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多维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

2016-05-30李娜娜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19期
关键词:多维互动行动研究大学英语

李娜娜

摘要:本研究秉承行动研究的一般基本步骤,以信息化语境为研究背景,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为基础,以不断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合作学习、行为主义、建构主义和交际教学法等教育学基本理论为依据,同时吸收流程再造等当代企业管理学中的最新理念,以“整体性、优效性、开放性和可操作性”为原则,总结概括出一套基于中观层次的教学模式,即“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多维互动”教学模式。

关键词:大学英语;多维互动;模式;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065-02

一、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深入和推广,国民教育信息化为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准备了必要的技术条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哑巴英语”等问题沉疴已久,随着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的推广及应用,大学英语的听说教学在宏观(macro)和中观(medium)层面上虽得到一定程度重视,但在微观(micro)层面上依然十分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因此,本文着眼于探讨在网络资源、平台和多媒体的信息化的语境下,在大学英语的听说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施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

二、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概念

从宏观上讲,多维互动教学就是使教育系统中的多个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一般说来,教育系统至少由教学环境、教学主体、教学过程、教学结果等四个板块组成”(肖礼全,2005)。本文认为,信息化语境下的“多维互动教学”的各个板块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发挥着各自的功能,构成了多维互动教学的基本要素。

从微观层面看,即在大学英语的视听说课堂上,信息化语境下的“多维互动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开放式的网络资源、平台和多媒体技术为手段,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小组互动等方式构建课堂主题结构的教学模式,它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及培养群体意识为最终目的。

三、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

(一)研究的必要性

本文认为,构建一种大学英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充分调动教授者和学习者的积极性,在提高教授者自身信息素养的同时,采取适合学生特点的课堂教学方法,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基于过去的分级教学改革中已经取得的实践经验和成效,在构建大学英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初期,我们确立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如何进一步有效地推进大学英语的分级教学,在不降低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下,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网络为语境”?

2.如何扩大多维互动教学计划的受益面,提高全校大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增强学生的整体竞争能力?

3.如何真正有效地利用“信息化语境”,有效防止英语视听说实际教学的“信息碎片化”?

(二)实施行动计划

1.实施多维互动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对于实现有效的多维互动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步。正式上课前要告知学生每次授课的基本步骤,具体内容包括:(1)告知学生务必课前预习、熟悉单元话题内容;(2)每个自然班级建立以寝室为基础的自由选择原则下的英语学习小组;(3)小组成员要学习视频、字幕和配音的制作,保证每组有1至2人能够熟练操作以上软件;(4)网络资源的相关链接介绍,如主要的“慕课”(MOOC)平台(如可汗学院),(网易)公开课,美剧、英剧、英语论坛(如普特英语网)和字幕组等;以上都是在信息化语境下有效实施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必须先掌握的技能和了解的信息。

2.“多维互动”课堂教学流程。①自我展示(presentation)。每次上课的第一个5分钟,由学生代表展示上次课堂所布置的展示作业,学生借助已制作的PPT或视频展现上次课堂的某个知识点或话题相关切入点。教师要将每次主动举手进行自我展示的学生(小组)名单记录下来。教师对于学生语言、语用等方面的错误不必频繁纠正,但要在课后加以总结和反馈。②情境设置,话题导入(background&lead-in)。此流程在视听说课堂能否有效贯彻和实施,教师自身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何生动地导入教學话题是关键的一步。主要使用的方法包括:a.视频导入法,有利于激活并拓宽学生头脑中相应的图式,为主要话题内容的学习做好准备;b.提问导入法,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激发学生灵感;c.口语练习结合法,令过程更加生动有趣。③话题拓展。教师通过对课堂氛围和学生的观察,针对话题组织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与网络资源及平台互动,如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提问及学生与学习材料之间的互动,使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各种互动活动中获得有效拓展。④课后作业。一般是本次话题的相关知识链接、阅读材料和下次课程即将探讨的话题。课后作业内容应与课文内容相关,形式不必拘泥于字—词—句的模式,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如根据情境编对话、针对相关话题讨论、辩论、短句或是相关视频的中英字幕制作和配音等,并要求学生在课下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三)反思与评价

1.主要方法。2014年3月至6月,本文作者针对所教授的2013级(大二)的9个班级就实施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等问题进行了纵向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在统计方法上,首先采用合计选择率的方法对样本在问题1~5上的描述进行分类统计;之后,按照各选项的程度分别赋值(A=5;B=4;C=3;D=2;E=1),使用SPSS进行卡方检验,考察试验对象在实施“信息化语境下的多维互动教学”之后与其实施之前的常规教学在对上述问题的描述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2.主要结果。(1)如下表1为2013级受测者在第一轮调查问题1~5上独立样本卡方检验。(2)2013级受测者在实施多维互动教学之前和之后对以上问题描述上的比较分析。从上图可以看出,受测者在实施“多维互动”教学之前和之后对以上各问题的描述均有不同:实施新的教学模式之后受测者在各项问题上的肯定性回答均高于受测之前的回答。但两组数据之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异,还需要进一步的数理分析。表1显示出了使用SPSS对以上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后的结果。结果显示,除了在对问题3(英语小组各种形式的活动开展对于提高你的英语实际听说能力是否真的有帮助?)上,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0)以外,在其他四项问题的考察上,两组尚未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0)。这说明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改变在总体方向上是正确的,其教学效果的全面实现有待于在实际教学中进一步完善。

四、总结

信息化语境下的“多维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打破了单一的课堂教学结构,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以学习者的语言实践活动为中心,使外语课堂教学功能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地结合起来。在今后的研究中,尚需不断学习和探讨先进的英语教学理论,对大学英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加以完善和发展,促使新教学模式中各个层次和环节中的要素在这一系统工程中发挥至最大作用。特别是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和信息素养、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监督和学习策略的研究等问题要进一步在实践的基础上细化和分类研究,达到创造外语学习的最佳生态环境、塑造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精神等综合语言和文化素养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Maslow A.H.,Hierarchy of Needs[M].1943.

[2]Gardner R C& MacIntyre P D.,A Student's Contributions to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Language Learning,1993,(1).

[3]蔡基刚,外语能力培养与我国外语政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

[4]陈静,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J].外语教学,2006,(50):71-73.

[5]陈炼,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新途径—网络主题探究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5,(3):58.

[6]陈美华,等.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5,(12).

[7]肖礼全,对中国英语教学宏观模式的思考[J].外语教学,2005,(5):41.

猜你喜欢

多维互动行动研究大学英语
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行动研究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教学创新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加强出入管理 建设平安校园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