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空间效应解析

2016-05-30刘艳梅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治理环境污染

摘 要:当前,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虽然卓有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部分省区在环污染治理方面的投入不够,环境未能得以有效改善。因此,根据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具体需要,结合各省区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进行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空间效应的测度,进而妥善解决环境污染与治理当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环境污染;治理;空间效应

环境污染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环境治理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促进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分析各省区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空间效应,了解污染物排放与治理投入的溢出弹性,结合空间乘数效应,可以发现污染物的排放会产生扩散和反馈,进而分析环境污染与治理的溢出效应对区域治污投入的影响,对于区域环境污染与治理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空间效应分析

(一)环境治理溢出效应识别。在空间范围内,环境污染呈现出相互传染的趋势,这就是环境污染与治理的溢出效应。通过对全国三十几个省区的数据采集,掌握近十年来各省区的环境污染及治理情况,包括污水、SO2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以及治理费用,建立权重矩阵,将各地区近年来的污染物排放以及治理投入的以时空分布的方式予以呈现。从环境污染与治理的时空分布来看,环境污染呈现出连片污染的特征,往往环境污染严重地区,其环境治理投入也相对较高,突出显现出环境污染的空间依赖性。一当前备受关注的PM2.5污染问题为例。PM2.5的污染程度往往存在区域性的差异,并呈现出空间外溢的趋势。结合区域空间效应,分析PM2.5排放污染,提升估算结果的准确性。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区域环境污染与治理存在溢出效应,对于周边区域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结合相关数据,应用科学、合理的办法,测度溢出效应影响的程度。首先,构建环境治理空间面板模型,定义权重矩阵,通常选择Q邻接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有公共边界或顶点的地区,通常为相邻区域,wij=1;无公共边界或顶点的地区,即不相邻地区,wij=0;地区的数量则由矩阵的行列数表示。环境污染排放为X,环境治理投入为Y,用以表示某地区的环境污染与治理情况;周边地区的环境治理和污染排放则分别由WY与WX表示。结合在环境治理理想模型Y=μ+βX+λWY+γWX+ε(空间面板杜宾模型)进行分析,在系数λ显著的情况下,Y(某地区的环境治理)会受到WY(其他周边地区的环境治理)的影响;而γ系数相对显著的情况下,Y会受到WX(其他周边地区的环境污染)的影响。

二、结果分析

(一)数据分析。根据空间面板杜宾模型进行分析计算,获得环境治理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分别将某省区污染物排放、相邻省区的污染物排放、相邻省区的污染物排放、转化参数、判定系数以及似然函数对数作为模型当中的变量,根据其参数、渐进t值以及概率进行综合分析和解读,进而了解一个地区污染治理投入,与该地区的环境污染排放呈现正相关。污染物排放的增加,环境治理投入也随之增加。周边地区的环境污染与治理存在空间效应,污染物排放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外溢弹性,对于该地区的环境治理产生空间滞后效应。周边地区的污染排放增加,则该地区的环境治理投入降低,环境污染的溢出效应为负。该结果说明了一个现实情况,一个地区不愿意为周边地区的环境污染投入更多的环境治理费用。

周边省份治理投入增加,则该地区治理投入也随之增加,环境治理的溢出效应为正,才能有效保证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费用的充足。地区环境污染行为对其周边地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环境污染外溢的区域和流域特征,虽然某地区的环境污染会发生扩散,进而发生污染外溢,但是对于其他省区不会发生十分显著的影响。

(二)实证分析。通过对全国30个省区进行PM2.5的排放污染的检验,根据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对PM2.5的排放污染的空间效应进行分析。在河北省的PM2.5的排放污染严重,受到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北京以及天津等周边省市同样受到较为严重的PM2.5污染。从PM2.5污染的整体情况来看看,东高西低、北高南低是基本特点,排放量高的地区包括东部、中部以及东北地区,集中于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辽宁、江苏、山东、广东等省市,主要与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消费有者直接的关联。环境污染存在着空间关联性,PM2.5的排放污染严重的省区,其周边省区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北京PM2.5的排放污染严重,主要受到天津、河

北等邻近省市的影响,同时与辽宁、山东、山西、江苏以及湖北等远距离省份有着一定的关联,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空间效应也由此而显现出来。在各省区的环境治理工作当中,需要根据环境污染空间溢出效应,为环境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地区环境污染与周边省域的环境污染行为存在一定的关联,经过数据和实证分析可以知道,空间外溢效应对于对流域外或距离较远地区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当一个地区的污染物排放量增加或者环境治理投入减少时,其周边省区的环境治理投入会随之减少,这给环境污染治理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因此,各省区应该积极的增加环境治理投入,控制和减少污染排放,充分发挥空间效应的积极作用,进而带动周边省区环境治理的发展。

三、结语

通过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空间效应解析,了解地區及其周边地区污染治理投入与污染排放之间的关联。通过数据分析和实证分析,基于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空间效应,寻找有效的环境治理手段,需要各个省区的共同努力,加强相互之间的协作,以获得更好的环境治理成效。

参考文献

[1] 张可,汪东芳.经济集聚与环境污染的交互影响及空间溢出[J].中国工业经济,2014(06):70-82.

[2] 赵玉,徐鸿,邹晓明.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空间效应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07):170-175.

[3] 向堃,宋德勇.中国省域PM_(2.5)污染的空间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09):153-159.

作者简介:刘艳梅(1981.10- ),女,河北石家庄人,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研究方向:环境。

猜你喜欢

治理环境污染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关于治理潮州市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的思考
江苏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缘何“一枝独秀”?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应坚持三个原则
煤矿区环境污染及治理
黄明表示:对环境污染犯罪,绝不能以罚代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