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乡镇尺度评价农村空心化程度研究

2016-05-30罗攀吴健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1期

罗攀 吴健

摘要:文章基于乡镇尺度建立农村空心化评价体系,对抚州市151个乡镇进行农村空心化程度评价,结果表明:抚州市农村空心化程度整体偏高,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平原地区乡镇的空心化程度基本高于山地丘陵地区。

关键词:乡镇尺度;农村空心化;空间特征

农村空心化现象在中国普遍发生,是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发展的结果,随着经济发展和快速城市化,农村人口的非農化转移促使农村常住人口不断减少即“人走屋空”,以及农村经济发展带来农村宅基地新建和人均用地规模增大,使整个村庄出现“外扩内空”现象。农村空心化与新房扩建占地相伴而生,村庄用地规模扩大,甚至占用耕地,造成土地资源的双向浪费。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保护耕地资源,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研究农村空心化现状、分析其评价体系、及其影响因素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农村空心化评价指标体系

相关研究表明影响农村空心化演进的社会经济、生物自然、土地管理等因素具有显著的区域一致性,由此决定了特定区域不同村庄的农村空心化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因此,基于农村空心化形成机制及抚州市地形多样的特点,在乡镇尺度基础上,选取影响空心化程度代表性指标。

选取乡镇尺度的经济(农地产出率、农村居民纯收入、一般预算财政收入/总人口和每万人拥有的企业数量)、人口(第二、三产业从业人数/乡镇从业人员数、乡村人口/农村居民点面积、乡村人口/自然村个数和户口在本地,居住在外地的人数/乡镇总人口)、土地(乡镇耕地面积/农业人口、农村居民点面积/耕地面积、农村居民点面积/自然村个数、农村居民点面积/建设用地面积)及其基础条件(通公路普及率、有线电视普及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垃圾处理普及率、卫生厕所普及率和每万人拥有的中小学教师人数)四个方面构建农村空心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抚州市空心化程度的整个宏观格局。

(二)农村空心化评价方法

指标处理及权重确定:为消除各指标量纲的影响,本文主要采取阙值法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本研究选取较为客观的变异系数法对各指标赋予权重。

空心化程度的计算:采用线性加权方法计算空心化评价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RI=ΣwS

式中:w代表指标的权重;S代表各指标标准化值;RI代表各乡镇的空心化程度,其值越大则空心化程度越重。

(三)数据来源

农村居民纯收入、一般预算财政收入、乡村人口等社会经济指标数据来源于2011年抚州市统计年鉴和2010年各县(区)统计年鉴;流动人口数据来源于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分乡、镇、街道资料;农村居民点面积、建设用地面积等土地利用相关数据来源于2010年抚州市土地变更数据。

二、抚州市农村空心化区域差异

经过统计,2010年抚州市各乡镇农村空心化程度评价值范围在0.2477—0.8345,按照农村空心化程度高低差异,基于ArcGIS自然断裂法将评价结果进行分级,结果划分为:轻度空心化(0.2477从评价结果来看,抚州市农村空心化程度较高,较重度空心化和重度空心化乡镇数量占总量比例分别为35.1%、22.52%,总计57.62%,超过半数以上。

三、抚州市农村空心化程度差异特征分析

综合比较抚州市空心化程度地域分布现状,呈现明显的“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且平原地区乡镇的空心化程度基本高于山地丘陵地区,县级行政中心所在乡镇(城关镇)农村空心化程度普遍高于其县域范围内其他乡镇(金溪县和东乡县除外)。

参考文献

[1] 杨忍,刘彦随,陈秧分.中国农村空心化综合测度与分区[J].地理研究,2012,09.

[2] 刘彦随.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转型发展与新农村建设[J].地理学报,2007,06.

[3] 雷振东,刘加平.整合与重构陕西关中乡村聚落转型研究[J].时代建筑,2007,04.

[4] 刘彦随,刘玉,翟荣新.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J].地理学报,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