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工程“卓越计划”实施与改革探讨

2016-05-30张瑜梁继东潘华沈振兴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19期
关键词:卓越计划培养改革

张瑜 梁继东 潘华 沈振兴

摘要:本文全面分析了入选环境工程卓越计划代表性院校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安排,探讨了环境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深入改革措施,期望在教育实践中日益摸索出特色鲜明的环境工程教育培养模式,以输送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质量环境工程技术人才。

关键词:卓越计划;改革;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074-02

一、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和能源短缺等问题日趋严峻,因此,环境保护产业被公认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而当前国内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却面临就业冷遇。就业难的原因之一是人才培养忽略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现代环境工程人才的输出。

为适应工程教育发展趋势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增强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2010年,教育部推出了重大改革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即“卓越计划”)。截止到2013年,共计36所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先后入选“卓越计划”。2013年6月20日,我国获批准加入《华盛顿协议》,成为准会员国。随着今后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环境工程技术人才的国际交流合作将日益频繁,而如何培养合格的、适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是高校环境类专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探讨环境工程“卓越计划”的实施与改革,对于高质量环境工程人才输出具有重要意义。

二、代表性院校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选取第一批入选“卓越计划”的国内知名环境工程办学院校——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及第三批入选的以工科培养见长的西安交通大学为代表,比较了各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各高校理论课学分分布在132.5~141之间,实践教学学分分布在32~38之间,总学分约为170左右。各高校课程分类体系略有差异,但总体来看理论课设置基本分为三大模块,即通识教育课程、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各高校在通识教育、自然科学基础、工程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类别上差别不大,个别课程学分有所差异。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体现了宽口径、重基础的特点,保证了环境工程人才培养必备的数、理、化等宽厚的知识基础。工程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为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了全面系统的工程及环境基础知识。各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一定差异,分别基于自身的学科方向和优势开设了相应的特色课程,体现了各院校教师的研究特色,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在教师的讲授下接触相关领域学科前沿。

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实验操作、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方面得到初步训练。各高校在实践教学设置中分为三个模块,即实验、实习和设计。各高校注重的实践环节存在一定差异,同济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在专业课程设计环节有所偏重,清华大学更注重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西安交通大学在实验教学环节中较其他高校有所侧重。

三、人才培养现有问题

目前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毕业生对专业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掌握得不牢固。由于考核不够严格,导致学生只要能应付考试就行,对专业知识与技能没有真正的领会与掌握。另外,由于就业前景堪忧,学生对专业认同感不足,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对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不够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不扎实。

2.学生工程设计与创新能力不足。环境工程专业具有较强的交叉性和包容性,这对学生的知识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拓宽学习视野,重视边缘和交叉学科的发展。而我国基础教育模式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学生普遍受到知识面较窄的局限,制约了学生工程设计和创新潜能的开发。

3.教师工程素养的不足。新进教师大多数是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工作,缺少在企业学习和工程训练的经历,在工程实践方面缺乏经验。

四、“卓越计划”实施与改革探讨

1.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国内外同类专业教育培养模式的调研,及与国家大中型企业、专业设计院、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学会的交流,研究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特点,分析我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根据调研成果,结合我校环境工程学科建设特点,调整课程体系的结构,重点突出工程教育,将职业资格培养引入课堂,设置“工程师模块”课程,形成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新修订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强化工程设计和实践教学环节,以适应课程体系结构的变化。在专业建设中,实施本项目所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并通过意见反馈,修改与完善培养方案。

2.建立产学研教育机制。以互利互惠为原则,把生产、教学、科研紧密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弥补不足,形成产学研三方利益共同体的一种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1)采取“走出去”的办法。选派教师(主要是青年教师)到环科所、设计院、环保公司等单位挂职锻炼、跟班工作等方式参加工程实践,提高教师工程素质。不断派遣教师出国进修,加强国际交流,提高教师国际视野和国际化水平,使教师能够与国际社会的大环境接轨,时刻把握国际前沿知识,掌握领域最新动态,从而为学生传授。(2)采取“引进来”的办法。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甚至国有大企业的高级工程专业技术人才来充实和优化教师队伍。从国内外环保企业、科研院校、设计院所等单位聘请具备丰富经验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为学生开设系列讲座课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工程案例,加强对专业知识的掌握。(3)加强校企双向合作,促进产学研联盟办学。通过与环保公司、环保设备制造企业、设计院等单位的横向课题合作,加强工程管理、工程设计等方面双向联合,在合作良好的企业中培育产学研联盟办学基地,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实践技能、工程设计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3.建立学业导师制度。学生从入学开始,选配学业导师或学业导师组,对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全程指导。倡导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专业生涯的个性化发展,做到“因材施教”。随着专业知识学习的不断深入,在学业导师的引领下,鼓勵学生能够根据自身个性和兴趣,参与项目设计、创新性实验、科研训练等活动,从而构建自身的知识结构,发挥创造性和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利用专业教师资源和实验硬件资源,参与导师的科学研究,使学生能够接触学科前沿,培养专业认同感和兴趣,增加学生科研的深度和广度,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精英化地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4.加强实践教学。(1)深入推进案例教学法,强化实践和工程教育。环境工程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满足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选择与教材紧密联系的具有时效性、典型性和区域性的2~3个真实案例展开教学和讨论,在加深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的同时,产生强烈的现实感和使命感,面对实际环境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和钻研兴趣。通过学生的课前准备、课上讨论、教师点评和总结等过程完成教学,充分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我要学”的积极性,把传授知识和提高能力有机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思考、研究、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2)通过校企合作,在课程教学中,安排4~6课时进行课程实习,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的实效性,并逐步将来自于生产一线的高素质高级技术人员的授课和讲座制度化和规范化。

5.加强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1)大学一年级安排学生在学业导师的指导下,广泛阅读本专业领域的中英文文献。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开设本专业系列讲座,使学生了解当前本专业的国内外研究热点,拓宽学生的专业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2)大学二年级鼓励学生参与学业导师的科研课题,参加导师课题组的学术例会,开展相关课题的文献调研、创新实验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3)大学三、四年级,根据课程设计、项目设计和毕业设计的需要,安排学生深入开展学业导师或者项目指导教师相关课题的研究,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并期望借此阶段的培养,提高学生继续深造的竞争力。

6.加强教学管理制度规范。(1)在学校和学院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框架下,结合基层教学单位的特点,进一步细化贯穿本科教学各环节中所涉及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质量管理规范和措施,使得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为教学质量的监控措施在基层教学单位的实现提供必要的监督保障机制。(2)定期开展课程的教学方法活动和教学方法交流,特别是邀请来自企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与专业教师共同参与,不断提高教师的工程创新意识,并使之贯穿到课程的教学中。

五、小结

在当前我国环境问题不断涌现的社会现实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必将是21世纪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之一,如何贯彻和实施“卓越计划”,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环境工程人才,是环境工程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期望分享专业教育改革经验,探索具有特色的环境工程教育培养模式,提升环境专业工程教育质量,培养出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质量环境工程技术人才,为全面改善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惠芳:产学研合作教育与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教育理论研究,2013,(10):2-9.

[2].吕维忠.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研究[J].林區教学,2014,(9):2-5.

[3]李登新.东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认证工作有感[J].教育教学论坛,2014,(2):5-7.

猜你喜欢

卓越计划培养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