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农村中学数学学习习惯

2016-05-30张宗川

新课程·中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方式农村

张宗川

摘 要:现在的学校教育正在向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教育研究者更是极力研究促进中学数学教学向着师生交往、互动以及协作的方向共同发展,我国农村地区经济不发达,接触外界信息渠道较少,在时代进步带来教育新理念当中受益较少,因此,在坚持科学发展的前提下,改善农村中学数学学习习惯是当前农村教学的重要任务。以农村中学教育薄弱环节为主,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数学方法和措施,主要是如何创设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如何提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自觉形成自己的学习概念及自己在山区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方式;农村;学习观念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倡导下,教师应该先从转变教育观念和方法着手,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转变,通过改变应试教育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文化素质和社会素质等,我通过对现今有效教学方式的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下列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

农村的中学生,从小都在偏远的农村生活,仅仅通过书本上的一点知识来获取对外界的认知,对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也无法用专业知识来解答,这就必然让他们觉得所学的知识对于将来的生活没有一点作用。另外,大多数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较低,并不认为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改变他们的命运,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更不懂得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甚至还有一些家长认为能认识一些字就可以了。要想改变这些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因素,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应该经常和学生交流,通过谈话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并让他们明白知识对于自己将来的重要性,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对学习有帮助的活动,让他们从活动中体会到知识和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发现知识存在于社会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由此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二、教师要转变观念,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

中学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农村的学生如果不能理解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关联,就很难对其产生兴趣,又因为初中数学学习难度大,想要提高农村初中生的数学成绩是一大难题。为此,想要提升并改变农村初中数学学习现状,就要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着手,学生改变学习观念以后,再加上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成绩就指日可待了。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用新的理念去指导教学。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之所以要被淘汰,是因为其教学效率低下,老师教的痛苦,学生学的痛苦,那么为何会导致这一状况?主要是以往的教学观念以老师为学习的主导者,将老师课堂讲授作为教学活动的全部内容。因此,在教育新时期,老师要转变观念,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把课堂交给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爱上数学,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还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并学会用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关系到了知识的实际应用问题,老师要引导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数学知识,还要培养他们利用数学抽象思维思考问题的习惯,这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内容。除此之外,还要锻炼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遇到难题要先主动探索,等到必要时再寻求老师或同学的指点,长此以往,便可形成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为例,在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时,由于学生在小学学过整数的运算,所以这个课时对初中生来说并不难理解,但是最容易出错,尤其是符号问题,学生在短时间内不容易适应,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列出几个有理数运算的例子;然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其运算规律,10分钟之后,让学生举手回答,其余学生再予以补充,这是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最后,老师要采取一种与生活相贴近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以“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中得数的符号”问题为例,老师可举出如下的例子:“x+y”运算中,x、y同为有理数,x是爸爸,y是妈妈,如果爸爸妈妈是同一个姓,那么孩子就取这个姓,这就说明了当两个同号的有理数相加,其结果取相同的符号;但如果爸爸妈妈不是同一个姓,那孩子就跟爸爸的姓,而爸爸的年龄一般也比妈妈大,这说明了当两个异号有理数相加,其结果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那个有理数相同。这种解释方式与学生的生活贴近,便于学生理解,并且减弱了数学知识的枯燥感,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三、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

教学情境是新时期背景下形成的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它能够将生活实际引入课堂教学中,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初中生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去。在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中,重点是问题情境的创设,创设问题情境,要时刻围绕着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的问题情境才是有价值的,同时还要结合实际生活,这对于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有重大意义,数学这门学科本身就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复杂性,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计一连串的数学问题,能够将复杂的数学知识综合呈现出来,使学生梳理出一个清晰的思路,有利于学生数学逻辑思维方式的形成,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设计出合理的数学问题之后,老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将生活中的问题提升到数学问题的层面,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探求其中的规律,这正符合初中生的思维方式,可以大大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明白数学并不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相差太远而又晦涩难懂的学科。许多学生学不好数学不是智力的问题,而是因为对数学失去兴趣,甚至害怕学习数学,缺乏自信心,创设教学情境就能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这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在讲授“平方差公式”时,先以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做导入:有两个人,一个叫愚人,一个叫智人,愚人有一块边长为x的正方形玻璃,智人有一块长方形玻璃,这块长方形玻璃的长比愚人那块正方形玻璃的边长长5米,宽比那块正方形玻璃的边长少5米,后来智人提出要与愚人交换,愚人同意了,请问同学们,愚人有没有吃亏?这个导入贴近现实生活,能够立馬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听到这个问题时,学生并不会因为这是一个数学难题而感到反感,而是认为这是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凭着自身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努力寻求答案,这就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情境设计。

四、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课堂质量。在设计数学课堂教学环节时,要注意遵循知识由易到难的顺序,并注意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衔接。在课堂正式开始之前,要设计一个导入环节,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静下心来,进入学习状态。导入环节的时间不宜过长,五分钟左右即可,其主要任务是带动课堂学习氛围。

导入环节之后,就进入了正式的课堂阶段,在这一阶段,老师要按照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选取正确的教学方式。笔者极力推荐探究性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有很多种,例如演绎探究、定向探究等,这时就需要老师灵活运用,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水平选择合适的探究方式,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

质量。

以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为例,在学习一次函数时,老师可设计问题:你认为一次函数与我们之前学过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之间存在着联系吗?有什么样的联系呢?问题设计之后,开始对班级里的学生进行分组,前十分钟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并举出合适的实例,然后每个小组派出一人在讲台上阐述,最后由老师给予评价和总结。这就是探究性教学的应用,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五、在教学设计中,应当注重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应用

自主探究學习方式是培养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的有效方式,在实施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教学设计中的重难点知识设计出发,让学生先主动探求知识点的基本定义,然后让学生合作探究该知识点与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最后由老师引导,师生交流探讨该知识点在运用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在自主学习环节中,能够使学生首先对知识点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合作探究的环节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许多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方式都是在这种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形成的;在最后的师生交流环节中,老师一步步的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可以将该知识点中涉及到的数学内容条理、清晰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自主探究少走弯路,而且,还营造了一种轻松、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增进了师生情感。这对于农村初中生来说,不仅有利于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还对他们的性格养成起到很大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农村的学生性格比较腼腆,对老师往往存在一些畏惧之情,这对于他们的学习很不利。

六、选取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

农村地区的初中数学教学方式还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在于其成绩评估系统,考试只能检测出学生做题的技巧,却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其学习参与程度,这种检测方式明显是不科学的。要想了解学生的数学掌握水平,考试是远远不够的,老师还应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新知识的接受情况等都放进评估的范围之内,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强数学学习的灵活性,还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农村的中学生具备基础差、文化知识薄弱、随机应变能力低等特点。因此有些老师抱怨自己讲过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能理解。我认为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学生不好好学习,老师也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去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在具体的教学中根据农村学生的情况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陈勇胜.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09(S1).

[2]马光德.新课标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06).

[3]许义.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4]乔虹.新课程视野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误区探略[J].新课程研究,2011(07).

[5]薛建民,王永安.浅谈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1(07).

[6]孙为国.浅谈新课程改革下新教材与新型师生关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0).

编辑 范昕欣

猜你喜欢

中学数学教学方式农村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