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灵的童年

2016-05-30林海音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6年10期
关键词:骆驼队傻事乌金

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

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着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

爸爸在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另外一个拉骆驼的在招呼骆驼们吃草料。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来。

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

我站在骆驼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的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满沾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也许它们天生是该慢慢的,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很难看。

骆驼队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当,当,当”的响。

“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他们,所以人类给它们戴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的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了,太阳特别的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么?骆驼也脱掉他的旧驼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的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那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大羊皮袄也都脱了下来,搭在驼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乌金墨玉”都卖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夏天它们到哪里去?”

“谁?”

“骆驼呀!”

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是再也不会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的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节选自《城南旧事》)

【推荐语】 在生命洪流中,许多往事终将被选择遗忘,只有鲜活的清流才能抵达心灵的海洋。儿时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伴随着悦耳的铃声,铸造成林海音童年不可磨灭的记忆。那一幕,宛然就在昨日:她俨然一副孩子的模样,满脸好奇地关注着那群外貌丑陋、慢慢悠悠、咀嚼奇特的家伙。缓缓驼队,一直是作者魂牵梦萦的地方。冬去春来,骆驼蜕了旧袍,换了新装,而作者早已不再年轻。唯有那份童稚童趣、纯真纯情,徒添了无限眷恋,又掺杂着几许感伤,时常重临作者心头。

猜你喜欢

骆驼队傻事乌金
乌金
称金块
乌金的世界
——探访煤炭博物馆
童年傻事·偷喝酒
HPLC法同时测定乌金止痛丸中5种成分
从儿童视角解读《冬阳·童年·骆驼队》
骆驼队该怎么走
小时候最无聊的12件傻事,你干过多少?
骆驼队该怎么走
一件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