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信息化建设

2016-05-30吴莹

大东方 2016年1期
关键词:安全文化信息化建设实验室

吴莹

摘 要:本文阐述了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信息化的内涵,提出了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要以“大数据”为基础作为后台支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作为制度支撑。我们认为要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实现学生在实验室里的自我管理,要创新实验室安全文化活动,这些是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信息化建设的有效载体。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通常指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特别是促成应用对象或领域发生转变的过程。深入应用信息技术能够达成管理模式、组织架构的转变。随着高校教学、科研的发展,实验室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管控化学品、病原微生物、特种设备、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装置的种类与数量均不断增长,另外,进入实验室开展工作的人员数量增长较快、频率较高。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实验室安全管理并形成有价值的实验室安全文化信息化,有利于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及实验室工作,规范师生的安全行为,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

一、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内涵及信息化建设内容

实验室安全文化是一种领域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实验室安全文化包括一般文化 (外延)及核心文化(内涵)。一般文化包括:制度文化、器物文化(环境)、观念文化(态度、行为);核心文化指核心共识、行为准则。实验室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实验室安全文化是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它发挥着文化的功能来进行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发展的新阶段,注重通过提高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素质来实现管理。实验室安全文化信息化的定位是通过信息化建设,使安全文化管理引规范、科学。实验室安全文化信息化的核心是使实验室安全尤其是信息化建设成为全校师生的自主需求,从被动式管理转变成主动式信息化管理,最终达成安全共识,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因此,实验室安全文化信息化建设应为:①实验室环境建设应体现人文关怀与信息化结合,如温度、湿度、通风、布线、空间布局、结构、卫生等。②实验室安全教育应体现“以人为本”与信息化教育相结合,通过信息技术加强与师生的互动。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基础

1.以法律、法规为依据的制度支撑

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必须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机制作为支撑。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机制对信息化技术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信息化要求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及可分析性,如何确保收集的数据有用、准确并且能够作为趋势预测的依据进行分析,就要以高校安全管理体制的各项要求为基础,开发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筛选需要收集的信息、设定各项参数,使该系统在合法、合理的状态下运行,方可起到推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作用。

2.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后台支持

将大量数据进行记录、收集、集中、筛选、共享、分析并得出结论,实现信息化管理,需要强大的信息技术后台支持方可实现。大数据下实验室数据的第四个特征是数据价值。如随着物联网的广泛应用,信息感知无处不在,信息海量,所以大数据本身是一个“金矿产”,可以从大数据的融合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有价值的信息。特别是激烈竞争的商业领域,数据正成为企业的新型资产,追求数据最大价值化。同时,大数据价值也存在密度低的特性,需要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才能得到真正有用的信息,形成用户价值。比如“大数据”系统在化学品在线采购管理平台中也有重要作用:搜索引擎为找寻需要购买的化学品提供了方便;订单查询能够清晰显示化学品目前的购买状态;供货商、师生可以方便进行统计与结算;管理部门可以得到全校化学品使用量、使用地点等信息,并且通过分析得到哪些单位使用某种化学品数量多、哪些单位使用化学品种类多、哪些单位购买频次高等信息,为实验室安全管理及安全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3.以保护隐私为目的的信息安全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给信息安全及隐私保護带来新的挑战,信息泄露会导致师生个人信息外泄、研究数据外流,甚至某些涉密信息被窃取等严重后果,如何在管理过程中保护师生的隐私,是信息化技术使用前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信息安全不仅是个技术问题,还涉及到政策、法规、管理、标准、技术等各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

三、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信息化建设载体

1.学生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实现实验室中的自我管理

“以人为本”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在本质上与实验室育人文化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通过实验室安全教育,提高了学生实验室安全自主需求,由被动教育转变为主动教育。实验室安全达成共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需求一致,并最终形成统一的行为准则,为学生自主管理提供了基础。学校各学院成立“实验室安全协会”等学生自主管理组织,发挥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在实验室废液处理、开放实验室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创新实验室安全文化活动媒介

我们要创新实验室的安全文化活动,使安全教育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化,参与人数更广泛,影响更加深远。除了进行横幅、海报、宣传栏等传统的媒介进行宣传教育外,应注重新媒体即网络平台的教育。开通网络互动平台,加强师生互动,加强监督,加强信息跟踪,确保实验室安全实时性,加强技能训练,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更注重技能培训及演练。

四、结语

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推进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规范实验室安全管理是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实践,是对生命的珍重。实验室安全管理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绝非一日之功,应将文化理念全方位贯穿于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韩红江,李俊.安全视觉识别系统在高校实验室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7):182-184,187.

[2]周利华.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研究[J].科教文汇,2010,(6):195,205.

[3]庄众,李春燕.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体系的构建探讨[J].时代教育,2014,(11):185-185.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国有资产管理处)

猜你喜欢

安全文化信息化建设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浅谈电力基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评估研究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浅议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