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软实力建设的探讨

2016-05-30周萍萍

科技与企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软实力对策研究黑龙江

周萍萍

【摘要】“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黑龙江作为“一带一路”中重点设计的省份之一,有着内陆纵深广阔、人力资源丰富、产业基础结构较好等诸多优势,发展潜力巨大。在新时期的新环境下,黑龙江如何利用自身的地理、人文和经济优势,抓住发展机遇,利用好陆海丝绸之路的便利条件,提升自身的软实力建设,成为了决定黑龙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结合黑龙江的实际情况,对经济软实力的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黑龙江;一带一路;软实力;对策研究

一、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软实力建设的科学性分析

(一) 科学分析国情省情,制定正确发展战略

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是开展一切经济建设活动的前提条件,战略的制定需要必备四个环节:准确客观的自我认知;明确未来发展目的;正确判断当前形势;贯彻落实战略决策。其中,准确客观的自我认知是发展战略指定的基础条件,明确未来发展目的是保证战略切实可行的主要根据,对当前形势的正确判断是战略制定的核心关键。因此,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性的标准”这一原则,理性、科学的制定判断标准。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企业单位,在制定战略发展时都要注重体现其宏观性和长远性。“一带一路”这一战略构想的提出,正是体现了以习近平为中心的党中央对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高瞻远瞩。

(二)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引下发展经济建设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推动经济建设稳步进行的思想保证。“仓廪实而知礼节”,近代社会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帝国列强的欺辱,政不同、令不达,国家积贫积弱,人们流离失所,改革成为了振兴中华民族的唯一出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得以走出过门,奔向世界。因此,文化发展和经济建设是相生相伴的,片面发展经济建设而忽视文化发展,就会导致国家和民族文化失去传承性;只注重文化发展而忽视经济建设,就会导致原地踏步,使文化发展失去物质保证。

(三)多种便利为黑龙江经济的建设提供了条件

首先,黑龙江具有较为丰富的人文资源。在黑龙江的早期发展过程中,由于农业基础条件优厚,因此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口来此聚集、居住和生产,其中不乏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和各种技术型人才,为黑龙江的建设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支持。在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下,在黑龙江省内形成了各具特色、共同发展的文化格局,尤其是省会哈尔滨,作为一座现代化都市,与俄罗斯的文化交流密切,无论是商业文化交流还是互派留学生,都促进了黑龙江人文资源的丰富和发展。

其次,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黑龙江经济带软实力建设提供的基本保障。黑龙江作为我国东北对外开放的门户,与俄罗斯有较长的边界线接触,我国与俄罗斯相连的三条铁路主线,黑龙江占了两条。近年来,黑龙江依托铁路交通运输网,开辟了海陆联运物流通道,极大的方便了我国货物的进出口运输时间。

二、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软实力建设的措施

“一带一路”战略决策的实施,对于黑龙江的经济软实力建设来说是一次难得发展的机遇,因此,做好建设的准备性工作,为黑龙江的经济带建设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是抓住机遇、谋求发展的重要步骤。

1、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树立全局发展意识

虽然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只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决策的一部分,但是对于黑龙江来说,这是本省当前乃至未来相当长时间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指导。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只有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树立全局发展意识,坚持与时俱进、科学布局、合理发展,立足与当下,着眼于未来,在国家的统筹规划之下,尽可能的利用市场资源,为黑龙江省内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首先,要培养人们群众的主体意识,树立主人翁的主体精神。黑龙江人们在长期的发展与生活过程中,养成了许多优秀的品质,涌现了许多先进的群众代表,例如抗日战争时期的不屈不挠、艰苦抗战精神;建国初期的工业代表“铁人王进喜”等,这些人物、事迹成为了国家经济建设和民族振兴的不竭动力。即便是在我国经济建设的今天,我们仍然需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真正认识到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和职能,以点带面,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发展风气。

其次,把全面依法治国和法制政府建设有机统一起来。现阶段,我国政府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真正体现了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我国同时也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多元文化和市场文化的冲击影响,使部分人的观念意识出现了波动,以至于出现了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等不良现象,不仅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也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黑龙江省政府开展了以龙江特色信用体系为核心的社会诚信体系网络,为市场诚信、商业诚信和道德诚信提供了制度保证。

2、黑龙江诚信体系的建设

(1)加强诚信政府的建设。政府在诚信体系建设过程中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因此,要想完善黑龙江诚信体系的建设,政府必须要做好诚信示范作用,在社会上带动起全民诚信的良好风气。相关的政府立法部门要尽快健全和完善诚信责任明确与违约处罚制度,开展各种形式的监督与投诉渠道,例如市场信箱、开辟电话热线、定期举行群众会谈等,让人们群众切实感受到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增加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以便于下一步工作的有效开展。

(2)建立龙江产品诚信系统,实施诚信“零公里”计划。

龙江产品已经在全国形成产业集群优势。但在营销中经常会遇到假冒伪劣产品的冲击,信誉受到伤害。“五常大米”市长打假被围攻事件,就是一例。开展源头治理,就要与智慧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发展中小型黑龙江特色产品产业集群,利用工信委、工商、公安、交通等信息库资源,通过互联网+,建立生态溯源基地。实施诚信“零公里”计划,搭建田间(供体)到餐桌的直供平台,从源头上塑造龙江产品诚信形象。

(3)建立服务诚信体系。黑龙江省作为资源大省和战略后方的优势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已经不复存在。我们必须认清形势,调整战略方向,向服务业和信息产业方向发展。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互联网+战略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契机,服务诚信体系的建立是服务业和信息产业高标准发展的基础制度。这里的服务不只是从事服务的行业和个人,还包括服务的人文和自然环境。服务诚信体系的建立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信用跟踪机制的完善和有效运行,信用跟踪机制就是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统一代码的公民信用管理制度。二是行为规范即服务标准体系的建立。黑龙江省作为全国对俄贸易的桥头堡和枢纽站,承担接待国内客商和国际交往的双重使命,一举一动即代表着黑龙江省又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所以,建立和推广服务标准体系是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充分结合黑龙江省情,实行全面改革

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创新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理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当前,我国的社会治理还是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传统治理方式。按照法治社会建设要求,现代社会治理应该在法律的框架下,政府提供服务、社会多方共治的多元治理模式。以守法为底线、倡导居民多冗价值取向、引导居民多元生活方式、满足居民多元利益需求。

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契机和平台。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社会治理是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必然要求。

创新社会治理,必须联系龙江实际,贴近群众生活,全面深化改革。如,通过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从科学规划、依法拆迁、依法建设、依法治理人手,采取混合所有制形式掌控公共资源、开放管理,将冰雪旅游、黑土特色与养老产业结合起来,建设具有内生活力的绿色化新型社区。设计、创建、示范,以点带面,多点成面,创新社会治理模式。

(二)积极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建议成立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软实力建设研究中心(学会、研究会)。以“四个全面”和“一带一路一廊”战略研究为起点,对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配套软实力建设,开展有针对性、理论和实践紧密相连的对策研究。为省委省政府社会治理创新、龙江丝路软实力建设等重大决策提供对策建议,为相关部门和地市县科学决策提供咨政服务。

以积极主动的态势,增加与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周边的国家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文化的繁荣还是经济的发展,都不能由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独立完成,它势必是多个国家甚至是全球交流融合的产物,因此,黑龙江应充分发挥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优势,既要开展好“引进来”工作,又要做好“走出去”工作,争取在省内形成以本土文化为中心,多种文化交流发展的新局面。通过开办专题演讲、活动调研、试点建设等多种形式的建设活动,不断的深入分析,寻找对策,为省内经济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贾辉,蒋国华.深入观察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加快推进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J],黑龙江日报,2012,4,14.

[2]陈君,王立国.黑龙江省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外部影响因素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8):25-26.

[3]姜振军.中俄共同建设“一带一路”与双边经贸合作研究[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5(7):19-22.

猜你喜欢

软实力对策研究黑龙江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Write a caption
黑龙江弃风博弈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黑龙江 首推医改问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