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紫砂“富贵吉祥壶”考析紫砂壶的装饰艺术

2016-05-30董建平

江苏陶瓷 2016年2期
关键词:装饰艺术紫砂

董建平

摘 要 紫砂壶以作品秀丽多姿的形象而傲视群雄,在陶瓷器皿中独领风骚。数百年来,紫砂工艺呈现满园春色的绮丽景象,使得紫砂壶的魅力一再被提升。“富贵吉祥壶”在紫砂的装饰手法上运用了雕刻、陶刻、贴花、泥绘等工艺设计,使作品的传神和完美形象反映了作者内在的精神世界,洋溢着艺术的雅趣。

关键词 富贵吉祥壶;紫砂;装饰艺术

紫砂壶是最佳的茶具,这种茶具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已成为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品。大自然为紫砂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在林林总总、千姿百态的紫砂壶器造型中,无一不是通过点、线、面的巧妙组合与泥色的浑然天成来展示它的形象美,以达到典雅、含蓄、古朴、端庄的艺术效果,故而有人说紫砂壶艺别出心裁、意在神韵,这款紫砂“富贵吉祥壶”(见图1),它以中国人喜闻乐见的吉祥纹为装饰,观赏此壶可以从中感受到紫砂陶刻的艺术魅力,体会到紫砂壶艺的价值。

1 紫砂“富贵吉祥壶”的工艺造型

紫砂“富贵吉祥壶”全身筒挑沙,此壶薄胎,在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以中国吉祥图案装饰,细致的挑沙陶刻显示出了富贵吉祥,看似简单明了,却不失富贵优雅。细观此壶的造型,在六方壶型的紫砂壶体设计上,壶腹融入了如意纹的刻绘。壶盖圆,同样刻绘了如意吉祥纹;壶钮的形状与壶身相仿,呼应得体;耳状壶把为四方线条,按握处有肩饰,起到点睛之妙,使壶把的造型富有矫健的生命力;以方形简洁、夸张的手法塑造了壶嘴造型,落落大方、端庄雅致。壶体方圆结合,壶型古色古香、韵味十足,造型简洁却不失风骨,纹饰上融入了中国的吉祥纹元素,充满了民族风味。

2 紫砂“富贵吉祥壶”的刻绘艺术以及如意内涵

紫砂“富贵吉祥壶”的周身布满如意纹装饰,如意纹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常常以其象征、寓意、谐音、比拟以及文字的意义来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寄予人们美好的期望。如意的头部呈弯曲回头之状,被人赋予了“回头即如意”的警世含义。如意纹最初的形状像长柄钩,钩头扁如贝叶。关于如意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说是古代文武朝臣的执笏。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并成为了帝王及达官贵人的手中之物,如意也是文人雅士所喜爱之物,吟诗咏赋时,利用如意作为打节拍之用,清雅悠闲之时还可以随身带之玩赏,如意还是舞蹈的道具,故有“如意舞”的说法,梁简文帝萧纲的诗中提到:“腕动苕花(苕华喻指美人)玉,衫随如意风。”从唐代开始,如意的制作就更加讲究了,而且造型更加丰富多彩,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宋代的如意上越来越多地出现祥瑞图案,工艺也越来越复杂,材料贵重,金质、玉、水晶、珊瑚、玛瑙、沉香木、骨角、奇竹等制作的如意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到了明、清时期它从实用品逐渐转向了一种陈设品,供人们欣赏娱乐的艺术品,使它的长度变短,柄端手指形变为少见的灵芝形、云朵形状等,主体呈流线形,柄微曲,整体造型优美华丽,材质方面又多了金、玉、水晶、象牙、玛瑙等珍贵材料,并使用了浮雕、镂空、镶嵌及景泰蓝等工艺,而且装饰上了精细华丽纹饰。如意雕刻的图案大都是借“如意”二字顺意发挥而成的吉祥图案,有的“如意”头被雕成两个柿子状,“柿”与“事”同音,取“事事如意”的寓意。紫砂“富贵吉祥壶”以如意纹刻绘,内蕴吉祥之意,故取名“富贵吉祥壶”。

3 结 论

如意纹以其悠久的发展历史和鲜明的民族气息,渗透着中华民族文化理念的审美心理。不论任何时代,人们对美好事物都一样地心存向往,如意纹以美好的寄予贯穿在紫砂“富贵吉祥壶”的装饰艺术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与发展,如意纹已经从简单的纹样发展成一种文化标志,与此同时,人们的审美心理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面对多元化的社会,我们更应学习和总结经验,更好地使中国传统图案在设计制作中展现出现代化的一面。

参 考 文 献

[1]吴婷婷.浅谈紫砂“悟”组合茶具[J].江苏陶瓷.2015(05):20.

[2]莉娜.民间美术造型元素及设计表现[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7(02):102-103.

猜你喜欢

装饰艺术紫砂
亦步亦新
——紫砂·九隽”作品选登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如意的语言——浅述紫砂作品“四方如意壶”的创意构造
画家张宜与紫砂
文质彬彬的紫砂新境——吴鸣紫砂艺术品读
中国古代陶瓷装饰艺术探析
长袍后面的辉煌
浅谈建筑材料的装饰艺术及运用
汉画像石的彩绘艺术探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