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栽培中施肥控制技术要点分析

2016-05-30范丽辉魏东

南方农业·中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施肥量控制技术水稻

范丽辉 魏东

摘 要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水稻的生长与肥料的管理息息相关,水稻的各生长阶段均需要提供相应的养分以保障水稻的正常生長,即水稻的产量与肥量密不可分。基于此,阐述水稻施肥量与施肥期的关系,针对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分析了肥量的使用技术,并据此提出了施肥技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为水稻的种植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 水稻;施肥量;施肥期;控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9.014

1 水稻施肥量与施肥期概述

1.1 施肥量的确定

施肥量的确定要结合水稻的需肥量及土壤的供给能力综合考虑。在整个水稻的生长过程中,一般每生产稻谷100 kg需氮1.6~2.5 kg、磷0.8~1.2 kg、钾2.1~3.0 kg,氮、磷、钾的需肥比例约为2∶1∶3。在生产中,应根据生产目标分配肥料量,要对水稻种植地进行土壤测试,根据测试数据以科学确定最终的施肥量。通常情况下,两者成负相关的关系,土壤肥力越高则施加的肥料越少。同时,不同的土壤在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所需追加的肥料也不尽相同,在具体施肥过程中要区别对待,氮、磷、钾配合施用。基本上我国的多数稻区当季化肥的利用率中,氮肥为30%~60%,磷肥为10%~25%,钾肥为40%~70%,但是并不是绝对化的,需要根据具体的土壤特性科学测定用肥量,以达到科学种植的目的。

1.2 施肥期的确定

水稻的生长周期可分为苗期、分蘖期、穗期、结实期4个不同的生长阶段,不同生长阶段的水稻具有不同的特性,对于施肥的需求同样有所差异,也由此将水稻的施肥分为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4个阶段,各具特点,分别如下。第一,基肥。主要以农家肥为主作用于土地平整期间,用量占到整个用量的50%左右,用于育苗过程中的养分需求,为其后期的生长奠定基础[1]。由于基肥具有肥效长于均衡的特性,能有效改善土壤的特性,促进作物生长。第二,分蘖肥。顾名思义,主要用于促进水稻的分蘖,以促进水稻根数的增加,对于水稻产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分蘖肥的施加时间在水稻移栽后的2周左右,需注意的是要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施分蘖肥是在水稻返青后,施加7~8 kg的尿素并辅助硫酸锌等;第二次在分蘖盛期每667 m2施尿素或高氮复合肥7~8 kg,保证全田生长整齐,起到保蘖成穗作用。第三,穗肥。一般在水稻移栽后的6~7周施加穗肥,以促进水稻的促花和保花,前者能够起到分化枝梗于颖花的作用,后者用提升颖花数的效果,避免在生长过程中发生退化,以提升茎鞘贮藏物积累的效用。一般,每667 m2

水稻需要施加8~12 kg的尿素或施加10~15 kg的复合肥,以为水稻中期的生长提供必备的养分,同时预防颖花退化,同时具有养根、健叶、壮秆、防倒伏的作用。群体过小的地块可以提前到穗分化时期施用[2]。第四,粒肥。粒肥是在水稻的结实期施用,通过提升水稻的光合作用以强化叶片的性能进而促进水稻颗粒的生长,增加颗粒数并减少空粒数,提升水稻的产量,而且对于较为瘦弱的植株的生长更加有利。同时,对于灌浆期较长的水稻品种,施加一定量的粒肥,增产效果同样较为明显。

2 水稻施肥技术方法

2.1 前促施肥法

此施肥方式是将所有肥料全部在作物种植前期施用,且其施肥量占到总施肥量的70%以上,主要施加于植物生长的初期,剩下的30%左右肥料集中于移栽返青阶段[3]。前促施肥法的对于秧苗的生长、分蘖的发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利于促进植株的茁壮生长与提升水稻的产量,在实际施肥过程中應合理运用,把握施肥的最佳时间,为水稻的生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前稳-中促-后保施肥法

采用该施肥方法的目的在于合理控制施肥量,使各种肥料施加量相对适中,达到一种合理状态,通常是减少前期的氮量,增加中期的穗肥,后期施加粒肥,具体使用量要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而定,避免超量导致负面效应,同时避免量不足致使水稻发育不良,导致减产。

2.3 前促-中控-后补施肥法

该施肥方式相对其他施肥方式更为全面,作用于水稻生长的各阶段,使之在水稻的各个生长阶段均能够获得所需的养分,尤其适合于生长期较长的水稻。该施肥方法的特点是:其一,控制稻田的施肥量,尤其是早期的施肥量;其二,在水稻生长的中期阶段控制氮肥使用量,避免过度施肥导致植株过度生长;其三,在水稻生长的后期阶段追加氮肥量,促进颗粒的饱满度和粒重。同样,在此阶段需要确定用肥量。

3 水稻施肥注意的事项

3.1 氮肥施用要控制

氮是水稻生长的必需元素,应用于水稻的生长发育,但需要控制好施肥量,不宜过度。如果施氮量过多,会导致植株的疯长且颗粒缺乏饱满度,空包现象较多,过长的植株易招致疾风的侵袭,遇风倒的概率相对较高。上述问题发生最终损害的是水稻减产,影响种植户的收益。因此,在施肥过程中要控制量,重点对发育较差的禾苗进行追肥以实现彼此的平衡,进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3.2 有机肥要施足

有机肥在20世纪水稻种植中运用率较高,主要是以人畜的粪便与其他秸秆类的植物堆积,经过长时间的腐败而成,含有各类微量元素。除氮、磷、钾外,还有钠、镁、硫、钙和各种微量元素,是一种养分比较全面的肥料,农家肥具有肥效时间较长的特点,由于该类物质中含有一定的微生物,积累到一定的量能有效改善土壤的性质,进而利于提升作物的生长,是重要的养料之一。同时,有机物还具有保水的作用,对于水稻的生长提供了必备的水分,尤其对于缺水的地区的水稻种植更具优势。

3.3 综合磷钾肥,增施多元肥

水稻生长过程中磷钾肥是不可少的肥料,主要用于强化植株的发育,提升其生长的活力。同时,更利于促进水稻的光合作用和养分的分散,进而促进谷粒更加饱满。一般,磷肥伴随着基肥一同使用,而钾肥则需要分别在穗扬花后期及灌浆期各施肥一次。此外,要增施多元肥,植株生长除氮、磷、钾基本元素外,还需要一些微量元素,如锌、锰、硼等,此类元素是水稻生长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对于根系的生长还是颗粒的发育均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在施肥过程中适宜采用喷施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安锡松.水稻施肥中的主要问题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J].农技服务,2016,33(5):118.

[2]江书朋,陈吴涧.水稻施肥技术研究进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2):17.

[3]宋光林.优质高产水稻施肥的基本原理[J].农业与技术,2015(4):123.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施肥量控制技术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蔬菜施肥量控制技术指南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一季水稻
水稻花
对工程建设中的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探讨
基于BTN8962TA的PVG32比例阀控制技术
景观照明联动控制技术的展望
改进重复控制技术在光伏并网逆变器中的应用
水果红薯无土高产栽培的最佳施肥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