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该怎样做

2016-05-30陶遵臣葛璧辉

派出所工作 2016年1期
关键词:警民诈骗犯罪

陶遵臣 葛璧辉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其中尤以犯罪分子冒充司法机关、电信局、社保等单位工作人员,使用任意显号软件,以受害人电话欠费、被他人盗用身份涉嫌犯罪为借口,骗取受害人汇转资金,以及冒充银行工作人员骗取受害人银行卡信息实施诈骗的案件发案最为突出。根据统计,仅2015年以来,我们山东省威海市公安局环翠分局张村派出所辖区就发生了14起电信诈骗案件,同比上升了12%,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由于侦破电信诈骗案件成本高、难度大,所以在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打击力度的同时,着力加强预防尤其是“社区预防”,是遏制电信诈骗犯罪发展势头的一项治本之策。

一、电信诈骗的社区预防工作

社区预防就是在社区范围内的犯罪预防。社区作为广大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基本场所,社区预防的范围之广不言而喻。应动员全体社区居民,配合政府、公安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预防社区违法犯罪的发生。电信诈骗的社区预防和一般的犯罪预防侧重点有所不同,其预防重心在于通过广泛的宣传提醒社区群众认识电信诈骗这种犯罪形式,了解电信诈骗的特点、方式方法, 帮助群众防止上当受骗。电信诈骗的社区预防本质上是通过提高群众的识别能力而达到预防、减少诈骗犯罪得逞的一种社区预防活动。

二、电信诈骗社区预防的优势

社区覆盖人群的广泛性加上公安机关社区警务工作的先天优势,决定了电信诈骗社区预防工作具备诸多突出的效能优势,具体表现在:

(一)有助于节约电信诈骗案件侦查工作成本。对于犯罪分子来说,电信诈骗是一种“低成本、高回报”的犯罪。而对于此类案件的侦查工作来说,由于电信诈骗花样翻新,多表现为非接触式,具有迷惑性大、侵害面广、隐蔽性强的特点,加上经常涉及跨国跨境犯罪,因此大大增加了侦查难度、加大了侦查成本。与电信诈骗案件侦查工作相比较,社区预防工作成本低、效益高:一是有公安机关具备社区警务的工作基础;二是有群防群治预防机制的优势;三是有群众的响应和支持。通过积极的社区预防,可以使犯罪因素和条件得到消除或减少,从而降低侦查成本,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的经济损失。

(二)有助于发扬群防群治工作机制。通过社区预防能够促进社会治安的群防群治体系建设。新形势下,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群防群治工作面临许多难题,结合对电信诈骗的社区预防工作的开展,可以探索群防群治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措施,从而促进群防群治工作的开展。通过宣传教育强化群众的预防意识,还可以有效防止其他犯罪的发生。

(三)有利于促进和谐警民关系。密切警民关系是警务工作的着眼点之一。公安机关向来重视和谐警民关系构建,预防电信诈骗是一项利民工程,这项工作可以直接减少和防止群众的经济损失、精神损失,因而能够得到群众的最广泛支持与欢迎。2015年7月20日,张村派出所接到群众张某求助,张某接到诈骗电话称其涉嫌经济诈骗,要求其把钱转到安全账户,张某想到社区防诈骗宣传,便及时报警咨询,成功避免损失。8月3日,张某与邻居发生纠纷相持不下,邻居报警,在民警调解过程中,双方争执不休,但是当张某认出负责调解的民警就是上次诈骗咨询时的民警时,马上态度转变,说民警是他的“贵人”,帮了她大忙,一切都听民警的,最终一场治安纠纷顺利调解。所以,社区预防工作不仅是遏制电信诈骗犯罪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密切警民关系的重要平台,能够促进和谐警民关系构建。

三、社区预防电信诈骗的方法策略

(一)统筹工作机制,兼顾打防措施。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要有机结合,因为无论打击还是预防,其目的都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犯罪,乃至消灭犯罪。当前在打击电信诈骗的实际工作中,存在一手硬、一手偏软的问题。公安机关在打击犯罪的同时,也能针对电信诈骗的特点、手段向群众进行宣传,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效果,但这种宣传预防还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落实到位。与对侦查工作的投入相比较,对电信诈骗的预防工作的精力投入相对较小。

(二)突出重点整治,消除犯罪隐患。电信、网络诈骗以团伙犯罪为主,反侦查能力很强。犯罪团伙内部组织很严密,往往采取企业化的运作,分工很细,有专人负责购买手机,有的专门负责开银行账户,有的负责拨打电话,有的负责转账。但不管犯罪分子多么狡猾,其落脚活动的窝点一定属于某个社区,只要是社区预防机制严密,就能提高发现能力,使犯罪团伙无处藏身。所以,各级公安机关在打击、揭露犯罪的同时,对社区中犯罪团伙容易藏身、落脚、活动的场所和部位应进行重点整治,加大控制力度;对社区中无业人员、外来人口应进行重点关注,加强管理。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犯罪隐患。公安派出所要和社区街道密切配合,把出租屋管理、外来无业人员掌握管理纳入社区警务工作重点,通过专门工作与群众工作相结合,发现犯罪、预防犯罪。

(三)发掘群众力量,完善治保组织建设。电信、网络诈骗是当前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因而也是群众关心的犯罪热点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依靠专门机关的专门工作,更要相信群众、发动群众。治保会就是群防群治的一种形式,其成员来自于群众,服务于群众,具有广泛的群众代表性,因而,在电信诈骗社区预防工作中,治保会是一支不可缺少的治安保卫力量。但当前治保会存在组织机构不健全、人员老龄化严重、缺乏专业培训、人员素质不高等突出问题,因此,基层公安机关要针对形势的变化和预防犯罪的需要,结合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加强治保会建设,发挥治保会的职能作用,调动群众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减少和防止包括电信诈骗在内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

(四)扩大宣传范围,扫除盲点死角。近两年来,在各种媒体高调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的形势下,依然有为数不少的群众继续上当受骗,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宣传的范围存在较大疏漏,盲点不仅仅是“不识字”的人群,还有为数不少因各种原因不经常看书、看报、看电视、听广播和上网的人群。因此,社区预防工作的重点就应该放在扫除盲点、扩大宣传覆盖面上。社区预防要以宣传为主要工作手段,宣传工作既要突出面向社区群众的广泛性,又要注重易受害人群的针对性,最大限度地扫除盲点,扩大宣传效应,提高广大群众自防意识,全面挤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滋生的空间。

猜你喜欢

警民诈骗犯罪
博物馆
优化警民关系视角:提升社区民警沟通能力研究
Televisions
让百姓看得见、找得着、叫得应——武夷山市全国首创“警民和谐服务联系点”纪实
合同诈骗
电信诈骗
擦亮双眼,谨防招生诈骗
什么是犯罪?
重新检视犯罪中止
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