通过分角色或分组朗读,体现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合作精神,也可检验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朗读故事。

三、综合运用,培养能力

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读后这一阶段有着“新授”与“复习”两个不同的作用。当把阅读课作为新授课时,阅读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新知,学习并运用语言知识。而作为复习课,阅读的目的就是通过复习已学的词汇与句型,在基于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拓展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培养其说和写的综合能力。

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Unit 5 Happy birthday 中的故事,即本单元的第四课时,我这样设计读后的教学环节:

1.读一读,写一写.Read and write.

(1)根据文意,把短文补充完整。Its Tonys birthday . How old is he?Look at the candles. One,two,......nine Hes nine .

(2)模仿以上短文,写一写小短文。①Its Jennys birthday ...... ②Its Tonys birthday......

2. 查一查,读一读。

(1)检查学生仿写的短文。(2)读一读学生写的短文。

而阅读课作为新授课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新知,学习并运用语言知识。我是这样设计读后教学环节的:

A. 看图完成句子。

1. Whats this?Its .

2. Is this a bird?No, .

3. Is this a dog?Yes,

.

4. Is this dog?No,its

.

B. 读一读,并仿写句子。

Is this an apple?Yes, it is .

Is this a ruler?No,it isnt .

1. table / no

2. banana / yes

总之,英语阅读中听、说、读、写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将是一个反复而复杂、多变而灵活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持之以恒。

(作者单位:广东饶平县英才小学)

猜你喜欢

读后阅读课短文
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高中英语阅读课
虔诚描绘精神的富足——《张富清传》读后
KEYS
Keys
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词汇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知无不言,言有不尽——《“夜无故入人家”——不应忽略的那一面》读后
短文改错
短文改错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