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西部地区新建公路环境保护的对策

2016-05-30何秀玲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对策

摘 要:文章对西部地区新建公路环境保护的对策从工程实施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采取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这两方面做了粗浅的探讨和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新建公路;环境保护;对策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保护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更是新建公路设计、施工、营运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实践证明,以往工程的设计、施工、营运中的各种不合理行为对沿线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环境质量等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环境保护建设就成为西部地区新建公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工程实施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路基、路面的影响。公路建设用地产生大量征地问题,这对社会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占用土地后对原有的植被和局部土壤结构将产生破坏作用,影响沿线地区的农牧业生产。

取土坑等临时占地造成对地表植被、土壤等生态系统的破坏,从而会加大风力侵蚀破坏。

筑路运输材料、拌合过程及物料堆放期间产生大量扬尘,沥青摊铺过程中排放的沥青烟气等也会造成环境空气的污染。

(二)桥梁工程。桥梁施工中挖出的淤泥、废渣将对河道产生一定影响。(1)施工便道、辅道。临时占地会造成对植被、土壤的破坏;其施工运输中产生的车辆噪声对周围居民产生一定的影响。(2)施工人员生活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垃圾除对环境造成污染外,也会对所在地区的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和地表水环境造成侵扰。

二、采取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针对新建公路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环境影响,新建公路在前期规划及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了环境影响因素,制定和设计了一系列对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并在工程建设中严格实施,以使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

(一)工程建设对社会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1)征地影响方面的减缓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以及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首先制定出完整合理的征地安置、补偿计划,依据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公开补偿标准并按规定及时分到有关组织和个人。同时利用有效的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国家的有关经济安置补偿政策,以免出现社会环境问题。(2)对现有交通基础设施影响的减缓措施。工程开工前对施工利用道路做加固养护,并设置临时便道、便桥与原路接通,对施工运输道路造成的损坏及时修复。做好承包商与当地交通部门的协调工作,加强交通运输管理,尽量减少公路施工队现有交通的干扰。(3)对农田水利影响的减缓影响。合理设置桥涵位置、长度、数量,并与现有水系、排灌系统及周围环境相协调,确保农田水渠畅通,防止水土流失。对于施工便道凡遇灌溉渠均设置便桥,保证灌溉径流畅通。

(二)工程实施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生态保护措施依据沿线地形、地貌、气候、土地、植被等自然条件,结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来制定实施。

1.耕地保护措施。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农业生态环境差,耕地少,路线选址时尽量避让耕地,路线的防护工程、排水设计充分考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使其更好发挥环保效果。

2.天然草、牧场保护措施。在草原地带施工,对施工人员要进行施工期环保措施的宣传教育,让每一个人都充分认识以每一项环保措施落实的重要性,划定施工区域,限制随便扩大施工活动范围,尽可能减少地表植被的破坏。

3.沙化防止措施。公路施工扰动时容易造成沙丘活化,加重风蚀,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为避免工程施工激活沙丘,引起沙尘暴,在有风日施工时采取洒水等措施来避免扬沙。减少施工带宽度,使其沙化危害减至最小。

4.林地保护措施。公路在选址时充分考虑了避让林地的原则,尽可能少占或不占林地,对于确实无法避绕的,在施工中就加强管理,尽可能減少看法面积,并做好林业植被的恢复工作。

5.临时占地保护措施。(1)取弃土作业措施。取弃土作业在设计时就严格按照集中取弃土的原则,尽量占用皇帝,严谨随意乱取乱弃,取土坑取土后,尽快采取植被措施,以免扩大侵蚀面积。(2)施工便道等临时工程防止措施。公路建设中的预制场、拌合场等临时占地,本着尽可能少占或不占耕地,尽量选在皇帝,施工结合后要进行场区清理和植被恢复工作。

(三)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地表水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1)严谨将含有有害物质的筑路材料如沥青、油料等对方于民用水井、沟渠等附近,防止渗入地下;(2)确保临时道路排水顺畅,桥梁基础工程施工中的废渣将尽可能用于筑路或填埋取土场,禁止随意弃于河道;(3)施工队伍的生活垃圾及废弃物品要集中堆放,集中掩埋处理,严格控制环境污染范围。

保护好自然环境,一定要确保自然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并举,把自然环境建设作为公路建设的切入点,顺应绿色文明的新趋势,走自然资源集约利用的道路,重点围绕开发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环境与资源问题,有针对性的抓好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立法工作,在规划和决策过程中,既要满足经济的发展,又要特别注意自然环境保护,才能实现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宝安,伍祥林,李胜.公路隧道施工的环境保护问题[J].公路隧道,1998(03).

[2] 刘朝晖.公路景观与景观设计[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3] 李全文.公路环境规划[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4] 白史且.高速公路路滑工程技术[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5]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B04-2010)[S].

作者简介:何秀玲,内蒙古包头市公路路政执法监察支队。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对策
环境保护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环境保护税如何实现立法宗旨
环境保护税立法应解决好三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