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兰察布的树与河

2016-05-30张抗抗

大作文 2016年10期
关键词:霸王乌兰察布松树

张抗抗

“乌兰察布”为蒙语读音,意即红山口。这里的草原原本水草丰美,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汇的融合之地。近代,草原生态遭受毁灭性的破坏,风吹草低皆为荒漠,只剩下塞外常年呼啸的寒风。

如今的乌兰察布市,街道两侧及马路中间的绿化带已是绿树婆娑、绿草茵茵。摇曳的波斯菊轻吟浅唱,灿烂的金盏菊微笑迎人。路边的柳树、杨树、榆树,窄窄的柳叶、圆圆的榆叶,在夏季炽烈的阳光下,为行人投下了一小片阴凉。

竟然还有松树!一排排一行行,一丛丛一簇簇,尖尖的针叶昂然向上。油绿的松树已有一人多高,松枝从根部往上伸展,每一根松针,都透出倔强的表情。在浩荡的天风中,远望如一根根定山神柱。要知道,在多风缺水的乌兰察布,种活一棵松树,有多难!

最大的困难是没有土。偌大一座白泉山,几乎全部沙石裸露,草木稀少。敢于克难攻坚的乌兰察布人没有被难死,他们把建设新城挖出的废土铺在白泉山上,土不够,再从远处的荒山上挖土运到白泉山,生生在六七平方公里的石头山上铺了平均一米多厚的土层,解决了树木落地生根的第一大难题。乌兰察布的朋友告诉我:建设一座玄武岩上的园林城市,是乌兰察布人的“中国梦”。

风是新栽幼树的一大杀手。风总是难为树,但人不能难为树。人在树苗的根部支起三五根甚至更多的短粗木棍,从四面八方把树干交叉固定了。风吹得狠,树干在风中纹丝不动。任由风从哪个方向来,树都能扛得住。如今,走在乌兰察布街上,每一棵旱柳云杉樟子松,底部都支撑着一个稳稳的支架,好似人的手臂环抱护佑着它们。冷风热风吹着吹着,把树苗吹绿吹活了。于是,绿色的生命从钢筋水泥的城中心生长出来。满山都是茁壮旺盛的小树,一株株一排排,就像一个个草原卫士方阵,守护着乌兰察布。

乌兰察布史上当然是有河的。霸王河,是一个颇具草原雄风的名字,自西向南绕过乌兰察布市郊。它的另一个名字是纳尔松郭勒河,蒙古语意为松林河,发源于阴山南麓的它曾经绵延百里泽被千顷。传说中的辉腾锡勒草原,也是“九十九泉”之地,开满九十九种鲜花。如今湖泊已然消退,泉水沉入了草原深处,只剩下蛮汉山下的凉城大湖岱海,也在逐年消退。多少年来,牧民逐水草而居,城市依河流而兴。一座宏伟的新城,怎么能没有河呢?没有河的城市,缺少水雾的滋润,也就没了灵气和精气神。

乌兰察布人宣称:要有河!乌兰察布人坚信:河会有的!

疏浚河槽、清理淤泥、搬走碎石、拓宽河道、重整河岸……上游水库蓄水,中游橡皮坝节节拦水,下游水流通畅,冬去春来冰融雪化,河水苏醒了,河流就开始欢快地奔跑。河堤两侧有通车公路;河堤是灌木草坡,水边是茂密的芦苇蒲棒……

乌兰察布好运气,老天也好似被乌兰察布人的精气神感动得落泪了,近年来降雨量明显较前几年增多。有了通畅的河道,雨水被留下来存在了河里。河水一天天丰满,化为水气升上天空。湿地水塘渐渐丰盈,乌兰察布的小气候,也变得湿润起来。

若是站在新城的高楼俯瞰,原野上那条长达二十多公里的亮闪闪的霸王河,如同一条时时变幻着洁白、纯银、湖蓝的哈达,披挂在乌兰察布旧城新区的颈下。河岸两侧是宽阔的林带,有如两道绿色的长堤,围绕、护佑着霸王河。这条河的再生,或多或少,重现了昔日蒙古草原的霸气。水来了,人也就来了——曾经外出的青年人、新来的创业者,还有年年回头重游的客人。

有水有湖有河,有树有草的乌兰察布,终于有了一个园林城市的模样。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树,只要一直绿着;河,只要不再干涸,乌兰察布就会有未来的好日子。

(《人民日报》2015年12月,有删减)

赏析:

本文以“树与河”为描写对象,把我们带到了乌兰察布市。作者先描绘树再去描绘河,通过描写自然景观的变换,展现出城市的鲜活生命。有树在,山才青;有水流,城才绿 。

在写法上,本文有两点值得借鉴:

1.层次清晰。一篇散文,要有一个集中的“神”,而清晰的结构会使“神”更好地凸显出来。标题就暗含了文章的层次结构,作者也以此来统领全文。文中,作者先从市区的树写起,再放眼白泉山,不仅写了树之多,还介绍了移土植树的过程。正是这种行为,才造就了树之繁茂。而引流拓河,降雨积水,也使乌兰察布市焕然一新。结尾处,作者加以归纳,再次强调了“树与河”对这座城市的重要性,引人思考。

2.语言优美。语言是散文的生命,而巧用修辞会增强表达效果。文中,作者将松树比作“定山神柱”,把“茁壮的小树”比作“草原卫士”,生动地写出了树之壮美;又将“霸王河”比作哈达,将“两岸林带”看成“绿色长堤”,形象地展现了河之秀丽。另外,本文还善用叠词,像“一排排”、“一行行”、“一丛丛”、“一簇簇”、“一根根”、“一株株”等,使被描绘的对象更富有感染力。

(黄书满)

猜你喜欢

霸王乌兰察布松树
“霸王”不在家
乌兰察布玛珥式火山口群的发现与研究
松树郁郁 松树苍苍
中钢黄金珠宝考察乌兰察布
乌兰察布之夜
霸王沉浮
2016年乌兰察布市一次罕见寒潮天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