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2016-05-30黄淦元

中国经贸 2016年12期
关键词:财务风险建议高校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高校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进行了简要的阐述。首先对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类型进行了简要的介绍,随后分析了高校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3个方面问题,分别是缺乏完善的财务内控机制、财务治理结构不合理以及学校主要资金来源单一,最后针对如何完善高校财务管理管理提出了三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财务风险;管理;建议

在如今这个经济发展飞速的时代,高校中的财务风险问题日渐清晰,也受到了多方面的重点关注。近几年,对于如何改善和加强高校的财务管理成为了众多学者研究的课题。本文以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类型开始着手对风险管理研究做解析。

一、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类型

现今,在企业界存在有很多方面的财务风险。有相关的研究学者认为,财务理论应该和风险管理进行结合研究。并且他们都认为应该将企业财务进行划分,按照“两权分离”对其划分成经营者和出资者两方面的财务。也因为正是有了这样的划分,延伸出了经营者财务风险和出资者财务风险。由“两权分离”延伸出来的分类让高校中的相关财务也分成了两大块。因此,应该从两个角度对高校财务风险管理进行分析。

第一,社会企业政府的角度。经济生活中有一种最基本的权利,就是财产的所有权。因此,社会企业政府角度中的财务风险是高校财务风险中最常见的,也是最高的一种风险。因为其他的风险类别都是建立在此种风险类别的基础之上的。它具体包括了两种风险内容——教育资本减值以及高等教育投资。其中教育资本减值风险主要是指在高校中,国家对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与对企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几乎是等重的。但是又不同于在企业中,为了能够保证企业的盈利以及企业的未来发展,会要求企业资产处于保值和增值的状态。而高校虽然不是营利性质的组织,但是高校资产的保值增值就意味着高校能够在社会上生存,并且对社会作用的增值。但是现今已经有许多高校查出来自身净资产的资金余额中账面和实际不对等的情况,专项经费得不到资产保证、预算失控等可能会引发净资产潜亏的不良后果。

第二,从高校本身的财务角度来看,有专家学者认为在财务管理中,经营者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而高校层次的财务实际上会更加直接地面对财务风险,因为国家和高校在财务方面关注的点是不同的。高校比较注重现金的收益以及流转是否顺畅和正常,因为只有资金一切处于正常以及收益的状态才能够支撑整个学校的运转。但是国家关注的是投入了资金之后,最后的经营结果,并不注重过程如何。因此,从高校本身的财务角度来看,其风险包括了筹资方面的风险、投资方面的风险以及经营方面的风险。

二、高校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财务内控机制

属于高校财务管理一部分的资产管理存在有由内部控制机制管理不善以及机制制度的不完善引起的相关隐患。其中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缺乏财务信息透明的观念制度,导致高校财务信息公开滞后以及可信度低的问题。具体表现是,财务的公开程序不规范、财务公开时内容模糊且模棱两可、公开的时间并不及时等情况。产生这些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高校的财务部门本身对财务信息透明化的观念不够重视和清晰,因此根本没有将这项工作当作重要的日常工作。而财务信息的不透明就会导致教职工无法行使应该行使的监督权,甚至连基本的知情权都做不到。在一些需要征求教职工意见和建议并且关乎他们自身的利益方面的决策,也由部分领导全权决定了,这是极其不合理的。其次,由于教育的革新以及高等教育体制的发展和深入,导致高校的收支结构与以往相比变得非常复杂。而预算管理也渐渐暴露出了管理制度约束软化等问题。其中预算编制不够透明、预算的编制漏洞较多、对审批式的控制非常看重,但是对反馈和激励形式的控制非常敷衍,以及对开展的相关项目投资的约束度较小等问题比较明显。

2.财务治理结构不合理

在一个财务组织中,要保证能够处理好高校相关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对财务治理结构的合理规划和安排。在高校中,一般处于校长责任制,而通常是由副校长或者学校另聘的总会计师负责财务管理。较为重大的财务决策都是由多个相关领导小组共同商议而决定。而这些领导小组的成员中,各自都代表了不同身份的人。有一部分是为学生代言、一部分是为教职工代言、一部分是代言了政府意志、甚至银行等其他相关利益人的身份。这些人无法直接参与到学校的财务管理中,但是他们可以收集所代言的群体对学校提出的建议和诉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行政化”的特点。从最开始的人员安排一直到决策制定,从始至终都蕴含了一股行政的力量。但是这样做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学校实际上是为了学生而服务、而存在的,但是在这些行政力量的干涉下,学生和家长的诉求渐渐被边缘化、被忽略,最后形成了一个本末倒置的状态。虽然也有很多高校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表达了建立起多方利益者组成一个决策小组共同解决高校财务管理行政化的问题。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进行高校财务管理的改革,但是在实际运用的时候却发现这种决策组能够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筹资方面的问题,但是也没有办法成为整个财务管理中的核心,更别说为管理制度带来变化了。因此,现今的高校财务治理结构由于受到多方利益因素的影响,导致决策无法顾及到每一方的利益,始终会在照顾了一方之后,对其他方的利益有所损害。

3.学校主要资金来源单一

目前我国的普通高校在资金来源方面并没有做到大幅度革新,仍保持了以往的两种来源方式,分别为学生的学费以及政府财政拨款。可以预见到,这两种资金来源方式将会保持很多年都不会变。这样单一的资金筹措渠道这也导致了高校经费拨款非常难以增长的状况发生。而高校财政投入不足就会导致教育财政资金的不足。另外,对于学生的学费来讲,由于学费并不是由学校自行制定的,而是由政府定价,因此学费应该收多少,又要取决于社会整体群众的收入水平。因此,实际上,对于这两种资金筹措方式来说,学校都没有决定权对其进行提高。学校的财务状况不容乐观。

三、完善高校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1.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

关于高校的财务内部控制,包括内部控制的环境需要改善、会计系统的完善、高校内部控制程序的完善以及对预算控制力度进行加强等。在对以上进行完善和改善之前,高校领导决策层必须有内部控制的观念和意识。并且正确认识内部控制对于整个学校的作用和进行内部控制的目的,清楚的认识到内部控制和学校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在这方面,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应该以身作则。另外,所有的高层领导人都必须意识到内部控制并不是某一个部门或者某几个人的事情,而是所有人的事情。因为只有领导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够真正使内部控制有改善的可能。

2.实施财务风险预警

财务风险预警在高校中作为风险的报警器,作用非常重要。高校在进行预警机制的设定时,应该保证能够始终对整个预警过程进行定时的监控。确保能够对高校做了相关财务决策后为高校财务状况带来的变化进行掌控,并且能够在制定决策之间就能够对其进行预测。在进行之后,对相关财务变化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还应该定期以科学理论为依据做相应的风险预警模型,保证预警是先进且有效的。

3.拓宽资金渠道

资金渠道对于高校的财务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若要改善和完善高校财务管理,就需要找寻新的资金渠道。要开发和拓宽资金渠道,需要政府、社会以及学校三方一起在广大的市场中进行挖掘。在这一点上,可以借鉴美国高校的筹资方法。虽然美国政府对于高校的拨款也达到了50%之多,但是除此之外政府还非常支持私人机构向高校投资或者捐款。并且规定不管是机构还是个人,向学校投资和捐款都可以抵扣所得税。还有的方式是减少高校的税收以及为高校争取到包括科研等之类的渠道的经费,也可以有效增加高校的资金。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和经济不断的发展,高校面临的财务风险也在随着经济的变化而增加。高校是学生的摇篮,假如高校在财务方面遭到重大打击,高等教育和学生势必也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应该加大对高校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找到合适、有效的方式改善高校财务现状。

参考文献:

[1]牛艳芳,张曾莲.高校负债管理与财务风险的分析与评价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4,01:74-80.

[2]杜玉华.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159-161.

[3]刘永光.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08:239+306.

[4]王兆虎.浅议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5:45-46.

作者简介:

黄淦元(1979—),男,汉族,广东潮州市人,会计师,会计学本科,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财务风险建议高校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建议答复应该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