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理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其策略

2016-05-30胡静春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现状分析

摘 要:文章分析了大理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初步探讨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大理旅游业;现状分析;挑战分析;措施策略

大理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苍洱风光魅力无穷,旅游一开始就出现过良好的发展局面。但由于受周边地区丽江、迪庆、保山等新兴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影响,也曾出现过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不过,近年来大理使终保持着稳健的发展势头,现已成为云南省热点旅游地。随着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大理考察以及一些影视名人(张柏芝、刘晓庆、王菲等)对大理的关顾,进一步炒热了大理。但是,在目前大好形势下,大理的旅游业仍然面临着挑战,同时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试图通过分析大理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初步探讨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措施和对策。

一、现状分析

(一)近年来大理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稳步增长

近年,大理旅游业发展迅速,综合效益不断提高。2014年大理州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2648.01万人次,同比增长18.17%;旅游业总收入322.93亿元,同比增长29.81%;过夜游客平均停留天数由2012年的2.11天提高到2.35天。主要指标基本保持全省第二位,仅次于昆明市。从2005年到2014年,大理州接待海内外游客从695万人次上升到2648万人次,年均增长约19.5%,旅游总收入从49.47亿元增加到322.93亿元,年均增长27.3%,不论是接待游客人数还是旅游收入都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见表1)

(二)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

2005年全州旅游业总收入49.47亿元,占全州生产总值的21.03%;2014年旅游总收入达到322.93亿元,占全州生产总值的38.8%。旅游业成为新兴产业,并日益成为全州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龙头产業。(见表2)

(三)观光旅游逐渐向休闲度假旅游模式转变

近年来,大理采取以苍洱景区为中心,各县市景区互补的发展思路,以及联合周边地区共同打造“香格里拉”、“三江并流”生态旅游线路的策略,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对传统的景区景点进行改造提升完善的同时,重点开发一批新的旅游产品,来推动旅游产业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康体旅游的转型升级。随着大理旅游模式转变的开启,大理旅游迎来了自己的春天,旅游业的发展已经逐步从单纯的观光游模式向集观光休闲度假游模式转变。据统计,2015年十一国庆黄金周期间共有464142辆次旅游车进出大理州境内,同比增加19.3%。特别是广西、四川、重庆、贵州等周边省市以及昆明、玉溪、曲靖、楚雄、临沧等州市的自驾车成倍增长。与此同时,由于大理州内私家车的增加以及部分法定假日对州内居民免票优惠措施的推行,导致大理市主要景区点的游客中散客接待人数达60%,各县主要景区点的游客中散客接待人数达90%,自由行、自助游已经成为旅游主体。

(四)旅游接待基础设施稳步发展

多年来,对旅游业的大力投入和培育,使大理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目前,在交通方面,大理建成了通往国内多条航线的机场以及大理至昆明铁路专线,修通了大理至昆明、大理至保山、大理至丽江的高等级公路,还修建了大理至丽江的铁路以及环洱海旅游公路、苍山索道、洱海航运码头等,并开辟了旅游专线。在配套设施方面,大理坚持以高端酒店、精品酒店建设作为旅游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希尔顿、半岛等5家高端酒店主体工程完工,剑川佳利大酒店建成运营,巍山雄诏大酒店、弥渡美晨大酒店完成四星级评定,凯悦、大理国际和洲际等高端酒店建设进度加快。环洱海沿线的游客服务中心、自驾车营地、旅游厕所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启动,截止目前,全州建成并达到星级标准要求以上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为2个游客服务中心、3个自驾车(房车)营地、28个旅游厕所等等。

(五)特色旅游建设逐步推进

在坚持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大理州全力打造六大特色旅游:苍洱观光休闲度假、宾川祥云佛教文化、洱源温泉休疗度假、巍山南诏文化、鹤庆银都水乡、剑川文化生态等,目前大理州特色旅游的建设正在逐步推进。2014年以来,巍山古城—巍宝山旅游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大理古城创5A通过省级初评并报国家旅游局审批,罗荃半岛创3A已通过初评并完成整改,鸡足山、新华村、石宝山—沙溪古镇创5A以及蝴蝶泉、剑川古城—千狮山、漾濞石门关景区创4A工作全面启动。其次,随环洱海路的开通,环洱海景观带特色客栈群体的崛起,标志着大理休闲度假多元型特色旅游的发展。目前,以喜洲喜林苑、双廊太阳宫、粉四客栈以及剑川沙溪老马店为代表,分布在环洱海、大理古城、喜洲、双廊、剑川沙溪等地的2000多家特色客栈的建起,成为大理旅游有别于其他旅游发达地区的优势和亮点,已经成为大理州旅游休闲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了散客休闲度假的特色旅游格局。

二、挑战分析

面对发展现状,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分析,大理旅游经二十多年的发展,经历了探索、起步、发展、成熟阶段,目前,已经进入发展的巩固阶段。在巩固阶段,对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大理将迎来旅游业发展的又一次高峰。也就是说,将有大量的游客涌入大理,使大理旅游面临巨大的挑战。

(一)大力开发与环境保护的挑战

大理旅游业的发展依靠着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资源的深度开发必须是整合资源,合理规划,合理开发,保护好原有的特色内容,这样才能保持可持续性发展。然而,大理对旅游资源的粗放式开发和盲目利用时有发生。如大理双廊镇的开发,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管理,出现了洱海污染、交通拥堵、违规建房、噪音扰民、客栈无证经营等问题,这使双廊旅游形象大打折扣。由此看来,在深化旅游开发的同时,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大理发展旅游业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旅游基础设施和市场监管跟不上发展

尽管大理州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逐年都在加大投入,但还是远远跟不上旅游需求的发展需要,如在旅游旺季,大理古城交通拥挤,人满为患,一房难求的现象比比皆是。另外,大量旅游者集中在节假日涌入大理,加大了旅游市场管理难度,使旅游市场监管不到位的情形时有发生,导致旅游企业服务质量下降,旅游无证经营现象时有发生,这严重阻碍了大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旅游基础设施和市场监管跟不上发展需求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三)传统旅游产品老化,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不足

一方面,大理部分观光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已经衰退,如传统的苍山、洱海、蝴蝶泉、三塔寺、古城等景點形成的大理一日游,这些老化的观光旅游模式使大理的吸引力随着游客需求的增长而衰弱,甚至影响着大理的旅游形象。另一方面,大理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民族内涵,在盲目追求眼前利益的情形下,民族文化深度开发的缺失又比较严重。如大理一些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过多注重了观赏性、娱乐性的表现,而忽视了对文化内涵的展示,这使得民族文化吸引力的长久性受到严峻的挑战。深度开发传统旅游产品的民族文化特色是一个重塑大理旅游形象的问题。

(四)品牌的独特性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

大理旅游一直以来就缺乏自己的主打品牌,与之不同的是,丽江就充分利用了“纳西文化”这一主打品牌,成功塑造了纳西民族在中国乃至在世界的良好形象,使纳西文化和丽江旅游紧密结合相得益彰。事实上,大理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但都只是浅层次的开发利用。如大理旅游塑造过许多张名片:苍洱风光、白族文化、南诏文化、人类最适宜居住的地方、双廊古镇等等,对这些都没有进行过深入细致地开发挖掘。再如大理拥有“风花雪月”之地的美好故事,使世界游客对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和洱海月充满了期待。但当游客真正走进大理后,不但没有“风花雪月”的真切感受,甚至在大理旅游景区内都找不到关于“风花雪月”的宣传和简介。可见,大理没有使这一独特品牌得到充分的利用。

(五)周边地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挑战

大理位于滇西中部,历来是滇西最大的交通枢纽和重镇,随着丽江、迪庆、保山、临沧、怒江等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以及交通格局的变化,求新求异的旅游者往往会把大理作为通往周边各旅游地的“中转站”。如果大理旅游的吸引力不足,就会导致游客在大理平均逗留时间减少,人均旅游消费降低,使大理的旅游目的地性质减弱,过境性增强,这对大理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二次创业”无疑是一个竞争的挑战,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措施策略

面对目前旅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大理应该正视旅游发展的核心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策略,确保大理旅游健康持续的稳步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策略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日益丰富,而赖以生存的环境却越来越恶化,人们回归自然生态的愿望将更加强烈,大理旅游的生命力就在于此。所以,大理旅游不能盲目追求发展速度,不能以破坏旅游资源为代价来谋求发展,而应该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目前,大理只处于旅游可持续发展准备阶段,还没有达到基本可持续发展阶段。如今,大理旅游被炒热,大量游客即将进入大理,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成为首要策略。比如随着环洱海路的通车,洱海周围客栈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进入全民参与旅游的状况,这时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一定要加大力度的跟上,否则洱海将遭到严重的破坏。再如随着苍山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的同时,苍山的再度开发又提到议事日程,而苍山只有走生态旅游的开发途径才具有持久性,否则还不如不要开发。总之,大理旅游不能再依靠旅游资源的消耗来谋求发展,而应该坚持走保护项目成熟一项开发一项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加强规范管理策略

为确保大理旅游健康稳健的发展,当地政府应进一步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特别是面对旅游旺季或节假日,应该有积极应对的措施方案,来保证旅游企业规范经营,服务质量稳定可靠,旅游市场规范有序,从而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例如,面对大理旅游景点票贩横生的现象,当地政府应成立专门组织机构,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对旅游业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再如要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要求他们在行业管理中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政策,坚决杜绝无证经营和黑导游的现象,这是旅游产业向法制化、规范化健康发展的关键。

(三)旅游产品创新策略

旅游市场的竞争时刻存在,大理旅游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并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根据旅游者的品味和要求不断创新。观崇圣寺三塔,逛大理古城、到蝴蝶泉重温浪漫情怀的这种观光游览模式如果不注入新的内容,赋之以新的形式,其产品的吸引力将随着旅游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而减弱。只有通过充分开发景区服务功能,不断变换景区活动内容,推出新主题等创新措施,来延长旅游产品生命周期,使游客不断有新鲜感,从而为旅游地形象注入新的活力。

(四)创建特色品牌策略

创建大理旅游的特色品牌,应成为大理旅游发展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找准大理的特色,把优势变成核心竞争力。大理与周边旅游地区相比,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大理永久的优势,关键是如何把这些东西挖掘出来并形成品牌。创建特色品牌必须坚持:第一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开发旅游精品,增加旅游产品吸引力,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第二深度开发传统旅游产品,增加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的参与性,使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有足够的内容可以体验回味。第三充分发挥原有品牌优势,提高竞争力。第四坚持走文化旅游道路。在对文化深入挖掘时,要引起当地居民对文化保护的重视,使他们主动加入到保护民族文化的行列。并且要加强对民族文化知识的普及与推广,提高民众的认识层次和消费兴趣,减少旅游活动对民族文化的破坏。

(五)推进旅游国际化进程策略

如果将大理旅游业发展状况与一线旅游城市相对比,会发现大理目前还处于低端旅游的层次。要想跻身国际旅游市场,政府部门要充分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实现旅游定位。除了请专业机构进行旅游景点的规划外,还应重视民族文化的包装和推销,要充分利用自己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和优惠的招商引资条件,不断深化改革,加强对外旅游合作,积极引进外资,推进旅游国际化进程,把大理旅游建成集观光、休闲、度假、康体、民俗体验等为一体的精品特色旅游。

参考文献

[1] 郑翠霞.论大理州旅游业发展方式的转变[J].商场现代化,2011(13):65-66.

[2] 易嵘,李伟.近十年大理州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旅游纵览月刊,2014(06).

[3] 唐福勇.大理旅游二次创业取得突破性进展[N].中国经济时报,2012-02-27.

[4] 李思琦.大理2015年国庆黄金周,这些数据震惊你!![N].云南加油报全媒体,2015-10-10.

[5] simonksy.大理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bdf4c9c5d5bbfd0a7956733d.html?from=search.

[6] 王金秀.天下风花雪月人间魅力大理——网络媒体记者参加大理旅游推介会[N].青海新闻网,2015-06-19.

[7] 王高峰,王瑶.2014:大理旅游转型升级亮点频现[N].新华报业网,2015-06-15.

[8] 大理州委宣传部.大理州旅游业实现高增长高效益高人气[N].腾讯新闻,2012-03-11.

[9] 普国安,白廷斌.滇西北旅游产品的替代竞争与开发策略[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0(03):16-19.

[10] 张铴月.大理双廊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J].文化研究,2015(02).

[11] 陈志永.传统旅游目的地创新发展研究——以云南大理为例[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25(10):39-42.

[12] 田里.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以云南大理、丽江、西双版纳为例[J].旅游科学,2007,21(03):44-51.

[13] 金雪.浅谈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品牌塑造对策研究——以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J].中国商贸,2010(16): 174-175.

作者简介:胡静春(1967.02- ),女,云南开远人,硕士,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旅游文化、旅游专业基础理论教学等。

猜你喜欢

现状分析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浙江天台县森林防火现状及预防对策
对昭通苹果产业发展的思考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