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水一方说情感,白沙在涅论品质

2016-05-30于伟民

新课程·中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学习态度性格情感

于伟民

“青山本不老,为雪染头;绿水原无忧,因风皱面。”教师的喜怒哀乐势必影响学生的情感,影响学生的性格,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决定其学习品质。

“学如逆水行舟,情似书山拾级。”学习在情感培养中至关重要,情感影响性格,性格影响态度,态度决定品质,也就是说,不同的教师情感产生不同的教学性格,不同的教师情感影响着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不同的学习态度决定学生不同的学习品质,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为此,教师应以高尚的道德情感去影响学生的人格,以高超的教学技能和伟大的教学魅力去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灵魂和品格。

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载体,不仅包含着知识的交流,而且也蕴藏着情感的交互。课堂上教师情绪的强烈感染力和授课的情感投入,对极具模仿性和较强依赖性的学生学习性格形成而言,具有强烈的可塑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恰当、准确把握自己的教学情感,营造出轻松的课堂交际环境。那么,在教学中教师怎样运用好教学情感影响课堂氛围,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性格和学习品质呢?

一、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孕育融洽的师生感情

对学生而言,学生课堂情绪明显影响学习效果,对某一学科的爱好和学习热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态度,以及与其之间形成和睦亲善的关系。“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古人的教学法对今天依然有效,因此教师要力求在课堂上形成师生相互信任、相互喜爱的亲近关系,学会微笑迎接学生、和蔼对话学生、期盼接触学生、鼓励评定学生,这将大大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种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有助于融通师生关系,升华师生感情,学生能体会到学习的意义和乐趣。

二、塑造健全的学习性格,形成健康的情感体验

首先,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之获得基本的学习素养,学会积累和丰富基础知识,培养理解和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发展创新的思维能力。其次,教师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其三,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关心学生学习态度的变化,特别是“弱势群体”的信心建设,时刻发现闪光点,抓住教育契机给予赞许和鼓励,促使其性格的有益塑造,诱导其情感健康发展。

三、培养有益的学习兴趣,促成良好的实训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传给学生方法,使之会学、爱学,这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最有效途径。

第一,信心是兴趣的来源。教师要帮助学生树信心、建自信,使学生获得认同感,找准突破口走进學生心田。第二,创设情境。教师可通过感官刺激效应如微课、课件、诵读等,激发学生兴趣,获得教学先机。第三,体验成功。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激起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和兴趣。第四,评价鼓励。得体的评价将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体验学习的快乐。学习态度与学习兴趣密切相关,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学习成功的重要因子。为此倡导:(1)激发潜能,我要学习。有了兴趣,我要学就能发挥内在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激发潜能,就会主动把学习作为目标去实现。(2)蓄存好奇,追求知识。有了兴趣就会不断追求新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享受学习,获得成功。学习成为兴趣就会变得主动,感觉享受学得快乐,以掌握知识充实自己,就会提高学习效能和质量。(4)尝试自学,提高效率。当作兴趣去经营,就会主动培养自学能力,养成预习功课的习惯,对初步的自学成果,因获得老师的再检验而更能收放自如地熟练把握运用知识。

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优秀的学习品质

良好的学习品质应当建立在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基础之上。因此,转变人生观念是基础,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关键。首先,养成一心向学的习惯。一心向学的人善于利用时间主动学习;善于积累知识调动潜意识。其次,养成专心致志的习惯。“凝神于心,用志不分”明确重点不分神,全神贯注听与做。再次,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批判地吸收书本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能激发灵感有发现,有利于增强自我创新能力。最后,严格执行学习计划的习惯。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如果能够定时定量完成,就能无往而不胜。

总之,情感影响性格,态度决定品质,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其可持续发展及终身学习奠定扎实基础,为他的一生谋取福祉。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学习态度性格情感
猫的性格爪知道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义务教育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调研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
性格描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