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顶管技术在市政道路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

2016-05-30杨梦鸽

科技与企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顶管导轨管材

杨梦鸽

【摘要】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市化进度逐渐加快,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作为城市建设、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施工条件与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制约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提高通行能力、缓解交通压力,需提高给排水施工技术水平,将顶管技术充分运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可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并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为此,本文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对市政道路给排水顶管施工的准备工作、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顶管技术;市政道路;给排水施工;施工准备;工程案例;施工工艺;应用条件;工作井设计

1896年美国北太平洋铁路铺设工程首次使用顶管技术,作为盾构施工之后发展的一种新型地下管道施工技术,顶管施工无需面层开挖,即可从公路、铁道、河川等地穿越。作为一项非开挖掘进式顶管技术,顶管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深入地下施工,更不会影响附近环境。这是开挖埋管施工不具备的优势。其作业原理为将工作井与地面垂直,随后通过高压液压千斤顶,向地下放置水泥、钢制管道。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顶管施工也逐渐向多口径、多形式方向发展,其中应用最多的为土压力顶管。与其他顶管施工工艺相比,土压力顶管应用范围更广、施工更为便捷。将该项技术应用于市政给排水工程,不仅可以为供水系统、排水系统、循环水系统等提供技术支持,更能确保城市基础设施正常使用,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

一、工程案例

某顶管工程直径为1500毫米,1808米为正常排放管长度,1500毫米为管道内径。需由高位井顶进低位井,5.3米到8.4米之间为埋设深度,选取承口式钢筋混凝土管、楔形橡胶圈接口等作为顶进施工的主要材料。

二、市政道路给排水顶管施工准备

市政道路工程作为道路施工与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关系着运输结构、运输能力变化,更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施工准备作为市政道路给排水施工的重要环节,要求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工程案例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地形情况等因素,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及工作井设计,才能达到施工流程的规范性、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1、应用条件

选取密度较高聚乙烯平壁管、无缝钢管作为管材拖拉材料,要求管材强度需符合施工荷载需求。根据施工规定,要求高密度聚乙烯平壁管物理性能必须满足表1需求。

钢管性能需与以下规定相符:壁厚5毫米以上;屈服强度210Mpa以上;抗拉强度451Mpa以上。

2、工作井设计

W=D+(2.4~3.2)

其中,工作井底宽度由W表示;被顶进管外径由D表示;L=L1+L2+L3+L4+L5

其中,工作井底长由L表示;管节顶进后,尾端压在导轨上最小长度,需预留0.3米混凝土管由L1表示;每节管长度由L2表示;出土工作间隙由L3表示(通常长度为1到1.5米之间);千斤顶长度由L4表示;后背墙厚度由L5表示。通过以上2个公式,即可计算工作井井底长度、宽度。开挖工作井时可选取人工方式进行垂直开挖,每进行1米开挖就需做好1米护壁工作,通过木桩打设对井底加固,以此封闭井底。

3、顶管参数

顶管施工中管道受到阻力被称为顶管推力,其主要包含工具管切土正压力、管壁摩阻力等。按照相关数据分析,工具管切土正压力软土层内通常为每平方米20到30t,工具管切土正压力硬土层内通常为每平方米30到60t。

三、市政道路给排水顶管施工工艺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我国市政工程建设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有效解决给排水问题,满足工程建设要求。必须重视给排水施工方式的选择。顶管施工技术在我国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广泛应用与推广,对工程建设质量提高至关重要。为此,施工企业必须规范施工流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市政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1、施工准备

施工前,应合理配置施工机械,并事前做好机械调试工作,以此保证施工过程中机械不会出现故障,降低对施工进度的影响。管材选用必须与施工规定相符,如质量不符合规定,则不能应用于施工。采购材料时,应对其质量、成本等进行充分考虑,并检查厂家资质。在材料分期分批供应计划制定过程中,要求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做好选择、检验工作,确保材料符合相关指标。

2、设备安装

(1)后背墙。作为千斤顶支撑结构,为达到后背墙均匀受力的作用,需将钢板铺设到后背墙上。一般情况下,后背墙壁面需垂直于管道顶进方向,0.1%为垂直度偏差范围,水平扭转度误差需控制在0.1%以下。(2)安装工作井导轨。依据设计要求,利用导轨引导管节顶进中线与坡度,安装导轨时应确保安装的稳固性,要求其与管节中心高程、坡度相符。其导轨允许偏差需控制在表2规定内。

(3)安装千斤顶。选取ZB.50型高压油泵作为千斤顶,安装千斤顶时,需对称管道中心垂涎,要求其合力作用点和管壁反作用力作用点在相同轴线上。(4)安装顶铁。顶进管道施工中,需将传力构件(顶铁)临时设置于千斤顶、管道端部间,其主要功能为利用顶铁将一组千斤顶合力在管端均匀分布,以此对千斤顶、管端间距进行合理调整。顶铁安装施工中,需清理干净顶铁和导轨间、顶铁和顶铁间相接位置,避免连接有误。同时,顶铁轴线需对称管道中心垂线。完成顶铁安装工作后,需保证千斤顶轴线、顶铁轴线、管道轴线之间具有平行性。

3、下管就位

下管施工前,需对混凝土管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查,保证损坏、裂缝现象不会出现在管材上,要求端面应具有平直性,管壁具有平整性、较高光洁度。管口质量符合施工规定后,需将其擦拭干净并进行润滑剂涂抹。随后检查起重设备质量,如质量符合施工规定后,需及时进行下管作业。管材下放过程中,需将第一节管材下至导轨上,并对管材中心、前后端管底高程等进行准确测量,确保其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则可实施顶进工作。

4、稳管和接口处理

每节管下放时都需对管节高程、方向进行检查,要求其符合施工设计,并保证其与导轨向贴合。管间接口处理施工中,需选取油麻对2管间接口外侧进行充填,以此将管间空间留出,随后通过内套环、木楔等在管内连接管节,以确保管的高程、方向在顶进过程中具有准确性。密实、平顺为管间接口的主要规定,内套环中心需与管道接口对应,同时确保填料具有良好密实度,避免杂物等出现于管缝间,如泥土、石子等。

5、挖土

土质质量符合施工规定,确保土拱能够在管顶以上部位形成,管端无需进行管帽添加,要求在管前进行10到30厘米超挖后,再进行顶管施工。如土质不符合施工规定,极易出现塌方情况,要求必须严格控制管前超挖量,不宜过大,并做好同时进行开挖与顶进施工。超挖现象不宜出现于管道下部135度范围,土弧需符合管外壁,确保原状土地基质量。

6、出土

如管径在800毫米以上时,需选取四轮小车等车辆将土运出,将其运到工作坑底部,通过垂直提升到地面运走。如管径在1500毫米以上,需向坑底运土,工具为双轮手推车,随后利用垂直提升至地面运走。

7、顶进

“先挖后顶、随挖随顶”为顶进施工的原则。顶进施工前需对顶铁安装平直性进行检查,避免偏心荷载出现于顶进施工中。顶进施工中,要求随时对油泵压力表变化情况加以关注,如压力增加较为迅速,需将油泵暂停,找出原因及时采取科学有效措施进行施工。需在规定进度内确定千斤顶活塞杆外伸长度,避免超出。顶进工作需连续进行,停顿时间不宜过长。

8、顶管偏差校正

测量施工中如官位偏差在1厘米以上,需做好校正工作。需缓慢进行顶管偏差纠正工作,测量复位管材中动作不能过大,避免猛纠硬调等现象的出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我国市政工程发展越来越快,按照市政建设要求,必须重视给排水施工问题。为此,施工企业必须重视给排水处理施工技术的选用。如选取的施工方法不当,将因产生塌陷、排水不畅等问题,由此可见,市政道路给排水施工方法选择是否合理、有效已经成为市政工程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顶管技术作为市政道路给排水施工的重要技术之一,该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为供水系统、排水系统、循环水系统等提供技术支持,更是降低施工影响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王贵哲.浅论顶管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有效应用[J].民营科技,2012(12)

[2]刘金龙,郭鹏.谈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顶管技术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2)

[3]石玉东,李丽.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8)

[4]刘汛.顶管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有效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4)

[5]任凤鸣,袁兵.顶管技术在城市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7(01)

猜你喜欢

顶管导轨管材
棒与导轨问题分类例析
电梯导轨支架检验探讨
一种电动车传动机构
球墨铸铁顶管喷敷工艺探讨
长距离PCCP顶管的设计和应用
大型管材在线切割设备的设计
导轨减摩涂层“暴聚”问题分析及改进
国内首例深覆土沙漠顶管工程应用青龙管业DN3000mm顶管
SA-213T23管材焊后热处理工艺
建筑室内给排水管材的合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