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课堂境界

2016-05-30段小华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主导作用主体作用语文课

段小华

语文教学,就是对语言、文本作出解读并进行深度开发的过程,娓娓道来尽显真知灼见,而不是沽名钓誉、装腔作势、声嘶力竭。这也许就是教育发达的真谛。

语文教育也是如此,自然、实在、精细。一节课堂流程,集体备课,形成文本解读,甲老师可以上,乙老师也可以上,这就是语文课的最高境界,也许是将来语文教学的方向吧!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告诉我们。立足语文言语形式,开发学生思维、情感。语文教学,坚持立足语文言语形式的训练,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健全人格。语文姓“语”,语文教学的途径就是要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思的训练,这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必须抓住不放。语文课堂只有通过一篇篇文章的学习,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写作能力。同时,语文教师如果仅仅在字、词、句、篇上转悠,忽视情、意的开发,思维能力,健全人格的培养,那就是走进了语文教学的死胡同,最终难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语文的言语形式是语文教学的切入口,开发学生情、意,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健全人格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告诉我们。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阅读教学是语文的重头戏,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培养他们的语感。问题的设置一定要精,要针对大面积的学生,不能太难,要留够时间给他们,让他们和文本对话,有独立思考的空间。不能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体验和理解。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告诉我们。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是矛盾的,而是统一的。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决不能贬低或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只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好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佳境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言传身教,用语文教师自身人格魅力感召学生。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告诉我们。启发创新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在接触新的阅读文本前,针对现行课堂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的现象,努力创造质疑情境,启发学生由浅入深地设问、质疑,引发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自己去感悟、领会,实现创造人生体验和生活智慧的生命活动过程。大胆的实践,才是创新的基础,只有把问题真正的交给学生,才能体现自主、合作、创新理念的贯彻,学生只有在自己亲身探索的阅读过程中体验和感悟到的东西,才是他难以忘怀的东西。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告诉我们。把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学生是具有文化个性的人,是有其独特个性心理特征和情感体验的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教师应营造宽松和谐、富于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关爱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尊重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敞开你的胸怀,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接纳他们的一切,提升其生命的境界,使教学工作闪现出人性的光辉。

总之,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告诉我们。多一份激情,也要多一点淡定;多一份技巧,也要多一点简单;多一份感性,也要多一份理性;多一份开怀大笑,也多一点会心笑意;多一份使命感,也要多一点生活味。

猜你喜欢

主导作用主体作用语文课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地方人大怎样发挥立法主导作用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如何发挥编辑的主体作用
地方人大进一步发挥立法主导作用的思考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