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华市物流业空间结构演化特征分析

2016-05-30吴卓婷陈雄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区位熵物流业

吴卓婷 陈雄

摘 要:近年来,随着信息业和电子商务的兴起,金华市依托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物流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空间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章以金华市8个县市为观测单元,通过搜集金华市物流业10年的数据,利用区位基尼系数、区位熵和ARCGIS10.4等剖析了金华市物流业的空间演化过程,得出以下结论:(1)金华市物流业整体上集聚加强,但速度减慢并趋于平缓;(2)区域发展差异较大并出现两极分化;(3)空间结构由两心一带多点向四心两带多点演变;并结合经济地理学中的不平衡增长理论对其作出解释。从而为优化金华物流空间结构和促进金华市物流业的一体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物流业;区位基尼系数;区位熵;空间演化特征;不平衡增长理论

金华市,浙江省辖地级市,境辖设婺城区,金东区两个市辖区,包括兰溪市、义乌市、东阳市、永康市、武义县、浦江县、磐安县,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之一。随着电子信息技术革命的冲击,我国物流业发展十分迅速,已由传统的物流业发展成为目前大型的综合型现代物流业。在此背景下,作为浙江省金义都市圈主体的金华市,地处我国最发达、最具活力、最具竞争力的长三角经济圈,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和优势,物流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基础设施交通设施不断完善,物流需求不断扩大,运输能力不断增强,物流企业不断增加,物流园区的建设也不断加快,物流产业日益成熟,被排在“中国大陆最适宜发展物流城市”第六位。目前金华市已成为浙江省乃 至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物流中心。一个较为完善的物流体系也正在形成。物流空间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一定影响。本文通过搜集近10年金华市物流业从业人员的信息,计算出不同年份的基尼系数,不同区域的区位熵,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分析,探讨金华市物流业的空间演化特点,从而为未来空间布局的合理优化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研究方法

区位基尼系数是描述某种产业在区域集散程度的指标,数值越大,表明产业分布越集中,反之,越分散,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G代表基尼系数;n代表地区总数,这里为8;x代表变量xi的均值;xi、xj代表不同地区的物流业从业人员数。一般认为,空间基尼系数小于0.20,表示该产业在空间上极端分散,0.20-0.30表示高度分散,0.30-0.40表示比较分散,0.40-0.50表示比较集中,0.50以上表示高度集中。区位熵是衡量产业地理集中程度的一种方法。由哈盖特首先提出,用于衡量某一产业在某一区域的相对集中程度。在研究产业空间分布过程中,区位熵可衡量地区产业分布的比较优势。通过计算区位熵可以反映金华市各地区物流业分布状况。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LQij代表区位熵;Eij为产业j在区域i内的从业人数;为区域i内的总从业人数;代表产业j在该地区的总从业人数;为该地区的总从业人数。一般将区位熵分为五个等级,大于2.00为该行业的极高集聚区,1.51-2.00的为该行业高集聚区,1.01-1.50之间为该行业较高集聚区,0.51-1.00为该行业较低集聚区,小于0.50为该行业低集聚区。

二、金华市物流空间的演化特点

随着金华市物流业的不断发展,空间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利用区位基尼系数得出近年来金华市物流业集聚程度加强,但速度减慢并趋于平缓;通过计算各区域的区位熵,比较各县市物流业的集中程度,发现目前金华市物流业区域差异较大且出现两极分化;利用ARCGIS10.4做出的空间结构变化图显示,金华市物流业空间结构由两心一带多点向四心两带多点转变。

(一)集聚程度加强,但速度减慢并趋于平缓

区位基尼系数是整体上反映区域产业集散程度的指标,介于0~1之间,系数越大,表示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程度越高。近十年来,金华市物流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基本稳定在0.5左右,如表1和图1所示。表明金华市物流业在空间分布上高度集中。从2005~2014年這十年间,随着物流规模的扩大,金华市物流业的基尼系数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期间虽然有波动,但整体表现出上升的态势,区位基尼系数从2005年的0.4279增长到2014年的0.5313,说明十年来金华市物流业整体呈集聚态势,且集聚程度在加强,但每年的集聚速度不同。根据集聚速度不同,可将金华市物流业的空间分布变化划分为三个阶段:2005年到2008年为快速增长阶段,3年间区位基尼系数提高了0.1,说明这三年间金华物流业处于一个快速集聚的过程中;而2008年到2011年集聚速度有所下降,3年里区位基尼系数仅仅提高了0.02,但集聚作用仍然在加强,区位基尼系数在2011年达到最大;第三个阶段是2011年以后,区位基尼系数有所下降,并趋于稳定,说明区域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并存,集聚速度放慢,中心区域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

(二)区域发展差异较大并出现两极分化

区位熵是反映区域产业集散程度和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可以发现:尽管金华市物流业整体发展水平较高,但各区域的物流发展水平差异仍然比较大,区位熵最高可达2.3875,最低可达0.0992,差异较为悬殊。市区和义乌市十年的区位熵都在1.0(下转第32页)以上,优势比较突出,成为金华市物流业的主要集中地。虽然义乌市在2005~2014年间区位熵值一直大于1.0,但是总的发展趋势是下降,表明义乌市物流业空间集聚性较高,但是有减弱的趋势;而东阳和磐安基本上区位熵始终都小于1.0,不具有比较优势,成为物流业的低集聚区;浦江和兰溪除了2006年和2007年区位熵都小于1.0,成为金华市物流业的中等集聚区;永康市和武义县近三年发展迅速,成为金华市物流业的新兴集聚区。从趋势图可以看出,金华市物流业区位熵具有显著的波动性,最高区位熵和最低区位熵的差距整体上呈增大趋势,特别是2013年和2014年,最高集聚区的区位熵超过2.0,形成了物流业的极高集聚区,而这两年集聚度最低的东阳市,区位熵大约0.1和0.2,表现出极度分散的格局。可见,目前金华市物流业的发展很不平衡,区域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比较大,大量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向金华市区和义乌市集聚,而东阳和磐安等由于交通等条件的限制,成为物流业最薄弱的区域,形成两极分化。

三、金华市物流空间演化机理分析

空间结构是社会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及所形成的空间集聚程度和集聚形态,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产业聚集是指某一特定领域内的相关机构或企业,在产业发展阶段,由于相互之间存在的互补性与共性等特征而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在地理空间上集中存在且互相支撑、互相联系的产业群的现象。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集聚和扩散是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的主要途径。集聚和扩散作用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同时存在、同时作用的,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的,集聚中有扩散,扩散中有集聚。产业空间演化是在集聚与扩散的共同作用机制下进行的,只是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集聚和扩散机制发生作用的强度不一样。在产业布局由内向外,从简单到复杂,从混沌布局到有序布局的过程中,都要经历分散、集聚、再扩散、再集聚的往复循环过程。这与倒U字形理论相吻合。倒U字形理論认为:经济发展是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过程。经济增长都要经过低水平平衡、区域不平衡增大、区域不平衡减小、到高水平平衡这四个阶段。

四、结语

近年来金华市物流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在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下,2005年—2014年间金华市8个县市的物流集聚程度不断发生变化,整体上集聚加强,但速度减慢并趋于平缓;区域发展差异较大:以市区和义乌构成的金义主轴构成了金华物流的中心地带,而兰溪、东阳、永康、武义、浦江和磐安物流发展水平虽然层次不齐,但整体水平仍比较低,构成了金华物流的外围区域。永康、武义是新兴集聚区,浦江、兰溪处于中等水平,东阳市和磐安市集聚水平最弱,物流发展水平较低,表现出极度分散的空间分布形态;物流空间布局经历了从两心一带多点向四心两带多点的演化过程。针对目前金华市物流发展态势和物流业差异不断扩大的演化特征,要加大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辐射作用,避免物流业在某一地区过度集中,促进物流业向周边城市转移,加快金华市物流业从初级集聚向更高层次扩散的发展。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玉芳,王能洲,等.长三角区域物流空间布局及演化特征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4).

[2] 崔圆圆,宋丙良.长三角区域物流空间演化与影响因素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9(2)

[3] 朱胜清.上海城市物流空间演化与机制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4.

[4] 高秀丽,孟飞荣.广东省区域物流空间布局及演化特征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3,30(4).

[5] 王炜.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物流空间结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2.

猜你喜欢

区位熵物流业
物 流 业
北京金融产业集群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绵阳市工业产业结构分析
基于区位熵分析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的集聚现状
基于区位熵的江苏机电产业集聚度研究
金融集聚对区域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
信阳市服务业产业区位熵分析
西安市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
营改增对物流业税负的影响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