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在引爆鹿晗效应!

2016-05-30《求学》编辑部

求学·素材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鹿晗偶像效应

《求学》编辑部

他,最近很火,录制真人秀《奔跑吧!兄弟》每周热播中,主演电影《我是证人》正在影院热映,参演张艺谋执导的最新电影《长城》……他,是鹿晗,这个时代的现象级偶像。

如果对于“鹿晗”这名字还一片茫然,你基本可以被定义为“活在20世纪的人”。这位90后小鲜肉在不经意间已经创造了N多令人咋舌的记录。

最近,他一条“嗨,达令”的微博评论更是直逼20万。而更令人诧异的是,这简单的三个字竟直接带火了一款叫“达令”的APP(手机软件)。该APP一夜之间的下载量猛增了20万,这让无数花重金砸广告、砸渠道的商家几乎哭晕在厕所的同时,也令人不禁心生疑窦:到底是谁引爆了如此“恐怖”的鹿晗效应?

人物档案

鹿晗,于1990年4月20日出生在北京,曾是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2005级的“校草”。2008年鹿晗赴韩留学期间在首尔明洞逛街时被星探发掘,进入S.M公司,2012年作为男团EXO组合成员正式在韩国出道。2014年10月,鹿晗宣布与S.M公司解约,正式回归中国娱乐市场。

鹿晗效应

起初,鹿晗效应指的是鹿晗做的事情粉丝都会去做,后来鹿晗效应变成了一种精神、一种现象。鹿晗的粉丝不仅会模仿鹿晗的行为,而且只要有关鹿晗的一切消息都会被大家疯狂转发,他们还会为鹿晗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使鹿晗在许多票选活动中遥遥领先。鹿晗粉丝的这种有组织、有纪律的追星行为,被大家称为鹿晗效应。

事件回放

2014年1月22日,鹿晗更换微博头像,顿时引爆粉丝狂潮。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有关鹿晗更换微博头像的微博便登上热门微博第一位,随后关于这张头像图片的不同版本纷纷登上热门微博前列,粉丝对鹿晗的热搜上升至第四位。不仅国内如此,国外也引发了一场由这张头像圖片引发的剧烈效应,在推特、Tumblr、Instagram这些社交网站上,该图片均被粉丝“刷屏”。由于和鹿晗有关的微博话题都会变成微博话题热搜,因此和鹿晗效应相关的话题也开始顺势登上热门话题榜前列。

真相揭秘

鹿晗版偶像制造手册

在娱乐圈,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符号化的偶像,比如80年代的张国荣、90年代的周杰伦……但,鹿晗——这个超凡偶像的诞生,几乎让每个人都好奇,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高颜值

“鹿晗长得好看”是大多数鹿晗粉丝喜欢他的最初原因。在很多女粉丝眼中,鹿晗长相酷似日本漫画中的二次元人物。

毫无疑问,粉丝成为鹿饭的首要原因是“脸”。高颜值在这个“看脸”的时代是最重要的吸粉因素。

有实力

光有一副脸蛋是靠不住的,实力对明星来说才是拿得出手的东西。鹿晗曾在EXO组合中集主唱、领舞、门面多个身份于一体,具备歌舞全能的舞台实力,可以说是个全能艺人。此外,鹿晗足球踢得不错,曾作为代表参加明星友谊赛。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磨炼,最终实现自己梦想的鹿晗,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粉丝心中梦想的寄托,在某种程度上他也是坚韧、勇敢、果断等品质的象征。

真实自然

与演艺圈的前辈们相比,鹿晗这些90后的年轻偶像出生在物质生活相对富足的年代,他们都是出于兴趣选择了演艺事业,因此这些年轻人的心态相对轻松。譬如,某天鹿晗在演唱会上发挥不理想,他会在微博上用很自然的口气说:“不好意思,今天唱劈了,哈哈。”

成长中的90后还没有学会深藏不露和表里不一,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都明明白白地写在了脸上。这种真实、自然、不刻意取悦他人的态度,正是“泛90后”的一个重要特征。

1.作为在韩国出道的中国人,鹿晗受到了“哈韩一族”的追捧,众多铁杆粉丝为他自发地建立粉丝团。

2.鹿晗以高颜值、呆萌的性格和脍炙人口的歌曲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强化了粉丝对他的忠诚度。

3.鹿饭们通过自己的推广和营销行为,不断给这个“产品”提升知名度、美誉度以及影响力。

4.鹿饭们以坚不可摧的病毒传播效应将互联网的商业浪潮推向娱乐时尚界。电影《重返20岁》就是一个契机,电影上映仅仅4天便票房破亿,粉丝无疑是最大的功劳者。

自发组织性

鹿晗的粉丝站全部是由粉丝自发成立的,与鹿晗经纪公司没有任何直属关系,有着强大的自发组织性的特征。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功能,且分工明确。在鹿晗贴吧的吧规里,清楚地列着“七大纪律”“五十余大注意”。令人奇怪的是,在这个经常无视规则的社会,他们竟遵守得不错。

成长环境使90后们更敏感于变化,更迅速于行动,更富有组织性,这是新一代的徽标。在我们不知道的领域,90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强执行力、强创意

鹿晗的粉丝圈有许多活动,例如“刷”微博热度数据、马拉松接力、自制视频节目等,这些自发性策划的背后是粉丝超强的执行能力和创意在起作用。

鹿饭们想做就做,不假思索,喜欢挑战。他们说:“其实,我们不复杂,只需要一个表达的空间。”他们还说:“给我阳光,我就灿烂;给我空间,我就成长。”

互联网化

线上微博、贴吧运营,鹿饭们分工明确、严阵以待,形成了有势力、有实力的粉丝内核,具有坚不可摧的病毒传播效应。90后作为天生的中产阶级潜质拥有者、互联网的原住民,将互联网的商业浪潮推向娱乐时尚界。可以说,鹿晗这个“新时代偶像”是互联网时代的特有产物。

他们将小众消费、圈层经济、跨界营销悄然融入自己的基因里,并去碰撞行业的基因,使互联网经济进军娱乐圈,以及越来越广阔的领域。这群在长辈眼里不靠谱、不着调的小屁孩已经开始影响世界发展的走向。

观点制胜

【关键词】偶像崇拜

你,才是生命的主角

何其

偶像就是我们理想化的客体,是延展的自己。看到偶像努力付出,光彩夺目的样子,我们也仿佛看到了自己闪光的样子,我们也如同打了鸡血一样,挖掘自己的潜力,尽力将事情做得出色。在某种程度上,理想化客体是我们前行的方向,是前行的力量。鹿晗就有这样的特质,长得帅,在媒体面前一如既往的阳光正面,而且他的粉丝也拥有比较高的素质,受到更多人的喜欢是理所当然的。

偶像身上有我们目前没有的美好特质,于是我们欣赏和喜欢,但欣赏的方式会带给人不同的影响。我们将关注点放在想拥有偶像的优秀特质(如“我想像他一样有才华”),比只关注偶像有哪些特质(如“他好帅”)会更有价值。因为后者会让你自惭形秽,而前者则让你努力提升自我。在生命歷程中,出现过这样一个光彩夺目的人,陪伴照耀过自己的一段生命旅途,本就是一份妙不可言的缘分。但方法和度要掌握得当,毕竟,自己才是生命的主角。

【关键词】创作绑架

文化生产,靠质量说话

王研

近两年,人气小鲜肉成了影视制作的香饽饽,不管有没有演技,只要粉丝够多,大把主演邀约会自动送上门。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在决定一部作品的市场价值时,对人气高低的考量远远胜过对表演的要求。

只是不少小鲜肉演出经验有限,缺乏专业积累,仅仅凭借粉丝的追捧一下子担起主演的责任,连演出都成问题,更谈不上发挥什么演技了。比如2015年暑期播出的网剧《盗墓笔记》,该剧集合了多位人气演员,不过,他们的演出水准与人气不成正比。讽刺的是,尽管评价很低,但《盗墓笔记》的点播率仍是居高不下,这便意味着还会有人继续拍摄此类作品,因为粉丝意味着市场,市场的回报就是生产的理由。

目前,文化生产受粉丝影响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创作为粉丝服务是无可厚非的,文化产品当然要满足市场的需求。但从文化生产的角度来看,创作不能被粉丝绑架,不能一味迎合粉丝,更不应利用粉丝的狂热心理来进一步推高他们的盲目性。单纯依靠粉丝来支撑的市场,不会是健康的市场,也不会产生可持续的效益。文化生产,最终还是得靠质量说话。

【关键词】粉丝经济

产业互联网化呼唤粉丝经济

李超

随着互联网对电影产业的影响日渐深刻,中国电影已经越来越需要一个成熟的粉丝经济。电影产业日益互联网化,为粉丝经济提供了大量的红利。例如,郭敬明的微博上有三千多万的粉丝,在电影《小时代》的宣传期内,他充分地利用了这个平台,同时他还利用了互联网的互动性,根据粉丝的留言情况来调整下一个预告片或剧照的内容及发布方式,这是一种更为便捷且有效的营销模式。

诚然,唯票房论并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导向,无底线地谄媚粉丝,确实可能会导致电影质量下降,正如知名导演娄烨所说的那样,中国电影市场目前的辉煌,完全是由于电影人在追赶观众的潮流,而不是引领观众的潮流。然而,“粉丝电影”的出现至少从某种侧面印证了当下中国观众的消费实力,粉丝经济则恰恰要求我们充分利用这一实力。电影产业不该故作高冷地敌视粉丝的力量,而是要从内容上着手,为粉丝提供更有质感的产品,如此,才是中国电影市场真正的发展之道。

盘点追踪

粉丝经济红黑榜

鹿晗,已经很实在地告诉了我们粉丝经济时代已经来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们是信了。随着微博平台的发展,粉丝这个群体真正被放到了和偶像平等的位置上,他们既是观众、读者,也是作者、演出者、媒体,这些都让粉丝经济拥有了更加强大的力量。然而,必须承认的是,在其他领域,粉丝经济还处在初级阶段,它的弊端也正在显现……

高考观察室

鹿晗效应与高考考题

孟晓东

孟晓东,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安徽省淮北一中在编教师,中国写作学会青少年写作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中、高考命题研究工作,发表教学文章千余篇,主编、参编多种教辅用书。

对于鹿晗效应,高考可以有两种考查形式。

1.在语言表达题中作为时新素材进行考查,如可以给出一些材料,要求考生根据所供材料为鹿晗效应下定义;可以要求考生对近年出现的类似鹿晗效应的明星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此前高考卷中的新闻点评题,就是此类。当然,除了这两种考查形式,在成语题、病句题、仿写题等语言表达题中均可以使用关于鹿晗或鹿晗效应的材料。

2.在作文中加以考查,命题形式有两种。

第一种为小作文,要求考生发表对鹿晗效应的看法。2015年北京卷的微作文第2题“针对社会上的某一种不文明现象,拟一条劝说短信”,就属于此类。

第二种为大作文,要求考生从鹿晗效应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解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时评文,是近年逐渐走俏的材料作文命题形式,2015年新课标I卷作文题“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对举报父亲的看法”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解读,那么对于鹿晗效应,命题可以从“新时代的粉丝现象”“谈谈追星文化”“粉丝经济”或者“不同时代不同的偶像观”等角度出发,考查学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在往年的试题中,如2015年天津卷“范儿”,鹿晗或者其他正能量偶像不失为可以利用的极好素材。考生可以以他们为例,写出自己心中对“范儿”的理解,给评卷人展示现代社会追星现象的正确价值观。2015年湖北卷“喷泉与泉水”可直接写偶像的多年努力、低调和付出,才有了别人的追捧,这些都是较好的论据。

一种现象的出现,必然有其原因,也有不同的行为表现。高考的考查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只有把一件事情或一种现象琢磨透,仔细斟酌,认真思考,才有可能在高考中运笔如飞。

猜你喜欢

鹿晗偶像效应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偶像报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钉”义自己
我的偶像
快问鹿晗
出卖偶像
偶像们都恋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