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殡葬的前因后果与发展趋势研究

2016-05-30李姝慧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问题研究可持续发展

摘 要:殡葬,是一个人们十分忌讳的话题,因为它意味着人生的终结。生态殡葬”也称“绿色殡葬”,是以树葬、草坪葬、花盆葬、壁葬、海葬等为主的新型葬法。生态殡葬的推广能有效缓解我国土地问题、大气问题等环境问题,保护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顺应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生态殡葬;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一、生态殡葬的产生背景

十八世纪后期,随着西方社会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在美国和西欧国家随着死亡人数绝对量的不断增加,传统处理遗体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和有效,出现了普遍的埋葬危机,这成为所有工业化国家面临的社会问题,自此欧美各国纷纷展开了殡葬改革。国外殡葬发展表现出的是“绿色殡葬”,这一概念的流行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绿色效应”,在全球殡葬业掀起了一场深入持久的“绿色革命”。

二、国外生态殡葬改革分析

早在1993年,英国开辟了全球第一个自然丧葬陵园。自此,许多国家开始积极探索推广新型殡葬模式——生态殡葬。各国结合自己的国情进行如火如荼的推进殡葬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国外对生态殡葬的探索及推行已经自己的套路,并且卓有成效。

(一)塑造优美生态墓园,吸引民众加入生态殡葬。例如西方墓园的规划设计通常采用现代风景园林的形式,将墓地和花园的概念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在营造庄严肃穆环境的同时,也兼顾到人们的日常使用功能,为市民提供游憩休闲与健身娱乐的公共空间。

(二)以优化服务,助力生态殡葬。比如在美国,城市内殡仪馆的数量很多,但很多内部环境布置却很优雅、温馨。生态墓园设施齐全有如家庭客厅般的丧属休息室,有的还设立了参观室、配有影音设备的亲友会面室及供追悼用的教堂等。同时很多都做到了服务内容公开,服务产品在展示厅内展示,收费有价目表等。

(三)以法律、管理体制等推动生态殡葬。如日本的《公墓法》、韩国的《葬事等有关法令》、德国的《勃兰登堡州殡葬法》、荷兰的《遗体殡葬法》、英国的《苏格兰火葬法》等为现代殡葬管理提供了完善的法制保障。同时各国也形成了适合本国的殡葬管理体制,注重发挥社会团体的力量,进行行业自律管理。

二、我国生态殡葬发展现状及原因

(一)民众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受到隆丧厚葬、入土为安等传统观念及面子问题的影响,导致很多子女在处理老人的身后事时,宁愿选择花高价购置墓地进行土葬,也不愿意选择价格低廉的生态殡葬形式。

(二)生态殡葬推广力度不足。我国生态殡葬的推广也是从近年才开始的,而其推广主要以城市为中心,难以辐射农村地区。我国农村人口占很大比例,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更容易选择最为传统的殡葬形式。

(三)生态殡葬基础设施不足。很多地方的墓园仍然延续着传统的墓葬风格,墓园的开发建设基本上没有科学的规划设计,缺乏城市整体规划的指导思想,更没有景观环境建设的理念,墓地环境建设凄凉简陋,缺乏人性化设置。

(四)我国殡葬业转型发展面临的固有问题。我国转型中的殡葬业改革发展面临一些难题,与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发展不相適应,反过来又影响和制约了现代殡葬转型进程和生态殡葬的推行。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殡葬业转型面对的情况更为复杂、难度更大,人多地少、民族风俗和区域差异明显、“死有所葬”和“死优所葬”等矛盾交织。

三、中国式生态殡葬推广策略与思路

(一)殡葬管理创新。殡葬管理需要依托完善的殡葬法律法规基础,采用“法治化”手段,因此必须坚持政府管理法治化,同时积极有效的发挥市场的作用、发挥社会团体作用,加大宣传力度与政策扶持力度,试点牵头,先试先行在全国范围内划分几个试点,重点进行生态殡葬推广,让民众切实感到生态殡葬的好处,增强民众对生态殡葬的认同感。

(二)殡葬形式创新。现在我国主要推广的生态殡葬形式是树葬、草坪葬、花盆葬、壁葬、海葬等较为常规的模式。各个生态墓园要对已有的生态殡葬形式进行进一步的发展与提升。同时要利用科技、新创意等拓展生态殡葬的形式,借鉴西方墓园设计,赋予墓园更多的人性化设计,满足更多人的心理需求。

(三)殡葬观念转变。我国推广生态殡葬已有多年,事实证明仅靠精神文明层次的引导作用微乎其微,必须要利用法律手段来推动民众观念转变,促进生态殡葬的发展。调查显示,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更容易接受生态殡葬等新型殡葬形式,应该在学校教育中注重推广生态观念,并引导社会进行生态殡葬,使子女成为生态殡葬宣传的使者。

四、结语

生态殡葬具有良好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其推广力度及阻力都将会增大,我们必须结合国情不断探索,在中国人的殡葬文化思想传统下形成更环保、更绿色且易于又乐于让中国人接受的绿色殡葬形式和葬礼习俗。这是目前我国殡葬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艰巨任务,更是一项长期任务。

参考文献

[1] 朱胜进,陈国维,陈利.中国殡葬行业现状——来自浙江省的调研[J].浙江社会科学,2012(07).

[2] 潘园园.生态葬,如何走出“遇冷”尴尬[N].福建日报,2013.

[3] 国外殡葬业如何管理[N].人民日报,2012.

[4] 赵挺.西方殡葬改革:背景、模式和启示[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5).

基金项目:文章系江苏大学第14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资助项目“生态殡葬的前因后果与发展趋势研究——中国式生态殡葬推广道路”(项目编号:14C223)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姝慧(1995.12- ),女,山西晋中人,本科,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中日文化比较研究。

猜你喜欢

问题研究可持续发展
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探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问题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