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潍坊市国土资源局科技管矿建设构想与探讨

2016-05-30杨先连李国庆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三维可视化

杨先连 李国庆

摘 要:潍坊市国土资源局科技管矿建设以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科技管矿要求为基础,充分结合潍坊各县市区工作进展情况,实现潍坊市科技管矿多矿种、全领域、全覆盖的建设。依托国土业务专网和互联网,以数据库为基础,以地理信息技术为载体,以标准规范和统一认证为保障,充分应用现代科技技术手段,提升监管效能,解决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全市矿产资源开发 “天上看、地上查、地下控、网上管”的立体监管格局。

關键词:科技管矿;智慧矿山;三维可视化;ArcGIS;Skyline

科技管矿利用航空、航天的遥感监测手段对露天开采矿山的矿产开发活动进行全天候的动态监测;利用“井下采掘自动监控系统”、“三维激光扫描系统”以及“震源定位监控系统”等先进手段对地下开采的矿产开发行为进行实时监测,以全面提高矿产开发监督管理的科技水平,实现对矿山开采活动的有效监督。

一、技术路线

(一)遵循“一个平台、两个市场”总体建设框架

系统的建设遵循“一个平台、两个市场”总体建设框架中统筹规划,顶层设计,整合资源,构建环境的总体要求,全面提高国土资源行政管理效能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二)多源异构数据整合技术

国土资源数据的多源、异构、多态和海量等特征表明了数据高度的复杂性,迫切需要选择和开发有关数据整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检查、标准化处理,数据项补充、数据格式转换、坐标转换、拓扑重建、数据入库、构建数据索引等工作。

(三)B/S结构

系统提供B/S结构的客户端,为各级领导和业务人员提供统一的应用环境,使用浏览器,完成业务处理(MIS)、综合事务(OA)和地图应用(GIS)等工作。

(四)多种形式的二次开发接口

系统提供多种形式的二次开发接口,满足不同层次的系统扩展需求。采用组件化的软件结构,可方便地根据用户需求配置各种功能模块,适应不同的需要。

二、设计架构

以计算机硬件与网络通信技术为载体,以信息化标准和安全体系为保障,以各种数据为纽带,以矿产开发监管系统为支撑而构建的具有系统融合、数据共享、业务管理的综合监管体系。

系统总体架构分为基础层、支撑层、数据层、服务层以及应用层。分别在国土业务内网以及互联网建设,两个网络之间物理隔离。

三、关键技术

(一)面向服务的架构(SOA)

采用面向服务架构(SOA)思想,为国土资源各业务应用系统搭建统一的基础软件技术平台和运行环境,实现统一身份服务、统一工作流引擎、统一GIS应用服务、统一数据中心支撑,更好地服务于国土。

(二)NET开发框架

采用目前先进的、成熟的dotNet企业级技术架构,进行基于组件或面向服务的架构体系开发,以保证框架的先进性和适应性、可扩展性,注重体系架构的兼容性和集成性,保护现有的投资并避免风险。

(三)三维平台

三维平台采用Skyline系列软件,能够利用数字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矢量数据、3D模型和非空间属性数据等信息源,创建交互式的三维可视化场景,从而满足用户对三维可视化和地理信息等的双重要求。

(四)Web Services

Web Service技术将Web服务以构建化进行体现,在开放的互操作规范的基础上创建Web服务技术。

(五)XML技术

通过使用XML作为系统交换的格式,所有数据交换都采用XML方式,可以提高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四、建设内容

(一)建设现状

全市在采矿山包括12个在产地下矿山;31个在产露天矿山;70个在产溴素生产企业。自2012年,开展地下矿山的科技管矿先行试点工作以来,已先后在寿光、昌邑、青州、滨海、临朐、诸城、昌乐等地建设完成县级科技管矿系统。

(二)建设构想

潍坊市国土资源局充分结合潍坊市实际情况,以应用推动信息化建设为理念,把矿山管理工作中实际用到的业务系统作为科技管矿工作的红线统领整个建设工作。本次建设工作以矿业权审批系统、储量登记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等业务系统为中心,以此为监管手段,集成相应的远端视频监控、井上井下三维系统等矿山监管系统作为辅助监管决策支撑,从而有效地辅助国土资源业务管理系统进行矿山资源开发管理工作。

五、结语

通过科技管矿系统平台的建设,有效地从国土矿山资源管理业务工作出发,把矿企的相关信息化系统集成融入到国土矿山资源业务管理系统中,为我所用,充分考究管理工作中涉及的各流程环节间的关联紧密度,充分挖掘系统间的关联性,把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全业务流程环节“批、采、探、储、查”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平台的设计建设把管理工作客观化、完整化、系统化、信息化,从而更科学合理地服务国土资源日常管理工作。

本次科技管矿工作深入开展,是矿产资源新形势、新要求的需要,也是当前矿产开发管理工作的需要,有利于维护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也有利于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做好本次建设工作对于提高矿产资源的保障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孟军,蔡广银,张增奇,等.基于震源定位技术的地下开采矿山实时检测系统研究及应用[J].山东国土资源,2012, 28(10).

[2] 陆世东,李文胜,杨文森,曹千红,张玲.矿山远程监管系统研究[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2(2).

[3]关于全面推进科技管矿工作的通知(鲁国土资发[2014]26号)[EB/OL].http://www.sddlr.gov.cn/channels/ch00063bd62bc/201404/6b5a5ab5-24b9-433b-9a60-076ff079325e.htm.

作者简介:杨先连(1967- ),男,山东临朐人,潍坊市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主任,研究方向:国土资源信息化;李国庆(1982- ),男,山东泰安人。

猜你喜欢

三维可视化
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云冈石窟文化传播策略研究与实现
基于ArcScene平台的电子沙盘制作
3D机房运维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Skyline二三维一体可视化系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