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造价中的BIM应用研究

2016-05-30姜珊姜丽丽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数据共享工程造价

姜珊 姜丽丽

摘 要:我国工程造价模式的计划特色导致造价方式落后,致使造价方法从项目概算开始就已经与实际脱节。“三超”“二次调价”“索赔”等一系列问题均与造价数据的不精确和延后性直接相关,借鉴技术在数据存储调用上的高效性,文章分析了BIM模式在工程造价及管理上的巨大应用价值,并通过实现中系统功能的应用状况提出BIM未来发展前途的设想。

关键词:工程造价;BIM模式;数据共享

一、BIM概述

我国建设工程造价方式从起初的手工绘图计算,凭经验估价到电脑绘图算量,采用定额模式清单模式估价,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造价管理方式不断完善。但是整个工程造价行业发展水平仍然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差距,与行业发展有差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造价管理信息化精细化的程度不够或水平不高。这种情况制约着我国工程造价准确性和效率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造价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BIM),是建筑领域继CAD后的变革性技术,它为建筑业“施工控制”、“工程设计”、“企业管理”等作业节点、过程与工序在信息共享传输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这种全过程的信息沟通及输送也为实现工程造价的管理提供强大支撑与保障。

二、BIM模式的特点

(一)数据库的时效性

BIM的技术核心是一个由计算机三维模型所形成的数据库,这些数据库信息在建筑全寿命过程中是动态变化的,随着工程施工及市场变化,相关责任人员会调整数据,所有参与者均可共享更新后的数据!数据信息包括任意构件的工程量,任意构成要素的市场价格信息,某部分工作的设计变更,变更引起的数据变化等在项目全寿命过程中,可将项目从投资策“项目设计”工程开工到竣工的全部相关造价数据资料存储在基于系统的后台服务器中!无论是在施工过程中还是工程竣工后,所有的相关数据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参数设定,从而得到某一方所需要的相应工程基础数据。这种富有时效性的共享的数据平台,改善了沟通方式,使拟建项目工程管理人员及后期项目造价人员及时准确地筛选和调用工程基础数据成为可能,也正是這种时效性,大大提高了造价人员所依赖的造价基础数据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避免了传统造价模式与市场脱节“二次调价等问题”。

(二)BIM形象的资源计划功能

利用BIM模型提供的数据库,有利于项目管理者合理安排资金计划、进度计划等资源计划。具体地说,使用BIM软件快速建立项目的三维模型,利用BIM数据库,赋予模型内各构件时间信息,通过自动化算量功能,计算出实体工程量后,我们就可以对数据模型按照任意时间段、任一分部分项工程细分其工作量,也可以细分某一分部工程所需的时间;进而也可结合BIM数据库中的人工、材料、机械等价格信息,分析任意部位、任何时间段的造价,由此快速地制定项目的进度计划、资金计划等资源计划,合理调配资源,并及时准确掌控工程成本,高效地进行成本分析及进度分析。因此,从项目整体上看,提高了项目的管理水平。

(三)造价数据的积累与共享

在现阶段,造价机构与施工单位完成项目的估价及竣工结算后,相关数据基本以纸质载体或EXCEL、WORD、PDF等载体保存,要么存放在档案柜中,要么放在硬盘里,它们孤立存在,使用不便。有了BIM技术,便可以让工程数据形成带有BIM参数的电子资料,便捷地进行存储,同时可以准确地调用、分析、利于数据共享和借鉴经验。

三、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发展目标不仅仅是个人的高效率工具,而且是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现代化方式。以BIM技术作为基础,可以将各造价人员所掌握的造价信息汇集到BIM数据库,通过BIM多维计算处理,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拆分、对比,最后在企业内部作为一个数据平台而共享,大大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级别,设定不同的数据查阅权限,不仅能够满足不同岗位、不同部门人员从中调用信息,而且有利于对关乎企业生产、发展的核心数据进行保密。

四、结语

BIM技术的应用,系建筑业革命性的转变。其协同化及参数化的特质,令建筑实体与模型相关联,给工程信息的查找及核对提供了便利条件,有效地提升了建筑精细化管理效率。房地产项目建筑单位通过“BIM互联网及云技术”等相结合,拥有和项目部相对称的信息,能“精准、及时”下达指令,实现沟通成本压缩,在推动“精细化管理”的同时,提升了项目参与者控制成本的能力,达成了企业利益的最大化。BIM技术规避了传统造价管理中和市场脱节、信息流失严重、缺乏精细化造价管理观念、维护不及时等弊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值得推广。

BIM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还处于初始阶段,其相关软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系统,BIM在建设及造价方面的潜在价值还没有充分发挥。任何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都需要统一的规则,要促进和实现BIM技术在我国快速发展和应用,BIM相关的技术标准体系尚待制定。只有解决了BIM数据传输及信息分类互用标准问题,才能够真正将整个BIM体系的相关软件、技术统一整合到一起,产生合力,发挥放大效应。

参考文献

[1] 赵爱君,胡尊志,刘文红,刘润广.工程量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差异分析[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13(05).

[2] 马旭新.建筑业信息化的发展环境及推进策略[J].建筑,2013(16).

[3] 贺灵童.BIM在全球的应用现状[J].工程质量,2013(03).

作者简介:姜珊,九成方元房地产(大连)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数据共享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探讨
土建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应用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科学大数据的发展态势及建议
数字化迎新系统宿舍分配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战略理解和实施建议
面向海上平台机械电气设备的数据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协同办公的会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工程造价之旅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