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西游文化·悟进取人生

2016-05-30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唐僧孙悟空西游记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西游记》的主题思想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中之重,而由《西游记》衍生出的文化产品更是层出不穷,从小说到动画,再到电影、电视剧,《西游记》的历史地位毋庸置疑。

话西游·悟人生

人生就是《西游记》

□罗 强

儿时的我们是人生道路上的初行者,青春年少,便是无所畏惧的孙悟空,上天入地,天不怕地不怕。正如少年时期的我们,天真烂漫、勤奋聪慧却率性而为,身上有着鲜明的反叛色彩,有着自己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有着自己的纯真、顽皮与无畏,也充满了对未来世界的好奇……走在人生路上,对新鲜事物更是喜爱,调皮、捣蛋、天真是我们的天性,玩玩闹闹、嘻嘻哈哈,走过了人生的起步阶段。

青年时的我们是人生道路中的渐行者,情窦大开,我们是敢爱敢恨的猪八戒,时不时耍些小脾气,小聪明,不想走下去,虽然人生的道路已经起步,但却全然不知人生是什么?青春的情愫刚刚开始萌动,有着对前进途中一切新鲜事物的好奇,自以为在无所畏惧地前行,可总也避免不了磕磕碰碰,甚至屡屡出错……

中年时的我们是人生路上真正的行者,踏实稳重,我们是平和果敢的沙和尚,似乎真正了解到人生的意义,多了一分稳重,少了一分毛躁;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稚气。总是一个人默默地挑着担子,稳稳地走在最后面,脱去了稚嫩,失去了激情。人到中年,历经了种种磨难,尝过了太多的酸甜苦辣,甚至经受过太多的斥责或表扬,已经练就了事事通达式的沉稳,也练就了沙悟净式的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前进的功力。

老年时的我们在人生路上已经放慢脚步,成了慢行者,岁月如梭,我们是四大皆空的唐三藏。走过了几十年的路,看透了世事,眼中充满了智慧,宠辱不惊,有了对生命的睿智解读,拥有的是淡然、坦然,就算泰山将崩于面前,也没有丝毫的惊慌;也与晚辈有代沟,会啰嗦,会唠叨,心里呢,却是实实在在的关怀。

人生就是一部《西游记》,别抱怨金箍套得太紧,猴子早晚熬成佛。每个人都走在取经的路上,那孙悟空是头脑、思想、智慧;猪八戒是惰性、本能、欲望;沙和尚是脚踏实地、忠诚勤恳、吃苦耐劳的品质和精神;而唐僧,则关于家,关于爱。

人生就是一部《西游记》,从出生到死亡经历的就是一段取经的过程。《西游记》里充满着各种诱惑,犹如人的一生也充斥着金钱、权利等各种各样的诱惑一样,多些清明,少点糊涂,方能顺利。

人生就是一部《西游记》,各种虚构的妖魔鬼怪都是来自于人的心底,剧中的妖魔鬼怪其实也是人生心底的一个写照,战胜了自己,打败了心里的魔,才能修成正果。

人生就是一部《西游记》,成长过程、职场生涯、儿女教育、婚姻经营的过程,必有大小灾难来考验,不论解决得如何,人生还得继续走下去,有所累,有所不甘,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是真实。永远的一帆风顺,着实让人害怕。

人生就是一部《西游记》,唐僧慈悲为怀又胆小懦弱,孙悟空天真烂漫但率性而为,猪八戒活泼可爱却好吃懒做,沙和尚憨厚老实但木讷不言,哪里去找十全十美的人啊?每个人都有弱点,问题不重要,处于世,多看他人的好处。

(选自《东方今报》2012年3月20日)

心湖涟漪

从《西游记》第一次被搬上银幕开始,就在观众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而后,西游狂潮一次次卷来,又一次次拨动着观众的心弦。如今,西游的话题依然很火,但我们已经从对“天不怕、地不怕”的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崇拜,转变成对平淡、务实生活的坦然接受。

因此,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我们应该像唐僧那样坚持到底,像悟空那样勇敢克服困难,像沙僧那样勤劳踏实,偶尔再像八戒那样懂得享受生活,放松身心,用更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迎接新的挑战。

话西游·品文化

作为经典的国民读物,《西游记》几乎陪伴了每代人的成长。在小说中,当唐僧领着徒弟重返大唐时,太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远涉西方,端的路程多少?”三藏的回答是:“总记菩萨之言,有十万八千里之远。途中未曾记数,只知过了一十四遍寒暑。日日山,日日岭。遇林不小,遇水宽洪。还经几座国王,俱有照验印信。”于是三藏送上通关文牒。太宗看了,不禁笑道:“久劳远涉,今已贞观二十七年矣。”

读到这里,我们不禁要发问了,明明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就能抵达的地方,却在小说里走了整整十四年。那么,唐僧师徒究竟去了哪些国家呢?这些国家在现实中究竟存不存在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盘点一下吧。

1.宝象国(今中国新疆境内)

这个故事发生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被贬回花果山之后。在吴承恩的笔下,宝象国可谓气象万千:“地虽千里外,景物一般饶。瑞霭祥烟笼罩,清风明月招摇。嵂嵂崒崒的远山,大开图画;潺潺蔽蔽的流水,碎溅琼瑶……”对此,有学者认为,宝象国可能就是唐代的安西重镇龟兹。历经一千多年的变迁,龟兹古城的遗迹仍然能在新疆的库车县找到。

2.狮驼国(今印度境内)

读过《西游记》人的都知道,狮驼国是当中唯一一个由妖精把持的国家。这个国家有三个妖魔,分别是青狮、白象和大鹏。最终,孙悟空请来佛祖,才降灭了这三个全书中“最有后台”的妖怪。既然是由动物把持的国家,现实中应该没有原型了吧。但也有学者认为,拥有青狮、白象、大鹏鸟等具有佛教象征的动物的国家,就意味着唐僧师徒此时已经进入印度境内,而白象,更是典型的印度形象的代表。

3.祭赛国(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乱石山碧波潭万圣龙王的驸马九头虫偷走了祭赛国的国宝,经不懈努力,孙悟空才在二郎真君的帮助下除掉了九头虫,找回了国宝。

书中,作者是这样描绘祭赛国的:“龙蟠形势,虎踞金城。四垂华盖近,百转紫墟平。玉石桥栏排巧兽,黄金台座列贤明。真个是神洲都会……”那么,祭赛国究竟是今天的哪里?可以猜测的是,从这时起,唐僧师徒已经来到了广大的中亚地区。而乱石山碧波潭,作为小说中曾两度出现的湖,还给大家贡献了两个可爱的小妖——鱼精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

此外,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也曾提到一个叫“大清池”的湖,被后人认为是乱石山碧波潭的原型。其实,大清池正是现在的伊塞克湖,位于吉尔吉斯斯坦东北部天山山脉北麓。

猜你喜欢

唐僧孙悟空西游记
秒变孙悟空
快递来了个孙悟空
唐僧师徒再就业
我的“唐僧”表弟
我和孙悟空的一天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惹人喜爱
酱爆西游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