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之我见

2016-05-30季璐艳

新课程·中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生态意识生物实验初中

摘 要:生物实验是生物科学的重要基础,初中生物实验在初中生认识和研究生物科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实际,对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谈几点想法或者做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生态意识

目前,农村初中生物实验仪器和药品的配备还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实验教学时,积极主动探索各种有效策略,才能将课标中要求的实验做好。现将我的一些想法或做法介绍如下:

一、在实验的改造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与创造性

例如,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实验前到灌木丛间铲取地表的潮湿、疏松、富含水分的枯腐落叶泥土装在较大号的黑色方便袋中装至半袋处。当学生捉到鼠妇交到实验室时,就将它们放入袋子里的泥土上面,袋口敞开,袋身竖起向上,这样鼠妇自然会好好地生活在袋子里面,不会跑出来也不容易饿死。每次实验后都将收回来的鼠妇放入袋中,若时间较长,泥土有发干的现象,则向泥土中洒入适当水分保持泥土和落叶始终呈湿润状态,这样采来的鼠妇可保存一个多月。运用此种方法,可以不用再为实验材料的准备烦恼。

二、引导学生依据探索目标自行选择实验材料

比如,将空白的相片塑料封套经过塑机直接压制好后,用剪刀剪成和盖玻片大小相当的块状物以代替盖玻片;用5mL大小的一次性注射器,抽取呼吸作用装置之广口瓶内植物器官放出的二氧化碳,并注入小烧杯内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以取代教材中提供的复杂装置。

三、做好演示实验过程的辅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变文字叙述为演示实验

例如,取两只活蝗虫,一只把头部浸没在水中,另一只把胸、腹部完全浸没在水中,结果是胸、腹部完全浸没在水中的那只蝗虫死了。由此证明了蝗虫的呼吸器官在胸、腹部。通过演示实验,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变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家庭实验

某些演示实验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得出结果,受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不可能将实验过程向学生逐个展示,这样往往会引起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怀疑。为此,我把一些实验周期长而且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演示实验改为家庭实验,让学生自己制定好实验计划,在家中完成。

3.演示实验与探究实验相结合

例如,显微镜的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种子的结构等很多实验,学生平时没做过甚至没见过,只凭教师的泛泛讲述不一定能使学生掌握整个实验的操作要领。讲授临时装片的制作时,先将制作过程和方法通过投影屏幕显示出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每一步操作。在学生实验过程中,继续播放摄录好的教师规范操作过程。学生如果在操作中遇到问题时,也能更快地通过观察而得到解决,这样间接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四、重视课外实验和小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物教学不应该将学生局限于课堂上,广阔的生活才是生物教学活生生的教材。

例如,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塑料瓶、塑料袋等制作细胞的各部分结构。

五、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例如,在做“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实验时,许多学生经过思考纷纷提出设想:在载玻片的两端各滴一滴含草履虫的培養液,然后连通起来,可在其中一滴培养液中放入①食盐②冰块③淡肉汤④咸肉汤等,观察草履虫的移动方向。他们通过自己设计的对比实验,经过探索得出结论,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改复杂繁琐实验为简单易操作实验

例如,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在根据课本上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时有学生质疑此实验的严谨性:揭开瓶塞的同时空气是否会进入?由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2号装置澄清石灰水是否也会浑浊?讨论后,部分学生认为:如果实验过程中动作迅速,基本不会影响实验结果,还有少部分学生则认为:即使不影响实验结果,但误差较大,这样设计不够严谨。

学生收集资料、小组讨论之后认为采用溴代麝香草酚蓝溶液代替澄清石灰水。溴代麝香草酚蓝溶液呈淡蓝色,遇酸变为淡黄色。故将实验重新设计。学生认为不打开瓶塞,直接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简易直观更严谨。

六、重视实验设计的多元化,在探索中创新

例如,观察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

课本中设计切取长度、大小相等的马铃薯,分别放在清水和浓盐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测量长度。一些“搞怪”的学生想到把同一根长萝卜切成大小相等的圆柱体,然后在圆柱体上用他们自制的圆形小钢管挖出相等的凹槽,在凹槽里面放入等量的浓盐水和清水,观察液面的高度变化。

在教学中,我适当调整实验内容、改变实验形式,鼓励学生自己动手,通过他们亲身实践获得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调动起学生探索生物奥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生物实验是个大课题,以上只是浅谈了一个小小的领域。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参考文献:

范文姣.生物实验课的教学创新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2(11):168.

作者简介:季璐艳,女,29,江苏,本科,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生物教学。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生态意识生物实验初中
人对自然的暴力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态意识渗透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