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5-30樊舒梅

中国经贸 2016年12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金财务管理

樊舒梅

【摘 要】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提升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

一、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方向不明确。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体制下成为社会主要经济成分之一,并且大多处于竞争环境比较激烈的行业之中,它们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比非国有企业重得多。国有企业一方面要想一般企业那样赚取经济利润、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还要维护社会的安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各类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妥善的解决,上述因素决定了国有企业难以像其他企业那样完全按照自身的意志来进行生产经营,而对于那些处于公用事业行业的国有企业面临的矛盾则更深远,其发展模式和发展使命也都更加纠结。比如说公共交通企业和城市供水企业能否上市本身就是一个很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如果这些公用事业的国有企业上市的话,盈利高可能会损害特点消费人群的利益,而盈利底则又会损害广大股东的利益。

第二,国有企业缺乏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国有企业大多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内部控制制度虽然设置了,但是执行力度却非常小,大多也只是在出了问题之后進行事后检查,事前检查和事中控制基本处于缺失状态。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都受到领导者的控制和作用,外部审计大多又流于形式、走走过场,很多情况下企业财务都是按照领导的授意完成的。另外,国有企业存在着严重的财务会计工作透明底、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一些国有企业会计核算非常不严谨,财务报表难以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企业编制的财务报表通常都对实际的经营状况进行了掩饰,造成上述情况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财务会计信息透明度很低,账实不符现象比比皆是,很多应该摊销的没有摊销、应该计提的减值损失也没有计提,企业的盈亏数据和实际根本不一致;部分国有企业内部存在着的大量的不良资产,这些资产长期挂账,给资金周转带来了严重的困难,不少国有企业看似利润较高,但是应收账款比例居高不下,到期债务往往不能及时偿还。

第三,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存在弊端。国有企业集团在资金筹措和资金使用环节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从资金筹措环节来看,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大多数国有企业债务比例不协调、资本结构不合理,集团内部承受着较高的财务风险,国有企业集团的优势难以得到及时的体现。从资金的使用环节来看,当前国有企业集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投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笔者调查研究中发现几乎所有的国有企业都存在着投资分散、重复乃至搁浅的情况。

二、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分析

首先,国家应该明确自身作为投资者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理论界和学术界都认为国家应该对自身的社会管理者身份和职能与国有企业投资者之间进行明确的划分,只有明确了各自不同的职能和身份,才能恰如其分地对国有企业进行权力的实施和责任的承担。国家是国有企业的主要投资者,所以国家和国有企业之间是投资者和被投资者的关系,一切和财产所有权想联系的权力国家都可以行使,比如说,国有资产的使用权、处置权、收益分配权等等;国家也有权利决定国有企业的经营方向和重点,选择合适的国有企业管理者对按照一定的绩效激励措施对其进行奖励和惩罚。与此同时,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具有监管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创造社会利益的监管权力,比如说国家具有依法征税的权力。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讨论国家和国有企业之间的联系的时候,并没有将之和普通企业之间进行明显的划分。一般投资者和被投资对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国家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也是什么样的;国家如何在其他企业中发挥社会管理职能,也就在国有企业中如何发挥社会管理职能。正是基于这样的共同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才能及时地运用那些先进的管理投资对象和社会经济的方法,这些方法也就同时构成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具体来讲囊括了资金使用制度、财务预算制度、重大投资、筹资审批制度、成本费用制度等等。

其次,国有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国有企业要想规范自身的行为,就必须构建完善的财务u管理制度,国有企业集团还要在此基础上构建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制度建设。因为国有企业面临的生存威胁依然来自于两个方面:难以偿还到期债务、利润亏损,他们构成了企业破产清算的直接原因和终极原因,企业设计财务管理制度的内在要求及时保持国有企业最起码要以收抵支、偿还到期债务。所以国有企业在设置财务管理制度的时候首先应该根据资金的流动方向设置不同的审批程序,保证资金在企业内部的完整和安全;其次应该进行各项管理制度的建设,在投资决策、应收账款管理、融资管理、生产经营上都配以详尽的管理制度,提升生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

再次,优化企业财务状况、不断进行资金调整。国有企业应该认真分析现状,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管理。对于那些效益比较好的二级企业应该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扩宽其融资渠道,促进其实现快速发展;对于那些效益较差的二级企业则应该采取固定资产出租或者出售的方式进行资金回收。国有企业应该在总的资金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减少一种资金用途来扩大另外一种资金来源。对于国企来说,就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将债务资金转化为股权资金,降低负债率,减轻利息压力。也就是说。国有企业可以通过中介机构将国企对银行的负债转化为居民或者非国有企业的股权资金,从而降低负债比率,优化财务状况。

参考文献:

[1]于桂贤.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商业经济,2009.

[2]詹飞.优化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决策的建议[J]. 商业会计,2009.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资金财务管理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财务管理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