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朗读教学的实践研究

2016-05-30石德光

新课程·中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实践高中语文

石德光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重视,力求让学生在学校的环境中全面发展。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锻炼语言组织能力,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语文;朗读教学;实践

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環境,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是针对考试进行教学内容的设定,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某些能力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朗读教学,从朗读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进行朗读教学的时候教师要灵活地进行教学,让学生带着朗读的热情并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朗读,通过朗读提升综合能力。

一、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朗读习惯

正确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得力工具,好的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更高效的学习,从学习中收获自信。朗读也是一门艺术,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在这个过程中领略朗读带来的感受,如果学生在朗读的时候随意的读,就不能从朗读的过程中体会其中的感情,达不到朗读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再别康桥》这篇诗词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文中的停顿和重音,从停顿和朗读的音调中构建美丽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对母校的离愁、康桥的爱恋。所以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有理论基础和好的习惯下朗读,这样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让朗读教学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设置朗读比赛,激发学生的热情

在高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学习压力,所以学生一般对不参与考试的项目都不太重视,因此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朗读比赛。为了让比赛更加公平、客观,教师可以从网上找一篇文章让学生作为材料进行准备,然后在指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比赛,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朗读的热情。同时,在学生准备比赛的时候教师也要适当的给学生一些鼓励或点拨,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看到进步,得到信心,激励着学生一直前进。

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是教育的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将眼光只放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上,还要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全面发展。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重视朗读教学,这样才能带动学生进行朗读学习,其次就是引导学生从朗读中体会感情,通过朗读培养语言组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知识和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王桂芹.如何使用朗读训练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新课标下朗读教学的体会[J].青年文学家,2014(1Z).

编辑 范昕欣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实践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优化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浅谈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