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煤碳”时代资源过渡转型探究

2016-05-30路鹏飞章杨程晓

科技与企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战略转型时代

路鹏飞 章杨 程晓

【摘要】“后煤炭”时代注定是极不平凡的,受制于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公众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日益加大,我国煤炭企业在度过“暖春”之后迎来了发展的“寒冬”期。如何在“后煤炭”时代寻找准确的市场定位和转型出路,是越来越多的煤炭企业面临的挑战。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作者家乡企业新汶煤矿集团为研究对象,基于企业创新的视角对影响煤炭企业战略转型的关键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适的“后煤炭”时代企业转型出路建议。

【关键词】新汶煤矿;“后煤炭”时代;战略转型

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消耗, 资源依赖型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一直以来困扰资源依赖型企业的一个重要问题。“后煤炭”时代注定是极不平凡的,煤炭在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一直雄霸着中国第一大能源的宝座。本篇浅探报告仅以山东新汶煤矿集团为例,进行合理的探索和设想,既是为我生活的家乡打开一个认知的墙角,也是自己对未来的思考。

一、煤炭企业转型研究综述

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许多资源依赖型企业开始面临企业战略转型的问题,相关的转型研究也逐渐增多。首先从城市产业转型这一角度来看,围绕其转型的内涵、机制、管理方法等内容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这对于研究资源型企业转型能够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张青和颜昌军(2003)针对资源依赖型企业面临资源消耗殆尽的问题,研究了企业可选择的转型模式[1]。于立和孟韬(2003)把企业转型看做为资源依赖型企业的重要退出模式,并进一步研究资源依赖型国有企业在产业转型实施层面的相关措施[2]。黄娟、杨昌明从企业实际案例出发,在研究纽蒙特公司和安格鲁集团的基础上,提出依靠人力资源高效、资源利用高效、资本运行流畅、技术创新等措施,可以保证企业的战略转型落地和可持续发展[3]。王德鲁、宁昕(2007)通过调查研究,分析阻碍企业转型的三个主要因素:管理刚性,资源约束、进入壁垒,从而构建了企业转型面临阻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2.1研究问题

首先通过调研,从发展、环境和特别研究三方面分析煤矿企业处境,明确家乡煤矿当下面临的发展中最迫切的问题;其次,探究煤炭企业变革需培养和具备的能力;从探索“绿煤”发展道路,开展煤炭生产和消费绿色服务,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得出基本结论。

2.2研究方法

根据本文研究需要,主要应用专家咨询法、座谈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案例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以下是对各种方法的重点阐述:

(1)文献研究法

为研究企业转型的影响因素,以及煤炭企业的特点,作者阅读大量文献,统计报告,专著等,汲取前人研究成果,为本文的分析提供理论支持和分析基础。

(2)访谈法

通过与新汶煤矿集团内部员工、管理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企业内部实际情况,掌握企业第一手资料。

(3)专家咨询法

通过访问相关企业转型和煤炭资源利用方面的专家,掌握煤炭发展利用现状和转型的迫切性,以及转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式,并且专家对本文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技术路线提出修成,提高了本文的实用性和理论意义。

(4)案例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标准的案例研究方法,结合新汶煤矿集团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企业实际问题,使研究分析更具有实际意义。

2.3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基于以上研究发现,目前针对资源依赖型企业转型问题的研究还处于处级阶段,特别是基于创新视角研究煤炭企业转型的文章还比较少。创新是企业转型的灵魂,能为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巨大动力。针对现有国有企业面临的严峻的产业转型形势,以及不少煤炭企业在产业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本文将基于创新理论视角,以家乡企业新汶煤矿集团为例,分析影响企业转型的主要因素,探究企业转型的有效模型,为“后煤炭”时代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三、新汶矿业集团案例分析

3.1新汶矿业集团基本情况

山东能源新矿集团是一家以煤炭、煤化工、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近年来,新矿集团积极对接国家“转方式、调结构”政策导向,逐步构建了以“千亿新矿、亿吨集团”为目标,以打造国际化新型能源企业为定位,以四大产业板块为着力点,以创新发展为主线,以安全、绿色、转型、和谐发展为根本方式的产业升级、企业转型之路。

2014年,新矿集团将坚持“创新发展、转型提效”主题,以“老区矿井转型、省内新区提升、内蒙基地崛起、新疆基地突破”的区域战略突破为驱动,以集约化升级煤炭产业、开放化升级化工产业、一体化升级装备制造业、专业化升级现代服务业、市场化升级经营管理、动态化升级风险管控、精益化升级安全管理、增量化升级发展空间“八个升级”为主要举措,以党群工作效能提升为保障,遵循市场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全力打造改革发展的升级版,为全面实现“十二五”“千亿新矿、亿吨集团”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3.2主要问题分析

受制于长期计划经济管制,以及历史原因,导致新汶煤矿大部分矿井开采时间过长,使得煤矿资源日益贫乏,并且生产效率低下,成本居高不下,企业办社会现象显著,导致社会矛盾加剧,负担加重。通过与家乡煤矿的实际接触,主要发现以下几点问题:

3.2.1发展问题

(1)资源紧张

团柏煤矿位于山西省霍州市,始建于1973年12月,1980年12月正式投产,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年,2013年批准核定生产能力270万吨/年。井田南北长9.5km,东西宽约3.8km,面积33.8km2,现主要开采10#、11#煤层,其中10#煤平均厚度2.5m,为低灰、高硫、强粘结性肥煤,11#煤平均厚度3.5m,为1/3焦煤。截至2014年12月底,矿井保有储量30543.7万吨,但实际可采储量3982.2万吨,其中10#煤3003.2万吨、11#煤979万吨。资源的日趋紧张同产能的不断扩大矛盾不断加剧,矿井生存发展的寿命不断缩短,同时随着新采区、新煤层的开采,地质条件更加复杂,防治水的安全风险日益增大,矿井的发展面临较大挑战。

(2)市场低迷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煤炭供需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价格低迷是仍然是行业发展的突出矛盾。

图1 2014霍州区域精煤长协价走势图

(3)管理落后

煤矿企业普遍管理模式落后,缺乏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系统。比如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大的资源,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把合适的人用在合适的岗位上,是劳动人事运转的主要目标。目前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缺少对人才资源的战略规划,没有一个长期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薪酬以行政职务而不以贡献大小进行合理分配,造成了基层技术人员缺少积极性和创造性,高级管理人员尸位素餐,缺少工作的压力和动力。在财务管理方面,因受传统的管理体制影响,缺乏对财务状况的分析,企业的内控机制、财务风险及预警机制等不健全,没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运行机制,管理不精细,导致从效率发挥、效益创造等方面与现代化企业存在很大差距,也是造成当前煤炭企业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3.2.2环境问题

(1)矿井水污染

煤炭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矿山废水,这些废水排放量大、持续时间长、污染范围大、影响地区广,若此类废水直接排入地表,不仅浪费水资源,还会对矿区环境造成破坏。

(2)煤矸石污染

在煤炭开采和洗选加工过程中,要排出大量的煤矸石,如不处理利用,长期堆于地表,不仅占用大量土地、破坏自然景观和矿区生态平衡,而且矸石自燃排出大量烟尘、SO2等有害气体,损害人体健康等。

(3)噪声污染

井下大型设备运行,空间狭窄,噪声突出,可引起矿工听力下降和职业性耳聋,并使井下工人劳动效率降低,警觉迟钝,不易发现事故前征兆和信号,增加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工作。

(4)大气污染

矿区煤烟型污染主要来自各种燃煤锅炉和工业窑炉排放的污染物、用户用炉灶燃煤排放的污染物、煤矿运输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和矸石山自燃排放的污染物。

(5)地表塌陷

矿井大部分是长壁工作面,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地表塌陷极为严重。地表塌陷影响土地的自然状态,会使地表各类建筑物受到破坏,出现房屋裂缝等问题,造成农田高低不平,甚至无法耕种,使矿区生态遭到破坏。

四、转型的对策及建议

从新汶矿业集团企业实际过程中的问题来看,结合以往文献研究,我们认为,紧贴环境变化,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各种手段保证企业不断推进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战略创新是企业,尤其是资源依赖型企业走向成功的关键。

图2 企业战略转型总体规划图

五、结论

目前我国煤炭资源枯竭,所有煤炭企业都面临着能否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只能通过产业转型的战略路径来摆脱对煤炭资源的依赖。而由于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组织架构庞大而且复杂,实施转型战略必然面临很大的风险。通过研究新汶煤矿集团的转型战略,对于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的产业转型我们得出以下几点启示:煤炭企业发展依赖于不可再生资源,但资源早晚会枯竭,必然需要通过产业转型来维持企业运营,实施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只要企业坚持转变观念,面向市场需求,推进战略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就可以解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本文论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基于单案例企业的分析结论可能会带有研究企业的个人特点,从而不具有行业代表性,今后的研究方向可以从产业、行业角度通过多案例研究充分论证煤炭企业资源过渡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及转型模式。

参考文献

[1]张青,颜昌军.资源耗竭型企业分类退出模式选择问题研究[J].管理世界,2003(10):147-148.

[2]于立,孟韬,姜春海.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障碍与退出途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10):5-12.

[3]黄娟,杨昌明,等.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

教育部 科技部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参赛项目 基于遥感技术的泰安市空气质量监测模型 项目编号CEV1530009T

猜你喜欢

战略转型时代
壮丽七十载奋斗新时代
壮丽七十载 奋斗新时代
论新经济背景下外贸企业的战略转型
高速公路企业战略转型初探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对我国零售行业O2O模式的分析研究
抓住政策利好,加速战略转型
新媒体语境下广播电视的战略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