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作文教学”的实践操作与体会

2016-05-30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6年10期
关键词:学雷锋雷锋智慧

制约作文教学的最大瓶颈是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上海大学的李白坚教授曾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了作文前积累素材教学的尝试。受此启发,本人提出了在普通高中开展“前作文教学”的构想。什么是前作文教学?如何开展前作文教学?我们先来看一个本人前不久执教的“前作文教学”课例。

构思创意:进入三月,3月5日是学雷锋日,3月又是文明礼貌月。文明是人类发展的目标,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作为引导中学生关注社会体验人生的作文教学,“提升文明素养”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本次的“前作文教学”就以探讨“雷锋精神对当下的意义”为内容展开。

课前教学活动:提前一周要求学生就“雷锋精神在当下的意义”话题进行阅读、观察、思考,并将资料保存下来以备课堂交流。笔者要求学生分三个步骤进行:1.通过媒体了解雷锋其人其事;2.在教师带领下调查了解本地区学雷锋的情况;3.深入思考当下社会学雷锋的意义及学雷锋的途径,并以文章的形式予以归纳总结。

课堂教学活动:

1.导入:播放《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让学生聆听感悟。教师提问:这首歌曲歌唱的人物是谁?大家了解此人吗?学生回答:雷锋(并讲述雷锋的事迹)。教师导引:看来大家课前的调查研究做得比较充分。这节课我们就以“雷锋精神对当下的意义”进行思想交流。

2.教师明确交流的步骤及要求。

一、各学习小组内部进行交流探讨;二、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范围交流探讨;三、老师归纳梳理大家的交流讨论。

3.学习小组内部交流讨论。交流讨论的次序是:(1)雷锋其人其事;(2)自己身边的学雷锋活动;(3)当下社会学雷锋的意义及学雷锋的途径。

4.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范围交流讨论“雷锋精神对当下的意义”。

5.教师归纳梳理:通过大家的讨论交流,我们已经明白学雷锋是我们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要求,雷锋精神已经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是对雷锋精神的高度概括。新的时代,我们对学雷锋必然有新的理解,对践行雷锋精神应该有新的方式。

6.命题写作:本次“前作文教学”已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了学习雷锋在当下社会的意义,因此再开展相关的写作训练应该是水到渠成。

从上面的课例,我们不难发现“前作文教学”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一、“前作文教学”是以问题情境为起点的反思性教学

反思性教学倡导教师主动审视自身的教学实践,自觉检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问题情境为起点展开反思探索,直至提出改进的措施。作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生面对写作“无话可说”,这个问题因为长期存在并难以有效解决而成为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前作文教学”就是以学生普遍存在的“无话可说”的问题情境为起点,倡导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反思问题的成因及解决的可行途径,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作文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储备生活,突破作文“无话可说”的窘境,从而提高作文教学实效。

二、“前作文教学”是体现教师“前端智慧”的教学

特级教师曹勇军将教师的职业智慧分为“后端智慧”和“前端智慧”,“后端智慧”指事后对教学过程的解释说明,“前端智慧”指事前对教学过程的未雨绸缪。相比之下,“前端智慧”在教学中更有价值。“前作文教学”针对学生作文“无话可说”的现状,“对症下药”地开展前期储备生活的教学,真正体现了事前准备、未雨绸缪的特点。因此从教学智慧上来说属于“前端智慧”,它比在学生作文完成后再进行讲评的“后端智慧”,具有更大的行动价值。

三、“前作文教学”旨在干预学生积累生活、提升思想

写作是作者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的过程,因此写作之前作者先得对生活有感悟和理解。学生面对写作话题无话可说,说明学生对相关的生活内容缺乏感悟和理解。这时候,作文教学要做的就是指导学生尽快补上“感悟理解生活”这一课。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要记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前作文教学”就是紧扣“充实生活”这个关键,通过切实具体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充实生活内容,储备思想情感,为作文打好基础。

四、“前作文教学”是阅读和表达互动共生的教学

一篇文章的形成,阅读是吸纳的过程,写作是表达的过程,只有先进行吸纳,才能进行表达,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互动共生。惯常的作文教学严重割裂二者互动共生的关系,只侧重表达,而漠视吸纳,最终使写作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前作文教学”正是吸取正反两方面的教训,将阅读吸纳作为写作表达的前置环节,通过阅读吸纳促进写作表达。当然这里的阅读不仅指阅书,还包括阅世阅人,学生只有通过广泛而深入的阅读历练后,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表达。

五、“前作文教学”是构建高中作文新课程的教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于学生作文前积累生活、提升思想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可是在教学建议中仅仅提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很明显,作为“鼓励”性教学是缺乏实际的课程实施内容的。如果开展“前作文教学”,不仅学生积累生活、提升思想有了明确的课程实施目标,而且作为课程实施过程也有了具体的教学内容。

〔本文为宁夏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立项课题“普通高中前作文教学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JXKT-ZW-04-012)〕

猜你喜欢

学雷锋雷锋智慧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写给雷锋
学雷锋,他们一直在路上
学雷锋 知感恩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他们二十四年学雷锋
学雷锋好榜样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