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文科院系男大学生的心理诉求

2016-05-30范艳芬蒋钒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对策

范艳芬 蒋钒

摘 要:文科男生作为文科院系的少数群体,无论在学习成绩还是专业能力,其实力普遍不如女生,这应当引起高校和社会的关注。文章以江苏某大学文科学院为例进行实证调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文科院系;男大学生;心理诉求;对策

众所周知,作为文科院系的主力军,女生是其主要的培养对象,因此文科院系现有的教育观念、办学模式、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都偏向于“女性化”,这样的趋势呈现在高校培养模式中势必会对男生造成一定的困扰。下面文章将以江苏某大学文科学院为例,实证分析高校文科院系男大学生的心理诉求,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文科院系男生培养的策略。

一、文科院系男大学生伙伴关系现状实证调研

(一)文科院系男大学生在处理伙伴间矛盾上困扰少于理科生。在处理矛盾上,文科院系男生選择打架、冷战、主动沟通和其他方式的分别占6.9%,24.2%,61.2%,7.7%,而理科工科院系男生分别为10.6%,27.1%,52%,10.3%。可以看出,文科男生面对与伙伴的矛盾时较为冷静从容,能够理智采取更为合适的处理措施。

(二)文科院系男大学生的同伴结构整体较好但仍需加强。在同伴数量方面,没有、有1-2个、3-5个、6-10个及10个以上亲密伙伴的文科男生分别占2%、10%、31%、29%、28%,理科工科男生所占比例为4%、22%、40%、16%、18%,可以看出文科男生的亲密伙伴数量较理工科男生普遍偏多。这主要与文科男生更平和、细心的个性有关。

(三)文科院系男大学生的伙伴关系呈现出被动性和选择狭窄性。研究结果表明,20%的文科男生和7%的理工科男生在伙伴关系中处于被动。这也说明了整个男大学生群体在伙伴关系方面均存在被动现象需加以改善,而文科男生在这方面问题更加严重。

二、文科院系男大学生自我认知的研究及分析

(一)年级因素对文科院系男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影响。通过调查发现,不同年级的文科男生在学业、体育运动、外表、社会相互作用、爱情关系和总体自信水平这六个维度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但总体上随着年级的增长,这六个维度的自我认知也越来越高。

(二)独生子女对文科院系男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影响。研究发现,是否为独生子女对文科男生的自我认知的维度上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只是在体育运动和爱情关系方面,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这也与国内很多研究结论一致。独生子女家庭往往会有智力投资过剩的问题,忽略身体素质的培养;在爱情方面,独生子女在一个人成长的环境中缺少与异性朋友的沟通交流,对此认知不及非独生子女。

(三)城乡因素对文科院系男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影响。不同生源地的文科男生在学业、爱情关系和总体自信水平三个维度上有明显差异。在学业认知方面,来自城镇的家庭经济状况要好于农村家庭,在总体自信水平认知方面,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城镇学生在物质和精神上的依赖性较重。

三、文科院系男大学生培养现状的研究及分析

(一)男生培养偏向女性化。目前由于文科学院中男生人数较少,学校的文科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方法上对男女生采取同样的课程内容和教育方式,加之周围的同学和专业教师多数为女性,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容易表现出女性的思维方式、语言腔调、举止表情等,长期的耳濡目染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男生,使其性格产生女性化特点。

(二)男生学习成绩不如女生。纵观整个文科院系的教育现状,大多数老师的教育方式主要是采取单向的强制灌输,要求学生最大程度的记忆,忽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考试题目多为老师上课讲的,书上标画的重点部分,只要背熟就能考出不差的成绩。这种教育模式很明显更迎合女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因此文科男生成绩落后就不足为奇了。

(三)男生在社交方面存在消极心理。调研数据显示,文科院系的男大学生在社交方面状况良好,但通过相关访谈,我们发现该群体在社交方面存在消极心理。一方面,由于男生性格的差异,导致部分男生没有足够的信心,不明白自己的优势所在;另一方面,由于学院女生较多,在女性化的环境下很容易给男生施加压力,导致其放弃参与管理的机会。

四、改善文科院系男大学生伙伴关系、自我认知和培养现状的对策

扩大文科院系男大学生的招生人数,这是解决当前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学校可通过制定招生计划,制定每个专业的男女比例,确保每个专业都有一定数量的男生,让更多的男生有填报文科专业的机会。

革新文科院系培养方式,改革课程设置模式,充分发挥男生思维敏捷、动作灵活、富有创造性的特点。改变考试形式,不仅要注意对学生机械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的考察,更要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

高校应当注重培养文科男生的心理适应和交往技能,拓宽该群体交友方式和平台。首先帮助他们加强伙伴关系的观念;除了老生常谈的多举办校园活动之外,还可以通过组织跨学院跨年级的合班授课方式来帮助他们调节男女比例,使其尽可能自然和谐。

五、结语

文科院系男大学生的培养是一个全面复杂的系统工程。基于文科男生的心理诉求和自身优势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稳定的发展空间,以适应学校、社会的发展,这才是研究和改革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傅彩云.同伴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2(02).

基金项目:文章为江苏大学第14批大学生科研立项资助项目“高校文科院系男大学生的心理诉求——基于伙伴关系,自我认知及学业的视角”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C233。

作者简介:范艳芬(1993.07- ),女,山东菏泽人,本科,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蒋钒(1995.02- ),男,江苏靖江人,本科,江苏大学能动学院,研究方向:流体机械力学。

猜你喜欢

对策
输变电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常见问题及对策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浮法玻璃气泡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南方小型农机的推广应用对策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住改商”问题与对策之思考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