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趋势与建议

2016-05-30周大启

科技与企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中国非洲

【摘要】随着中非建交,中国和非洲的贸易合作关系越来越密切,投资发展也越来越完善。随着我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越来越多样化、科学化,中非的投资发展模式越来越完善,我国对非洲的投资也朝着互利共赢的方向发展。虽然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促进了双边经济的发展进步,但是,由于投资的不合理化、投资额度的低水平等原因,导致我国在非洲的投资存在一定问题,不利于双边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中国在非洲的投资趋势,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中国;非洲;投资趋势;中非合作;互利共赢

1956年5月30日埃及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成为非洲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开启了中国与非洲国家友好合作关系的大门。此后,非洲国家纷纷独立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中国外交翻开新的一页。双方本着利益一致,互利共赢的原则进行双边经济贸易往来。非洲潜在市场广阔,拥有大量的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对我国来说,是理想的投资地,中国在非洲投资已有50年的历史,形成了一定的发展特点和模式[1]。

1.中国对非洲投资的特点分析

1.1总体投资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不高

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国对于非洲的投资在逐年增长,2013年,我国对于非洲的投资额达到约34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了约34%,但是从非洲的总体外企投资总额来看,2013年全球其他国家在非洲的投资达到57多亿美元,中国只占到了约6%的比重。2015年,我国上半年对于非洲直接投资额为11.9亿美元,从长期看,中国对非洲的投资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可见上半年中国对非洲投资虽然出现一些波动,但从长期看,中国对非洲的投资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外投资者之一,尤其是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安哥拉、尼日利亚、莫桑比克和肯尼亚欢迎外国直接投资的公司,那里拥有世界上增长最快的10个经济体当中的6个[2]。纵向比较,近些年,由于中国企业加大走出去战略实施力度,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很大;横向比较,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在非洲投资总量中只是一个小角色。

1.2对于非洲投资范围广且相对集中

非洲共有大小国家60多个,而我国在非洲的有投资项目的国家,已经达到52个以上,几乎涵盖了非洲所有的国家。其中,吸收我国投资金额超过一亿美元的国家占据17个,具体如下图所示:

2013年吸收我国直接投资超过一亿美元的非洲国家统计图

虽然我国对于非洲的投资看似比较分散,但实际上接受我国投资的这些国家在地理位置上还是计较集中的,而且高额投资的国家更为集中,有利于我国对外投资的管理以及风险的管控。

1.3投资领域宽泛,但是主要集中于几大行业

从我国对非洲的投资项目来看,几乎涵盖了非洲的各个行业和部门,但是,我国对非洲的投资重点还是比较突出的。

我国对非洲投资的行业比重统计图

由上图可知,我国对于非洲的投资主要还是集中于建筑业、采矿业、制造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其他各行各业只占据约10%的比重,可见我国对于非洲的投资还是点面结合,重点发展建筑业、采矿业、制造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出现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非洲的建筑业市场广阔,随着非洲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建设的项目不断增加;非洲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最丰富的的国家,广阔的地域空间上蕴藏着无数的宝藏,开发矿产资源,能实现非洲经济的发展,我国积极开采也能获取更多的矿产资源,弥补我国资源能源紧缺的现状;在非洲发展制造业,据维基百科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7月1日,非洲人口总数达到11亿4840万5000人,庞大额人口数量对于制造业的商品产出需求量大,在非洲投资发展制造业,拥有庞大的市场,而且非洲用于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发展制造业成本较少[3]。

2.中国在非洲投资的大好机遇

2.1中非有史以来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非洲国家是自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和我国建交的国家,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贸易往来的油耗伙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非的合作不断深化发展。非洲是中国铁建最大的海外市场。中国铁建国际集团,由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独家注资30亿元成立,致力于境外各类工程项目投融资、规划咨询、勘察设计、建设、安装调试以及运营维护管理等,而非洲是中国铁建海外业务最大的市场。中国铁建在非洲的投资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1970年,该公司援建总长1860公里、东非的交通动脉坦赞铁路,1976年7月全部建成移交。这一壮举在发展中国家和非洲引起很大反响[4]。

中非的长期友好合作关系的目标实现是中国以及非洲国家高层领导人以及法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多年来,中国同非洲各国不断保持政治联系,开展领带人互访活动,为中非关系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为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2.非洲国家局势相对稳定

非洲历史上就保守侵略之苦,三角贸易和殖民侵略使得非洲的发展至少落后300年之久。非洲拥有很多的殖民统治者,因此,在国家主权以及领土问题上争端不断,加上非洲国家的矿产资源丰富,对于资源的掠夺也引起了较多的纠纷;非洲国家众多,实现统一较难,因此,非洲的局势一直处在局部动荡局部稳定的状态中。近年来,非洲国家不断加强政治谈判,以和平发展为目标,实现了非洲大部分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为我国在非洲的投资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2.3非洲整体发展形势良好

近年来,非洲凭借自设特有的优势资源,经济社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在2013年世界整体经济发展缓慢的情况下,非洲依然实现了较快较高的经济增长,据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2015年当地时间22日在白宫庆祝《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签订仪式上表示,非洲有望成为下一个全球经济增长中心。根据该法案,撒哈拉南部的非洲国家可以免税向美国市场出口纺织品等商品。奥巴马表示,尽管目前非洲面临着很多挑战,但是它具有极大的活力和韧性,这对美国来说是巨大的机会。他还称,《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将会促进非洲的有效治理、劳动者权益和人权发展,非洲很有可能成为世界下一个经济增长中心。非洲开发银行统计数据也显示,非洲2015年的经济增速预期将为4.5%,而2016年这个数字预计将达到5%。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增强了我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愿望和信心,为我国对非洲投资额以及投资范围的不断增大提供了可能。

3.我国在非洲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非洲的投资虽然不断发展提升,但依然存在问题。目前,我国在非洲投资中存在的而主要问题包括三点,即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在同其他发达国家的市场竞争中,中国企业面临严峻挑战,首先就是投资额度的欠缺,中国只占据非洲外资总投资的6%,而且分布在非洲50多个不同国家,有限的资金分散后,不利于企业竞争能力的调高。此外,中国企业的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都有待调整。

在者,非洲的局势虽然趋于稳定,但是,局部动荡依然存在,影响着我国投资的安全,给对外投资增加了风险。2015年11月20日,马里发生武装人员大规模劫持人质事件,27人遇害,其中包括3名中国公民,另有4名中国公民获救。当时,三人在酒店大堂约见客人时遭遇恐怖分子机枪扫射,不幸遇难。中国铁建被视作中国高铁推进海外市场的排头兵,三人此行便是为了与马里交通部洽谈合作项目[5]。类似的恐怖袭击事件在非洲国家间偶有发生,对我国在非洲的投资是潜在的威胁。

最后一点,就是投资企业自身准备不足,对于当地市场、资源、竞争对手等信息掌握不够,而且先关的法律法规缺乏,不利于我国企业合法权益的保障。

4.我国在非洲投资的几点建议

4.1加大投资额度以及集中程度

针对我国在非洲投资总额中占据比例较少的问题,我国企业要尽可能加大投资额度,提高我国企业在非洲经济中占据的比重,以提升我国企业在与其他投资国家竞争非洲市场的竞争力,在投资问题上,挪威国有发展基金Norfund计划在2020年前将其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电力投资增加到目前的两至三倍。目前,Norfund在非洲的投资超过2.49亿美元,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Norfund还从事与私人资本的电力投资合作。非洲最大的风力发电项目肯尼亚图尔卡纳湖310兆瓦风力发电项目便是合作项目之一。加大对于非洲紧缺资源的投资,能开辟更广阔的国外市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在后期更能实现专项资源的市场垄断,推动今后企业的发展。

4.2找好投资点,充分利用资源优势

我国在对非洲相关产业进行投资时,要根据地理位置、市场范围、科技等条件合理选择投资点,在已经建成的产业园区进行相关产业的投资能为投资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技术支持。例如,我国要想在非洲投资采矿业,就要发掘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地,在已经发展起来的当地矿产开采园区建立自己的发展基地,这样更有利于我国开采矿产效率的提高。

4.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投资企业的权益

中国在和非洲的投资的过程中,要确保我国投资企业的权益,对于我国企业在对外投资中出现的权益问题,采取相关的保障措施,在贸易合作协议中,增加对于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权益保护内容的法律法规,为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有效权益维护提供法律和行动援助。今年9月22-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随访的中国15位知名企业家,将在西雅图参与中美企业家间的一场“重量级的对话”。在此前夕,新华社转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这无疑是投资者的一剂稳心丹,让投资者放心大胆的“走出去”。

结束语

加强对外投资合作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非洲与我国存在互补的条件和友好的合作关系,中国要不断提升国内企业的发展水平,为企业建立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推动企业“走出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军,包小玲.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基于金融发展与国家风险因素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3,09:64-74.

[2]唐丽霞,宋正卿.非洲土地买卖和租赁制度及对中国对非洲投资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5,02:5-10+26.

[3]杜群阳,邓丹青.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地理科学,2015,04:396-401.

[4]李安山.论中非合作论坛的起源——兼谈对中国非洲战略的思考[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2,03:15-32.

[5]刘乃亚.中国对非洲投资格局的形成——中国对非洲投资50年回顾[J].商洛学院学报,2008,01:1-12.

作者简介

周大启,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工作单位:国家开发银行国际合作业务局。

猜你喜欢

中国非洲
An Uncommon Trip
非洲行记(三十四)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非洲鼓,打起来
我国警卫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非洲的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