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智慧之花在班级管理中绽放

2016-05-30陈海锋

师道·教研 2016年2期
关键词:伟业纪律事情

陈海锋

教师是学生进入知识殿堂的引路人,也是学生思想情感的塑造者,老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所以老师被要求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班主任更是如此,因为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直接的影响者;是学校班级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联系班级中各科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与各种学生组织、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同样在管理班级过程中班主任扮演着多重角色——在校领导眼中,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执行者;在学生眼中,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在家长眼中,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教育者,是孩子的第二家长。可见班主任在学校组织中处于特殊地位。同时班主任工作也是一项很复杂、琐碎的工作。

初中班主任工作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正处于十三、四岁青春的年龄,他们有梦想,他们有憧憬,他们朝气蓬勃,他们永不服输;但因为他们年轻,他们冲动,他们做事缺乏持久性,有时侯甚至不辨是非——但是,只要我们班主任能用智慧和爱心经营,学生的花季都会绽放出青春的美丽。在管理中,我非常突出自己的个人魅力:我跟孩子们说过,我就是狮子,我不怕狼,更不怕羊。我是狮子,我也可以把你们带得像狮子一样强。我引领学生的办法很多,但有一条是永恒不变的:尊重学生,尊重就是最好的爱。我敬孩子一尺,孩子回敬我一丈。我的魅力是敬出来的,是养出来的,是熏出来。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艺术需要创造,创造需要智慧;班级管理是一门科学,科学需要研究,研究也需要智慧,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智慧工作。

一、蹲下来,和学生平等交流

魏书生说:“抽打自己的鞭子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即所谓高悬鞭策自警”。其实我在做班主任时内心经常会受到学生的挑战,曾经有失去自控的时候,也有过发火发怒,变得暴躁的时候。此时老师往往是高高在上的,处理问题非常不理性,在没有了解情况下就会轻易下决定,批评学生。有一次发生在伟业同学身上的事情就是一个例子。一天中午休息时间, 伟业与一位同学发生冲突,得知消息,我迅速赶到教室,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伟业:你平时学习不认真,上课说小话,现在发展到打架。他还想争辩什么,我很武断地打断他说:“还要狡辩?你总是班级的麻烦制造者,先到办公室再说。”当时,他很委屈,马上跟我顶起来,说我针对他,乱批评,他不服,然后就跑进厕所里大哭。一下子蒙住,也不知道如何处理。后来,从其他同学处得知了事情的真相:有一位同学乱垃圾,没有扔进垃圾箱,伟业让他捡起,那位同学却说伟业多管闲事,并辱骂伟业,才有后面的冲突。我的心里受到很大的震动,这事确实不是伟业引起的,那位同学应该负主要责任,伟业是在维护班级的纪律,那我呢?我陷入了沉思,最后我决定在全班同学面前向伟业道歉,并且表扬了他。同学们的掌声让我感动,他们帮我反思,促我进步。作为教师应该做一个有错就改的快乐思想者,从学生中感悟自己的得失,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后来我每次遇到学生违犯纪律,我都要对自己说:“每临大事有静气”。遇到不是非要马上处理的事情,我都会过一两天再处理,让学生可以冷静下来,我也可以冷静地去了解事情的发生经过。过后,我会悄悄地找学生过来,这样再找学生来了解情况,他们会很愿意地跟你去说事情的经过,这样事情处理起来会很平顺,公允。也避免了因为一时冲动令事情进一步向不好的方向发展。其实,教师与学生,本来就应该是平等的啊!

同时我要求班上的同学每周写一篇随笔,叫写给老师的话,内容是有关班的事情,同学的事情,他们的烦恼,等等。可以表扬一些同学,也可以批评同学们的一些不对的做法,老师做得不对的,也可以大方说出来。同时我也很认真地去批阅,有时我的回答比他们写的随笔内容还要多,慢慢地她们也喜欢上这种平等交流的方式,我们的平等交流达到了效果。

二、爱的教育

我班有个男生叫小葳,在初一是个有名的淘气包,上课时总是随便接下话茬,晚修喜欢讲小话,搞小动作,引得全班哄堂大笑,小毛病很多,严重影响老师的正常教学,同学都不喜欢他。他也知道同学不喜欢他,但他不觉得问题是出在他身上,同时老师经常批评他,他为此很烦恼。我在想他来到这个集体,应该是想好好表现一番,给新老师、同学留下一个好印象。可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岂是想改就能改掉呢?因为他毕竟是孩子。有一次他又迟到了,我悄悄地将他请进了我的办公室。一进办公室,他歪着脖子,撅着嘴巴,一副准备挨训的架势。我笑着请他吃巧克力,他这才轻松地坐下,我们聊了许多,他的家庭、爱好,他的过去。当我问到他对我们班感觉如何时,他非常认真地回答:“很喜欢!”他告诉我,他现在很想好好表现,只是有时实在管不住自己。于是,我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实事求是地分析了他这段时间的表现。在充分肯定他成绩的同时,给他指出了许多不足,并向他提出了若干条希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从那第一次谈心后,他真的表现好过一段时间,可是像他这样的孩子,一两次谈话,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比较困难的,要打好“持久战”,心须抓反复,反复抓,要及时指出他的问题,同时对他取得的哪怕一点小小的进步进行表扬,鼓励,逐步培养他良好的自信心。

教师只有深深地爱学生才能取得信赖,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教师的爱比父母的爱更加广阔,更加高尚。她必须无选择地、无例外地爱孩子,爱一些曾经“受过伤”的孩子,给他们一点温暖,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以此作为他们进步的起点。我就是抓住这个苗头,把他那些不良现象扼杀在萌芽状态。同时他有一次犯了一个较大的错误,我就“帮”了他一把,自然就把他“降服“了 。

三、要打好反复期的“持久战”

有些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决心改正,并有转变的行动,这只是转化的开始.这种转化不可能一次完成。一个错误,一种不正当的行为习惯是在长期错误认识过程中产生的,因此难以一下子改变过来。尽管在转变过程中有进步,旧行为习惯仍是有潜在力的,这就是导致学生重犯错误,出现反复的一个根本原因。这种反复是正常的,符合客观规律的。但应当看到这种反复不是退回原地,而是曲折螺旋式上升前进的过程。在我的工作实践中发现,有些学生在转化过程中会出现以下的情况:自控力差,意志薄弱,经不住“哥们儿”和旧习惯的引诱、拉拢,出现反复;学习上欠账太多,学习习惯不好,咬着牙下决心补救基础知识,但千头万绪,无从着手,畏难情绪大,补差过程中一旦遇到挫折,便偃旗息鼓,出现他转化过程中的反复。也有由于教师方法的不当,未能把握好补差的起点,难度过大等原因造成有些学生在转化过程中的反复。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在反复中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对症下药,做到反复抓,抓反复。

我们班有两个学生:小佳、东康,在学校是鼎鼎大名的人物。喜欢凑热闹,嘴多,跟老师喜欢套近乎,脸皮厚,经常嘻嘻哈哈的,还会经常哄哄老师开心,搞得你是训骂不得。但是在同学面前又是另外一个样子,欺负一下小同学啊,制作一些恶作剧来娱乐一下啊。一个学年以来,发生在班上的大小事件几乎都跟他们有关。在他们身上我主要做了两件事:第一,他们是闲不住的人,经常要我跟进他们的事情,所以我是改变策略,反被动为主动,我只要一见到他们,就招呼他们过来,下课十分钟,放学后啊,找他们谈几句,当然讲话内容多样化,只是平等交流,可以聊聊班上的事,宿舍的事,或者让他们帮忙做做小事情,但从不说他们违犯纪律的事情。有了这种平等交流的方式,一段时间下来,他们也有所醒悟,知道要改变习惯。第二,有个教育家说过,当学生违犯纪律的时候,教育的契机就来了。所以我从来不怕学生违犯纪律。有段时间他们两个放学后跟初三的几个问题学生经常在一起,我就提前跟他们说清这样的坏处,可能出现的情况。结果没过几天他们就出事了,于是教育的契机就来了,我也不批评训骂,只是好好地说道理。在不断地违犯纪律中,经过多次的反复教育,他们也改变不了,把精力慢慢用到学习上来。

《礼记》中写道:“学然后知不足,然后教之,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自反也。” 智慧源于发现;智慧源于思考;智慧源于积累;智慧源于责任。要做一个智慧的班主任,就要继续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不断地学习、探索,不断地积累、反思,才能更好倾听学生的意见,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做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鼓励他们不断成长。

责任编辑龙建刚

猜你喜欢

伟业纪律事情
建党伟业(油画)
拯救流浪地球 力挺“三农”伟业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
东升伟业 发新品 布新篇
把纪律挺在前面要做到“四个在前”
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