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项目投资的宏观经济效应及管理体制

2016-05-30夏子沛

中国经贸 2016年12期
关键词:管理体制

夏子沛

【摘 要】投资具有明确的主体性和目标性。本文主要对工程项目投资的宏观经济效应及管理体制进行阐述。

【关键词】工程项目投资;宏观经济效应;管理体制

一、投资与工程项目投资

1.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

(1)固定资产投资的构成

在实施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涉及到以下投资构成要素。

①投资主体。投资主体又称投资人、出资人,是具有筹资能力、独立进行投资决策、承担投资风险、并能对投资完成体享有所有权或占有使用权以及投资收益权的经济主体。投资主体是人格化的经济主体,具有自己的投资动机和目的。如投资项目和投资方向的选择、规模和投资构成的安排。②投资客体。固定资产投资客体是投资主体实施投资行为的外在对象,即固定资产实物。③投资资源。在实施固定资产投资行为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投资资源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即主动性投资资源与被动性投资资源。主动性投资资源主要包括:货币资金、有形资产、无形资产。

以上三种资源由于在固定资产投资活动中都充当购买或交易手段,投资主体可以根据投资的客观要求,随时换回投资所需要的各种要素、因而被称为主动性资源。与此相适应,固定资产投资的另一类资源被称为被动性资源。它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得以进行的各种必要条件,如投资所需要的钢材、木材、水泥、砖、瓦、灰、砂、石等物料,需要安装和不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t工具器具等。广义的被动性资源还包括劳动力资源等。

二、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

特点如下:

1.资金占用多,现代化的建筑物和机器设备,与大规模生产相适应,也是大型化和复杂化的,需投入大量的资金。并且,这种投入需要在较短时间内筹集,一次性投入。

2.投资形成的产品具有固定性。投资形成的建筑物和设备等,都要固定在一定位置。设备虽然具有相对的流动性,但一进入投资过程,就要被包容在厂房等建筑物内,而各种建筑物优势与土地连成一体的,在空间上相对固定。

三、投资主体的类型与经济性质

无疑投资资金的运动是工程投资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但是在投资资金运动的背后,是资金投入者及其行为。因此工程投资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工程项目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的规律。

1.投资主体类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成分逐渐由国有经济一统天下发展成为一种混合经济,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以企业和政府投资主体为例,可以看到这两类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特征。

(1)政府投资主体。政府投资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社会的整体利益,具有投资目标,的两重性。一是公益目标。政府所代表的整体利益,主要表现在维护国家主权、保持社会稳定、提高全民族素质和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因此政府投资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行为,非经营性投资是它的主要领域。二是经济目标。社会上有些投资领域、如需要国家扶持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具有经营性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是因为投资规模大、资金需要多、投资周期长等原因,企业和个人不愿涉足或无力投资,而这些投资又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所必不可缺的,因此应由政府作为主体来承担投资。 (2)企业投资主体。企业投资是整个社会投资的基础,其投资行为最具市场活动的本质特征,即以追求市场盈利为其投资基本的和首要的目标。

2.投资主体的经济性质

投资主体的经济性质由投资主体的产权主体和市场主体决定,有以下基本特征。

(1)经济实体性。①拥有一定的财产;②直接参与社会再生产活动;③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和追求这种利益的内在冲动。

(2)自我约束性。为了保证各类投资主体行为的合理化,投资主体必须进行自我约束。约束包括产权约束、投资效益约束、法律约束等。

3.投资主体行为的主要制约因素

制约投资主体行为的因素较为复杂,从影响投资主体决策行为的角度看,主要是以下因素发生作用。

(1)投资目的和投资动机

在投资主体系列中,不同的投资主体有不同的投资目的和动机:一是获利动机;二是公益动机。

(2)投资环境及由此决定的投资机会

法人投资主体中的企业法人和个人投资主体是担负社会再生产的基层经济单位,在生产经营成果与自身发展密切挂钩的条件下,企业扩大再生产使成为该类投资主体不能不密切关注的重大问题,其投资冲动也就成为发展生产、扩大经营的内在动因。但是这种内在冲动只有与投资环境等外部因素有机结合,才有可能把投资愿望健康地付诸实施。

(3)投资政策与相关经济政策

严格地说,这是投资环境的一项组成内容,为了强调其自身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我们在这里单列论述。投资政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通过实施一定的政策措施,鼓励或限制投资主体对投资项目的决策行为,从而避免微观投资活动的浪费。

(4)经济杠杆导向

如果一项政策出台而没有经济杠杆的配合运用,甚至出现经济杠杆的逆向调节,那么再好的政策也难以收到预期效果。

(5)投资经济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投资经济信号,是市场体系中经济事物的客观真实反映,而不是未经处理的小道传闻。它要求投资主体在投资决策之前,必须对接收的各种经济信号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整理工作。既要筛选出当前可用的经济信息,又要看到菜一类经济信息在经济条件发生变化时的长远变动趋势,以便使投资行为更为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在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中保证投资项目成功。

三、工程投资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1.投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

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数量比例。 经济结构包括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而且还与经济调整有关系。

2.投资周期与经济周期

(1)经济周期的形态及成因

每一个经济周期—般可划分为4个阶段,即经济繁荣(或扩张)阶段、经济萧条(或紧缩)阶段、危机阶段和复苏阶段,或者分为两个阶段和两个转折点。经济周期发生的原因从总体上可以概括为两大类: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

(2)投资周期政动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

这里所说的投资周期指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周期,它是一种直接的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因素。固定资产投资的周期运动与经济周期的成因相类似,都是商品经济和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的一种客观经济现象。

参考文献:

[1]张铸全. 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一) 方案评价概述[J].上海化工,2007(04).

[2] 丁世强,杜敏.规范项目经济评价方法提高海外项目评价质量——记“石油经济评价专业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J];国际石油经济;2011年08期.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
西方艺术金融管理体制创新对中国的启示
建设生态文明与我国环保管理体制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国外知识产权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与经验借鉴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论各地高新园区管理体制
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体制研究
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启示
2020年形成大通关管理体制机制
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反思与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