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等教育三本存在的意义

2016-05-30茅帅博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问题研究

摘 要:随着招生人数的不断减少,本三院校陷入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的境地。当前的本三院校大多是招收考生分数未达本二线又高于大专院校的考生,这就造成了大多数人对本三院校的误解,认为本三既学不到大学应学会的知识也学不到大专生的技能,更有甚者认为本三就是花钱买文凭,只是为圆学生、家长的大学梦的场所。如何正视本三院校存在的意义,让三本成为大家心中可去之处,信任之地,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本三院校;存在的意义;问题研究

一、本三院校的国内背景

随着人口的减少,大学招生人数不断下降,一些本一、本二院校相关专业招生都不满更遑论三本院校。不少人认为要取缔三本院校,认为它的存在无关重要,是一个鸡肋的存在。正是基于这个错误的观念,有人认为一本,二本,三本的顺序排列的,三本处于低不成高不就的地位。实际上好的三本甚至要优于一本或二本,上什么学院只是个人的选择,一、二、三本是属于同一层次和等级的本科高校,都属于“本科”教育层次的高校,没有高低之分,学历上也是如此。三本的存在不只是为了圆大学梦,也是为了给高考失利的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舞台去发光发热。

此外,三本也不是大部分人认为的,本三是既学不到大学应学会的知识也学不到大专生的技能的大学,三本毕业就意味着失业没有社会竞争力,认为读三本就是浪费社会资源。事实上,三本院校在注重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是培养面向科研岗位和基层职业岗位的科研型、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的全职型人才。每年学校都有实习来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的熟悉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除此之外政府也颁布了支持三本院校的政策,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高校独立学院发放毕业证书有变,2003年普通高校独立学院招收的新生,毕业证书不再发放校本部的证书,改发独立学院的证书,学士学位证书还是由校本部发放。按照教育部要求,从2008年开始,独立学院录取的本科新生,毕业时要统一授予独立学院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不再颁发母体高校的学位证书。根据国家财政部、教育部等有关文件精神,普通三本院校享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可以在本地民政部门开具“贫困证明”开学报道后教给所读院校申请“助学贷款”或在生源所在地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留学、考研、考公务员、户籍管理,毕业生就业等方面与其他传统普通本科(一、二本)学生享受同样的政策待遇。尽管如此,本三是花钱买文凭的大学的观念仍在深入人心,短期内仍无法改变普通社会公众对本三的看法。

二、本三院校存在的实际价值

从理论上而言,本项目所研究的三本存在的意义及其新发展在当今社会是必要的,我国自古就有三人成虎之说,一方面阐述三本存在的价值让一部分人了解三本与一、二本无本质区别,解除家长的困扰认为三本学不到有用的知识而放弃让孩子继续学习;另一方面,三本的存在为中国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它不仅仅提供给专业知识还给我们创造了大量的专业技能,能让我们在毕业之后能迅速投入到工作中,而非是知识与技能的分离,填补了职位空缺,避免了在经济爆炸的新时代知识与技能相分离的笑剧。换言之,如何知其然、如何知其所以然对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一项重要的社会问题。长远来讲,三本院校的存在对整个社会提供人才和促进社会进步创新,这个课题莫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本三院校存在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谐,而和谐社会就少不了公平,那发现三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何偿不是公平。就如我而言,因为部分人对三本的错误认知,认为三本就是混文凭,那三本学生平时在教室努力学习不就是讽刺,更因为这些认知让更多的新生放弃学习,因为他们一贯接受的教育就是认为本三是用来玩的。实际三本和一本二本院校性质是一样的,而且三本填补了本科和专科之间的空白,既是一种创新又完善了整个教育体系,无疑这也是教育的一大进步。

另一方面,三本院校学生可以用较低的分数便可以享受知名大学的教育资源和学术氛围,为一些中小企业提供了人才。三本院校适应市场经济开设的一些比较实用的专业和课程,无疑迎合了市场企业的需求。这些中小企业处于快速发展期,一方面需要受过本科教育的人才来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处于降低成本的需求,无法也无需聘请一本重点院校的学生,因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中小企业对于这一特定时期人才的需求。反过来,中小企业对三本院校学生的认可又将推动三本院校继续向前发展。

四、结语

在三本院校问题上,我们要正视本三院校的存在,一部分人对三本的误解尤其家长认为三本是玩乐的场所,导致三本学生对学习积极性不高,出现了“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的现象,甚至出现了三本无用论,部分学生进行自我放逐,认为学了不一定找的到工作,还不如不学。事实上,本三院校的存在不仅为高考失利的学生提供了深造的机会,给他们生活的希望。它也给社会带来技术人才,为社会带来活力。他们数年苦读,不为金榜题名,只求为他们的努力给一句肯定。不要让他四年的努力,因为一句三本而化为泡沫,肯定三本学生的存在,改变人们对三本的误解。所以我们要重视三本存在的意义,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综合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肖凌俊.关于三本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些探讨[J].科技资讯,2012(27).

[2] 赵阳.关于《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政策执行问题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

[3] 覃彪喜,林亚茗.读大学,究竟读什么[J].视野,2007(19).

基金項目:文章为江苏大学第14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资助项目“我国高等教育三本存在的意义”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C214。

作者简介:茅帅博(1996.01- ),女,江苏南通人,本科,江苏大学京江学院,研究方向:社会科学。

猜你喜欢

问题研究
新形势下加强克拉玛依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问题研究
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
经济法共识下法制精神践行
新时期科学信息媒体传播方式研究
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探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问题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