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山区体育资源开展体育教学

2016-05-30全力军

新课程·中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体育资源开发利用体育项目

全力军

摘 要:随着体艺“2+1”工程的进一步推进,感到因学校在场地、器材条件等方面的不足给体育教学带来了难度。我校地处山区,学校场地小、器材少、教学条件差,远远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严重制约了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体育课程中的一个亮点,体育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体育教师做一个决策者,做一个体育资源的开发者,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是教师成长的捷径,是体育课程标准高质量实施的保证。因此结合教学实践,对山区体育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山区学校;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场地器材;体育项目

目前教育部为贯彻《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正在全面推进体艺“2+1”工程。浙江作为全国的试点省份,上虞又作为浙江省试点县市,阳光体育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着。教学成果累累,许多教育理念,如: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快乐体育、三维健康观、以学生为主体等无疑给体育教学指明了方向,具有继往开来的划时代意义。同时我们也看到了:部分山区学校体育教学第一线课堂教学田园几乎荒芜,大多教师“放羊”式上课。原因是山区学校由于体育教学资源严重缺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体育教学的虚无现象空前高涨。这就要求我们在山区服务的体育教师能因地制宜地利用有限的体育设施产生最大的使用效果,同时能开发和利用好山区的体育资源。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并不仅仅是体育场地和器械、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挖掘,而应该还包括体育教师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体育教科研的良好开展。山区学校体育资源的开发是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山区学校体育教学现有困难,深化课程改革和促进“2+1”工程全面深入开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一个在山区的体育工作者,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了山区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在身体力行的尝试着。

一、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

我们学校地处山区,在学校周围除了山还是山,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生的上下学带来了不便。但带来不便的同时也带了体育运动的优势。我们学校门口是一个长约60米左右的斜坡,在课堂上我就利用这个斜坡的优势,进行上坡和下坡跑,上坡锻炼学生的后蹬能力,相当于在作后蹬跑,下坡提高学生的跑步频率,使学生在单调、机械、枯燥的跑步中释放出来,达到锻炼身体又愉悦身心的目的。我们学校周边都是山,我就经常带着学生去爬山,學生的积极性相当高,而且还组织比赛看谁爬得快,在无形之中训练了学生的耐力素质。同时山上有毛竹,我也不放弃利用的机会,教学生如何攀爬毛竹……这些都是城里的学生所无法感受

到的。

二、体育场地器材的合理利用,达到一物多用的目的

由于是山区的学校,很多场地的设施都是不符合体育运动锻炼要求的,达不到运动锻炼要求就有可能会使学生在运动中发生伤害事故。像我们学校有篮球场地但没有足球场地,有些学生对足球比较感兴趣。怎么办呢,是不是没有场地就可以不上了呢,这就需要我们对场地的合理利用,甚至一物多用。如我将篮球场通过改装变成了小型足球场,用两根橡皮筋分别拴在篮球架的两边一米高处,做球门,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的若干队,不用守门员,两队8人分散在场地中,比赛开始,双方队员采用传、接、射门等技、战术配合,将球射入对方球门为进一球,以先进球方为胜(也可用时间控制比赛结束),然后换4人继续比赛,规则可借助正规足球比赛。足球运动是许多学生喜爱的一种运动,通过对足球场地的改造、规则的简化、比赛难度的降低,开展小足球运动,使山区学校的学生也能享受到足球带来的愉悦。

三、充分利用一些民间的乡土体育项目

如,浙江的定向运动、内蒙的摔跤、民间的“踩高跷”和“打梭板”、少数民族的“摔跤”等,这些内容的出现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滚铁环”运动是我们这一代小时候经常玩的体育运动,现在的学生很少有接触或者根本没有接触过,所以滚铁环游戏的出现立即提高了学生运动的积极性。我先是讲解如何运用铁环这一运动器材,然后让学生尝试滚铁环,等学生基本掌握后,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以下练习:(1)迎面滚铁环接力比赛,学生10人一组,相距20米相对站立,进行迎面滚铁环接力比赛;(2)绕竿接力比赛,学生10人一组,在距20米处,插一根标志竿,学生进行滚铁环绕竿接力比赛。滚铁环运动是一种民间游戏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不受场地、器材及人数的限制,易于开展。铁环的玩法多种多样,如丢圈套物、铁环操等,游戏性和竞争性较强,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研究和开发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新的体育项目

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新兴体育项目,如:哑铃操、有氧操、旱冰、滑板、国标等体育休闲项目越来越被人们所喜爱,也逐渐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为此我也在思考能否开发一些富有时代气息,又能利用当地的资源,学生又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

为此“保龄球”这项运动在师生的努力下被挖掘出来了。我们将拣来的矿泉水瓶里面灌满沙子,放在一起作为目标,然后学生站距离瓶子10米远的地方,用手用力将实心球滚过去,击倒一个球记一分,每人扔一次,一个小组累计积分最多的一组为优胜组。使学生在山区的学校里也能感受到新兴体育运动的快乐,达到健身的目的。

山区学校体育所面临的是体育教师缺少、体育器材严重缺乏、体育经费不足、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的山区孩子与城市孩子的素质的差距悬殊等问题,这就迫使我们山区体育教师必须尽快挖掘和开发山区学校体育教学资源。山区体育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制作简易器材,改造场地、器材,提高利用价值等方面,集思广益、积极实践、不断创新。在教学方式上积极探索,使体育教学更加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也希望山区学校的体育课具有城市学校的丰富多彩,更具有山区的特色。

参考文献:

[1]顾雪兰.学校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构思[J].体育学刊,2003,10(4):98-100.

[2]杨书华,杨景瑞,刘志东.我国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构想[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1994(04):114-117.

编辑 范昕欣

猜你喜欢

体育资源开发利用体育项目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审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审计成果利用探析
天台县忍冬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云南食用花卉开发利用浅析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
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