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相关问题分析

2016-05-30张颖王智玮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包气渗透系数岩层

张颖 王智玮

摘 要:地下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对人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但由于在发展过程中,欠缺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导致其一直以来都是环评工作中的弱点。直到2011年,我国才颁布了相关技术导则,为我国的地下水环评奠定了发展基础。

关键词: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类定级

在很多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工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而地下水环评一直以来都是环评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污水排放量不大的工程,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更低。因为水文地质工作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一些相关问题,影响评价工作的进行,因此,对现阶段面临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分级问题

(一)包气带防污分级

从包气带防污角度來看,其分级标准主要依托于两个因素:其一,岩层厚度;其二,垂向渗透系数,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岩层为第一岩层。但很多情况下,一些地区的包气带结构是多层的,不能单纯的通过第一岩层进行划分,否则很有可能出现测定结果不准确的现象。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地区的包气带较厚,那么其防污性能便相对较强,在分级过程中,如果只依托于第一岩层进行划分,就会将其划分成较弱等级,使得真实情况与划分等级存在差异,对地下水环评工作也会带来影响,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还会导致不必要的浪费。另外,如果将其运用到防渗设计中,还会影响工程对防渗措施的设计,提高工程的建设成本。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将包气带土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考虑包气带的整体厚度,选取等效渗透系数进行计算,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K表示的是等效渗透系数;Hi表示的是每个土层的厚度;Ki表示的是每个土层的渗透系数。

(二)含水层污染性分级

从含水层污染性角度来看,其分级标准主要依托于三个因素:其一,含水层类型;其二,包气带渗透性;其三,水力联系,不过由于分级依据不够明确,相关数据无法量化,在实际工作中很难确定。

举例来说,在地下水环评分级时,将以下地区定义为“容易被污染”:包气带中含有较多粗砂砾石,具有较强渗透性的;地下水污染稀释困难的;地下水和地表水之间关联性较强的等等。但却没有对渗透系数的大小进行规定,达到什么数值才可以将其定义为“渗透性强”,也没有提出什么程度算“污染难以稀释”,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很难真正起到分级作用,难以准确实施与应用。

二、监测评价问题

(一)取样问题

在对地下水进行取样的过程中,其深度是有一定要求的,如果建设项目的等级为一级Ⅰ类或一级Ⅲ类,那么该项目便需要进行定深取样,以监测井水深为依托,将取样的深度与数量确定下来,而其他等级与类别的项目,则只需要根据规定深度进行取样即可。之所以规定要进行“定深取样”,是因为地下水的污染过程普遍是自上而下的,不同的深度所测得的污染程度也可能有所差异,但在取样方法上存在问题。在《水质采样技术指导》中便提出:由于井下水质可能会受到环境因素与钻井影响,所以,近井处的水质与地下水质存在差异,需要在采样之前,先抽取适量的水,以确保采样具有代表性,将地下水质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

(二)评价方法问题

标准指数法是现阶段主要的水质评价方法,但这种方式只能够将水质的标准程度表现出来,而无法表现出其偏离背景值,所以,无法全面的表现地下水的真实污染情况。

举例来说,山东北部很多地区的地下水自身条件就相对较差,水体矿化程度较高且咸水广布,无法满足相应的地下水标准。再比如沿海地区,因其地下水受到海水影响,其矿化度也非常高,也不能使用规定的标准浓度。但这些地区的地下水浓度超标,却并不是由于污染。

所以,在对地下水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地下水背景值,也可以先对地下水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以便于将地下水真实的污染情况体现出来。污染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上式中,Pki表示的是污染指数;Cki表示的是测试结果;C0表示的是背景值;Ci表示的是标准值。根据污染指数的计算结果,可以将其分为五个等级:P≤0为Ⅰ级未污染;0三、结语

综上所述,地下水环评是当前环境评价工作中的重点环节,需要严格执行,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分级以及监测评价等相关问题,因此,导则还需要进行进一步完善,以提升地下水环评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范亚民,郑晖,王金龙等.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10): 174-177.

[2] 和丽萍,王瑞波,陈玥等.云南省“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导刊,2013(02):100-105.

作者简介:张颖(1984.07- ),女,四川苍溪人,硕士学历,水工环地质工程师(中级),研究方向:水工环地质、环境工程。

猜你喜欢

包气渗透系数岩层
基于氯离子示踪法深厚包气带地区地下水补给特征
层状非均质结构包气带入渗过程单相流与两相流数值模拟对比研究
高应力岩层巷道钻孔爆破卸压技术
基于Origin的渗透系数衰减方程在地热水回灌中的应用
地球故事之复理石岩层
多孔材料水渗透系数预测的随机行走法
输水渠防渗墙及基岩渗透系数敏感性分析
河北平原新近系热储层渗透系数规律性分析
包气带浅层地热容量计算方法商榷
铅和铬污染包气带及再释放规律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