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协调发展理念解读

2016-05-30张富国

学理论·下 2016年10期
关键词:协调发展十三五规划

张富国

摘 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十三五”规划既是到2020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的五年计划,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首个五年计划,全会及其通过的《建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中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描绘出新蓝图。本文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联系生活实际,对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协调发展理念做简要解读。

关键词:经济;协调发展;“十三五”规划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0-0009-02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围绕“十三五”规划的制定,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在全会中,“发展”一词被提到九十多次,足以见得党和国家对发展的重视,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原则。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部署,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新认识,对人民期待的新回应,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必将引领我们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一、协调发展理念提出的背景及其原因分析

(一)协调发展理念提出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复杂的国际国内因素,我国首先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从短期来看,这种发展战略是正确的,确保了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重要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巩固了革命成果。但是这种发展战略并没有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转变而转变,长此以往,导致我国经济结构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农业工业比例严重失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我国经济结构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工轻农、服务业发展缓慢的经济结构和发展状况。

“十三五”规划首次强调协调发展,就是因为发展的严重失衡和不可持续性,是发展实际倒逼而来的,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适应现代化的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做出的正确选择,也是广大社会主义建设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自觉选择,是保证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二)协调发展理念提出的原因分析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我们党为什么在经济发展“百年计划”收官的最后五年提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协调发展要解决我们过去发展中遇到的哪些不协调问题?

首先,经济社会发展失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但就是这样的经济大国,人均GDP却还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教育事业、医疗事业、公共卫生服务业等发展缓慢,上学难、看病难、买房难等一系列难题还在困扰着我们。如果我们还不注重经济的协调发展,那么我们将没有办法对历史和人民做出回答,社会主义不是口号,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协调发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势在必行。

其次,城乡区域发展失衡,工业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失衡。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由于欠账过多、基础薄弱,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意义更加凸显、要求更加紧迫。”在云南、陕西、贵州等省调研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协调发展问题,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1]。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加之当时的特殊国际国内环境,党和国家领导人根据历史需要制定了“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共同富裕道路。然而,城镇化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我国城市人口也已超过总人口的50%,可是我国贫困人口的数字仍然是数以千万计,老城与新城发展差距拉大,城乡贫富分化加剧。受传统的经济模式和国际环境的影响,重工轻农的思想在我们国家根深蒂固,工业的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甚至有些沿海发达城市已经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可是农业发展迟缓,许多农村仍然沿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地区之间农业发展水平差距也很大,工业反哺农业,并没有在现代农业中充分体现出来。

再次,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失衡。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协调发展。物质文明的发展会对精神文明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经济的多元化会带来文化生活的多样化,只有把精神文明建设好,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2]然而,直至物质文明相对发达的今天,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落后于物质文明建设,甚至由于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忽视,造成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停滞和倒退,小部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低下。天价大虾宰客、扶老人反被讹等一系列的事件,一次次地冲击着我们的伦理道德底线,也在向我们这个古老的“礼仪之邦”敲响警钟!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历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正面临着一系列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升国家软实力,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

(三)协调发展的内容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建议》指出:“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协调发展理念,旨在补齐发展短板,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体现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统一,是立足长远、谋划全局的战略考量,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

二、协调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一)有利于更大程度地解决社会两极分化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社会两极分化是社会成员收入分配中出现的少数社会成员掌握较多社会生产资料,导致既有极富有人口又有极贫穷人口的社会经济现象。市场经济条件下有适当的“差距收入”,是调动社会成员的劳动积极性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然而,由于市场及制度不健全、市场竞争过度化、市场规则不完备、政府行为不规范、政府宏观调控失效等一系列原因,导致了社会两极分化。而两极分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又严重阻碍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如果一个地方的人民生存的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当人民连最起码的温饱都解决不了的时候,当物质文明建设没有落到实处的时候,精神文明建设便是一句空谈。“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协调发展,就是要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过政府手段和市场手段适当调节分配比例,完善分配制度,从而实现财富的合理分配。把反映贫富分化程度的基尼系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能够安居乐业,各得其所。只有社会稳定,我们国家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二)有利于“十三五”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十三五”发展目标的一个最主要内容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阶段,协调发展意味着弥补短板和薄弱环节,并从中拓宽发展空间、寻求发展后劲,实现全方位的均衡协调发展,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增强发展整体性和协调性。

“唱和如一,宫商协调。”要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就必须将协调发展提到发展的重要位置,努力发展经济社会的薄弱领域,增强发展后劲。全会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五大发展理念是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我们只有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才能确保“十三五”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反之,“十三五”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是对五大发展理念最好的实践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五大发展理念是否真正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才能得出结论,也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制定以后的经济发展方针。

(三)有利于我国实现软硬实力兼具的大国目标

全会指出,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在协调发展中开拓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长效投入机制,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南方日报评论员.论五大发展理念[N].南方日报,2015-11-05(2).

[2]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中国网,(2015-10-15)[2016-03-21].http://www.china.com.cn/legal/-

2015-10/15/content_36816450.htm.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EB/OL].央广网,(2015-11-03)[2016-03-21].http://news.cnr.cn/native/gd/20151103/t20151103_520379-

989.shtml.

猜你喜欢

协调发展十三五规划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