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情感因素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16-05-30秦诚忠

甘肃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兴奋点情感因素语文教学

秦诚忠

【关键词】 语文教学;情感因素;激发点;展开点;兴奋点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8—0096—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热爱学习,教师应考虑如何找准情感激发点,根据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过程波澜迭起,富有活力。

一、找准情感激发点——培养情感

1. 设疑引趣。在教学时,教师若能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悬念,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和冲突,便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如,《狱中联欢》一文,可设计这样的问题:课题中的“狱”和“联欢”各是什么意思?在狱中失去自由的人们,为什么还能联欢呢?他们是怎样联欢的?这些疑问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读课文时会更加积极主动。

2. 以画激趣。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适时让学生动手画画,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夕照》一课时,笔者并不是直接讲解课文,而是另辟蹊径,让学生用手中的彩笔将自己体会到的美丽的夕照画下来,通过“读文、作画、想象、评画、悟文”这一途径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学生作画之前,先引导他们根据时间的变化,梳理出课文重点介绍的几幅画面,然后进行读文理解,再到作画悟情,最后析画赏美。这样,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

3. 以谜促趣,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适时让学生猜谜语,定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教师要求学生观察一种动物后写一篇文章,观察前,可先出示几则有关动物的谜语让学生猜。当揭开谜底后,要求学生比较这些动物的区别在哪里,这样能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立足思维展开点——体验情感

1. 媒体辅助转换角色。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先生说得好:“爱探索,喜尝试是孩子的一大特点。”根据这一特点,笔者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采用了“媒体辅助——转换角色——体验情感”的教学思路,打破以学习课文为主的常规,让学生转换角色,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进行仿作,并声情并茂地朗读。首先,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播放乐曲《西风颂》,奠定本课的基调,并用直截了当的语言揭示本课的训练重点——进行角色转换(转换成朝鲜人民的身份),仿课文结构(话别——回忆——赞美)进行习作,再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的习作。然后,教师亲自示范,在多媒体手段的帮助下,扮演成一位朝鲜老大娘,饱含深情地和志愿军战士话别:“孩子啊!让大娘再看你一眼……”学生的情感被调动,灵感被激发,创作的热情达到了高潮。于是,“小金花”、“朝鲜大嫂”等形象应运而生,黄继光、邱少云、毛岸英等英雄的壮举也成了学生笔下的素材,他们很快就写出了一段段文字。最后,学生通过朗读、互评、互改,很好地领会了文章的内涵,以至于文章的最后三个自然段不用教师精讲,他们就靠充满激情的朗读理解了其中深奥的含义,给人水到渠成的感觉。

2. 捕捉学生思维火花。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好问、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启发学生主动探索,寻求答案。学生在充分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常常能提出许多具有创造性的见解,教师应对这些见解适时肯定,让学生的好胜心不断得到强化,潜能不断得到开发,在探索和发现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感。这样,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情感。

三、强化心灵兴奋点——升华情感

1. 以“读”为兴奋点。在学生对课文的语言充分理解之后,指导学生充分地读,或静思默读,或低吟慢诵,或高声吟唱,使学生进入课文描绘的情境,充当课文描写的角色,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兴奋,进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以“演”为兴奋点。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寓言、童话内容适合让学生表演。通过表演,容易使学生在设身处地的情景中获得情感体验。如,《狐假虎威》这一课,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则异常丰富。

编辑:孟 刚

猜你喜欢

兴奋点情感因素语文教学
黄韬 滨水新城齐集三大“兴奋点”,绝版人居成就溢价黄金期
情感因素对高校训练队训练影响分析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用新闻为经济“兴奋点”精准素描
网络学习社区中情感因素和社会因素分析
找到兴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