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思想引领作用是党校责无旁贷的“重任”

2016-05-30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理论中心组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重任思想引领党校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理论中心组

〔摘 要〕 新时期,党校被赋予了发挥思想引领作用的重要职能,承担着引领思想的重大责任。看齐和创新是思想引领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主导话语权和占领思想“制高点”是思想引领的目标任务和核心内容,加强党校自身建设为发挥思想引领作用提供保障。

〔关键词〕 党校;重任;思想引领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676(2016)02-0001-03

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会议”)的召开与《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的发布,对新常态下的党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校姓党”原则的再次强调,标示着党校工作有了新起点、进入了新阶段,为今后的党校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党校要在深刻领会把握和贯彻落实会议、《意见》精神上积极行动起来,把精神要求作为今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落实到工作实践中。做好思想引领、提升思想引领力和掌握话语主导权是会议、《意见》对党校提出的重要工作要求。

一、党校要成为思想引领的前沿主阵地

党校是党委的重要组成部门,是党培训、教育各级党员干部的重要机构,是党员干部学习、成长的基地和“摇篮”,担负着为党员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务。党校是确保党的各项事业能够取得成功的制胜法宝和“秘密武器”。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强调对党校工作的改进和加强,更加突显了新形势下党校工作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

思想引领是党校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党校的核心功能定位所在。党校充当着思想引领的前沿主阵地的重要角色,在党的政治引领上发挥的作用是十分巨大而又不可替代的。不同时期,黨的领导人把党校作为引领全党的思想理论前沿阵地,在党的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节点上常以党校为依托,以党校为平台发表重要讲话来凝神聚气,坚定和增强党员干部的信念和信心,指明党的发展方向。当前,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人们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也在不断变化,不同思潮风起云涌,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相互碰撞,西方意识形态的叫嚣和渗透没有丝毫停止,主流和非主流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相互并存且日趋多元化。党校是汇聚四面八方党员干部的地方,也是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汇集的地方,这些问题在这里交汇交融,成为一系列不得不解决的突出问题。因此充分发挥党校的主阵地、主渠道、大熔炉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思想引领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党校的光荣使命和历史重任。党校要有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承担起这一重任。要用好用足思想引领的这一政治优势,抵制不良思想侵入,净化意识形态环境,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理论修养,进一步坚定党员干部队伍的“三个自信”。

二、思想引领要坚持看齐和创新的原则

引领就是指引和带领,就是走在最前面引导、向导、示范。思想引领就是用科学的、先进的理念或观念作为先导影响、统一人们的意识、行为的精神指导。看齐和创新是引领的两个基本属性。党校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必须牢固树立两种意识,始终坚持两个原则:

1.树立看齐意识,坚持向中央看齐的原则。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统一是我党取得众多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的根本依托。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明确提出了“看齐意识”,特别强调要不断把领导干部集中到党校来学习培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帮助大家向党中央看齐。保持看齐意识,纠偏意识是思想引领的根本原则。党校做好思想引领,就是要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行动统一起来,就是用马列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广大党员干部,把党的思想路线和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好、灌输到位,把思想认识和实际行动都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党校只有做到向中央看齐,才能做到对广大学员正确引领。必须高举党的旗帜,坚持“党校姓党”,始终保持和党中央的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以中央精神为精神;用党校的独特地位和理论优势,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爱党、言党、忧党、为党,做党真正合格的“布道士”、“熔炉工”;牢记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定政治立场,处理好学术研究和理论宣传、言论自由和政治纪律的辩证关系,做到学术研究无禁区、讲台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要有纠偏意识,发现偏离及时校正,坚决杜绝党性观念、纪律意识淡薄、不负责任的乱讲乱议乱说,抵制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观念的渗透侵入,绝不允许有另起炉灶、另搞一套的情况出现,决不能给错误思想、言论提供宣传、泛滥的平台和阵地。

2.树立创新意识,坚持创新引领的原则。马克思主义是党的传家之宝,其世界观方法论是党的看家本领,也是思想引领的思想基础。然而,当今世界风云变幻,世情国情异常复杂,意识形态领域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思想引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考验。引领不能仅仅停留在已有的水平上,不能完全依靠吃老本解决问题。发展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从来都没有并且永远也不会停止对真理的探索与追求;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发展动力,是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原因。90多年来,党就是靠着理论创新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党校是党创新意识形态的最前沿阵地,理论创新是党校必须担负起的历史重任。针对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各种新变化和热点难点问题,党校要充分发挥自身在理论创新方面的资源优势,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途径,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深入研究、探索新的先进的思想、观点、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回答时代课题;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结合具体实际,把握时代脉搏,顺应时代要求,适应实践需要,展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论追求,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学风,深入群众、深入社会,把脉社会症结,对症下药,不断探索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新路径。

三、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关键在于掌握话语主导权,占领思想“制高点”

思想是本,行动是形,本正则形立。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思想关口这个最重要“闸门”出了问题,行为做派就会跟着出问题。思想上返璞归真,党性上固本培元,行动上就会有勘误纠错、踏实奋行的自觉。思想引领就是要解决思想不跑偏的问题,要在答疑解惑和破解难题上下功夫,要在抵制思想侵入渗透、正本清源上作文章。目前,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正在形成,但国际话语权“西强我弱”的格局还没有质的变化。党校的思想引领就是要牢牢站稳党校讲台,把党的理论和党性修养讲深、讲活、讲透,把好思想與论导向,争夺话语权,占领思想高地。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决维护马克思主义主导话语权,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权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指导我们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指导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过程。在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事实没有变,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依然是我们不二的选择。但不能回避的是马克思主义遇到了新的挑战,出现了一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相适应的错误观点和思潮,有些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主张推行西方民主政治,实行指导思想多元化;崇尚所谓的“普世价值观”等。这些观点和思潮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反映到党内生活中来。部分党员和党的干部党性原则缺失、基本立场丧失,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产生疑问,对马克思主义是否能适应时代和实践产生怀疑,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产生困惑,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缺乏信心,不能以发展的眼光正确看待前进中所出现的问题。因此,要坚决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拿起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同各种错误思想作坚决的斗争。绝不能对那些错误的观点、思潮视而不见,更不能因此就否定马克思主义。面对各种思潮和诱惑,一定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清醒和强大的政治定力,要站稳马克思主义立场不动摇,坚决把“党校姓党”的原则要求真正落到实处,让党的主张真正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2.以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占领思想理论的“制高点”。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关乎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必须强化阵地意识,守住、守好意识形态阵地,这个阵地我们不去占领,就会被其它错误的东西所占领,引领思想缺位,别人就会趁虚而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就是指导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论支撑。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大旗,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理直气壮地深入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宣扬马克思主义及其最新理论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新形势下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的新论断、新观点、新思想、新要求;理直气壮地大讲特讲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必须巩固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舆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敢于发声勇于亮剑,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答疑解惑、激浊扬清,深度解读理论难题和实践难题;勇于直面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渗透,特别要加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辨析和引导,充分揭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领域话语体系所谓超阶级性、全民性、普世性外衣话语的虚伪性、欺骗性;坚持在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站稳立场,净化“噪音”、消除“杂音”。及时发出中国声音、鲜明展现中国思想、响亮提出中国主张。切实做到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主导话语权、占领思想舆论的“制高点”,在争取国际话语权的斗争中占据主动,体现出党校应有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战斗力,使党校成为鲜明的思想旗帜。

四、抓好自身建设,为党校思想引领提供保障

思想引领的新作为是建立在党校自身建设的新状态基础上。党校只有练好内功,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才能真正发挥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的功能作用。

1.转变思想观念,突出理论研究的重要位置。许多党校对党校的职能缺乏准确的定位和理解,对理论研究缺乏应有的足够重视,把党校单纯理解为培训党员干部的教学培训机构,只注重抓教学而忽视了抓理论研究。科研与教学是党校工作的两个主要构成,是党校的核心职能,二者缺一不可。理论创新、思想创新更是科研工作重中之重。必须强化意识更新观念,真正从头脑里摒弃重教学轻科研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真正把理论研究、科研创新作为重点放在党校工作突出重要的位置上来。

2.高素质的理论研究队伍是思想引领的力量保证。思想引领要靠先进的思想,要靠理论创新,要靠高质量的理论队伍。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思想引领主力军、生力军是打好思想引领主动仗的根本保证。要大力提升理论队伍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地方党校、基层党校,更应该在队伍建设上下大力气。牢固树立人才强校观念,着力解决好制约队伍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人才进入与退出机制,科学整合力量,以学科学术带头人为“龙头”,带动、培养、造就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和在学科领域有影响的知名专家。要加强系统内部协作,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着力解决好高素质人员短缺、人才结构不合理等共性问题。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求所有、但为所用”。搭建有效平台,推进协作交流,取长补短、博采众长,有效提升队伍实力。

3.学科建设是党校发挥思想引领作用的坚实基础。要做好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把科研工作与学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理论创新要建立在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学科建设要服务于理论创新。要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紧紧围绕党的基本理论、党性党规党纪教育、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社会科学基础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等展开深入的研究;要突出和强化问题导向、实践导向、需求导向,致力于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十三个如何”的重大问题,致力于回答影响较大和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深层次问题,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给出令人信服的回答,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作出积极贡献。地方、基层党校必须摆脱急功近利、贪大求全的思维方式,切不可“拔苗助长”。要科学有序、循序渐进、因地制宜,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先在小而精上做文章,突出优势与重点,带动其它领域共同发展。

责任编辑:张明明

猜你喜欢

重任思想引领党校
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面向未来,共肩重任,砥砺前行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牛老师交付重任
探究新时期高校教师对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保障机制
立足校情 聚焦心理 管理升级 实干兴校
立足校情 聚焦心理 管理升级 实干兴校
新时期共青团思想引领的路径探讨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铁肩担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