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为我用韵清流 另辟新意秋韵浓

2016-05-30蒋建军

江苏陶瓷 2016年2期
关键词:紫砂意境

蒋建军

摘 要 喝茶、品壶、赏枫,中华几千年的人文雅事流传至今,蕴藏着独特的中国气质,如今我们追求自然、闲适,也在紫砂壶的创作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宁静。

关键词 紫砂;枫韵壶;意境

一把紫砂壶集书画、诗文、篆刻、雕塑于一体,融入世的经世致用与出世的潇洒淡泊于一身,引得无数文人雅士为之倾心、视若珍宝,慨叹“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 。紫砂艺术品受到不同素养人的赏识和喜爱。

紫砂壶艺术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从最原始最简单的形态,日趋复杂和完善,这充分显示了紫砂壶艺术发展本身的特殊规律性。艺术创作活动广泛以避免雷同为准绳,也就是说,艺术的独创性是指跳出传统的窠臼,自出机杼,表现出和前人作品不一样的风格,这种特殊的、前人所没有的风格,可能会逐步得到业内外的认同,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一代人的创作思想,并最终推动社会艺术的发展,这就是艺术独创的社会价值。要坚持紫砂壶艺术的独创性,就必须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如果说品茶是一种悠闲与从容,读书是一种心得与体会,听歌是一种愉悦加感动,那紫砂的传承与创新之于我,既是瞬间也是永恒。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一年四季,最爱秋天:水痕收,山骨瘦,红叶纷飞,黄花时候;漫漫金风落叶,蒙蒙秋雨润心。喝茶、品壶、赏枫,中华几千年的人文雅事流传至今,蕴藏着独特的中国气质,如今我们追求自然、闲适,也在寻找着属于自己那一份宁静。于是就有了创作一把富含秋之韵味紫砂壶的想法。

秋之韵味,最独特在于叶之美。枫叶,为秋时最美景致。漫步在紫砂之源广场,秋风起,枫叶让秋天如火如荼。枫叶之美,美在内敛;紫砂之美,美在创意。“枫韵壶”(见图1)带着成熟的秋天的气息:壶身由传统壶型演变而来,大方而简洁;壶嘴微粗,迎合敦厚的壶体,自然天成;耳形的壶把沉着潇洒,适合拿捏;壶盖和壶体一气呵成,如人至中年处世成熟稳重;壶钮设计成微高的款型,使壶体视觉上更加挺拔舒展;壶身肚部的两圈装饰线,衬出了壶体的轮廓,令人回味。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开发出了一种新的装饰手法,即手绘枫叶辅以不同色泥的点缀,达到惊艳的艺术效果。较大的那一片枫叶,这耀眼的红色妖娆夺目,却有着青松的坚毅;较小的那一片枫叶作为陪衬,如万里飞花、千林落木,寒艳不招群芳妒。两片枫叶一大一小、一前一后,充分运用现代装饰技巧,展示着与众不同的个性风姿,给单调的色彩以绮丽,给枯燥的日子以诗意,给传统的壶体以新意。尤其是经过精心装饰的枫叶,它低调而内敛地掩身于传统紫泥的大方中,清淡雅致,却在万物萧索的秋天厚积薄发、别具一格,展现了不一样的美。2015年,这把别具一格的紫砂壶在世界禅茶文化交流大会暨河北国际茶博会上一举获得金奖。

很多人问我:紫砂壶的本质是什么?我说:紫砂壶的本质其实就是一把泥土。但这把泥土在手心里是有温度的,是要跟人交流的。所以说,紫砂壶是有灵魂的,紫砂壶的灵魂便是紫砂艺人的精神所在。多年的紫砂创作中,我一直希望自己在艺术上有独特的审美和追求;我所追求的创作意境,绝不单纯是指造型上的千娇百媚,甚至标新立异,而是在自然和谐中表现出对精致慢节奏生活的向往,以及与此相吻合的不疾不徐沉着淡定的人生态度,并用紫砂壶艺特有的语言来阐述。在“枫韵壶”的创作过程中,我数次想到“静水流深”这个词,它一如枫叶的品质没有狂躁和肤浅。做人也应如此低调、内敛,用平静的态度迎接岁月的洗礼,和自然亲近,向经典致敬。庆幸我有手中砂土,凭着泥土源,回到草木间,在小小一把壶的方寸间感受一整个世界的声音。

猜你喜欢

紫砂意境
情融意境韵含美
亦步亦新
——紫砂·九隽”作品选登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中國畫的意境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如意的语言——浅述紫砂作品“四方如意壶”的创意构造
画家张宜与紫砂
文质彬彬的紫砂新境——吴鸣紫砂艺术品读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