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探讨

2016-05-30陈钰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28期
关键词:中小企业解决方案财务管理

陈钰

摘要: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其中财务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由于小企业的生产总值,利润以及出口额在全国占据的比重较大,因此,需要高度重视,但是又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在一些管理方面上存在着管理不够完善规范,受经济影响波动较大,因此中小企业在资金和融资问题方面,制度不够完善,财务方面较容易出现问题,财务专业人员素质不高、水平不够,因此文章就目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道路,促进中小企业在强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当中得以稳定的生存,稳步的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解决方案

一、中小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法规不够完善

中小企业常常会出现融资困难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相关的融资政策法律和法规制度不够完善,缺乏有力的担保机构和完善的体系,而目前现有的融资体系不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实现长期的融资,而且我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努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扶持力度。此外,小企业贷款的成本是大型企业的平均五倍还多,银行对于中小企业提供的贷款也不够多,很多银行甚至不愿意给中小型企业提供贷款,导致中小型企业出现融资困难。

(二)中小企业资金周转不灵

由于中小型企业贷款出现障碍,融资困难,因此很多企业出现资金短缺或者周转不开的现状。近年来,我国对于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条件审查更为严格,譬如,企业在各家商业银行信誉状况良好,没有不良信用记录:符合建立与小企业业务相关的行业信贷政策。这些限制条件导致一些商业银行对于中小型企业提供贷款的条件更加苛刻,近些年来由于经济危机的大环境,导致很多企业都出现严重的资金短缺现象,而现在银行贷款条件越来越严格,融资出现巨大障碍。根本原因經过分析得知,中小型企业自身欠债较多,融资成本很高,风险很大,导致很多银行不愿意给其提供贷款,从而导致一些中小型企业出现资金困难,周转不灵的现状。

(三)财务方面缺乏科学控制

目前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在财务方面出现控制不够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对现金的管理方式出现问题,很多资金闲置或者不足,部分企业甚至认为,公司的资金累积的越多越好,因此导致大量的现金无法运用到运转当中,大量资金闲置浪费。还有一些企业由于缺乏计划,导致资金周转不灵,无法提供继续用到的资金,造成财务问题,多数企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财务体制,导致账本上的账目和实际收支情况不能对上,出现流动资金紧张的情况,影响公司的发展。还有一些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对于资金的流动以及分配和使用不能够进行科学的估算,造成资金出现短缺或者闲置的现象,对于整个企业发展而言是极为不利的。

(四)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中小企业制定内部财务管理的制度的核心是实行权责明确,相互制约的内部机制。一些企业的财务出现问题是由于规章制度不健全,虽然建立了一部分制度,但是在大的宏观层面的制度却不够完善,而且在日常的实施当中也得不到有效的施行,这就导致中小型企业无法对财务管理进行有效的控制,不能够有效的进行管理和牵制,中小型企业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够,例如对资金分配不合理,造成资金过渡浪费或者闲置,或者有些企业很容易就会出现资金短缺,不能够给企业带来良好的效益。还有一些企业违反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带有超过限制的现金囤积,不按照国家的规定,不在银行汇款结算。有一些中小型企业管理失控,对于固定资产的多少不确定,也不加以记录。在日常的核算中对于账目计算不清楚,资金出现问题,核对困难等现象的出现,对于财务方面有着极大的影响。

二、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制度管理,完善管理体系

中小型企业应当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制定出适合自己的符合企业目前现状的一套财务管理制度,比如说设置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对资金的流动和管理,现金的开销和员工工资的核算,固定资产以及流动资产的清算等工作进行核算:或者制定相应的符合的财务管理制度,比如说现金报销等一些核算制度的实施,对财务管理的状况进行记录和更加的规范化,防止一些不毖要的错误产生:其次是相应的考核制度的制定,可以根据各个岗位的不同制定出相应的权力和义务,规范财务管理工作的标准,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杜绝不合法和不合理的情况发生:最后需要通过企业设立内部的审核和监督管理机构,提高财务内容的真实性,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把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提高到一个标准化的层面上来,促进财务管理职能的全面发挥,保证企业生产运营得以正常进行。

(二)强化中小型企业的信用观念,提高信用度,拓宽投资渠道

中小型企业由于自身对于信用和投资概念不够清晰,导致很多企业都不能够正确认识到信誉的关键性,因此,中小型企业想要摆脱融资困境,需要强化自身对信誉的认识,做到诚实守信,规范正规的经营,其次还要积极的拓宽融资的渠道,如通过企业内部融资,银行贷款或债券融资等,加强自身和大型企业之间的联系。借助大企业的信誉为自己担保,从而取得融资金额。

(三)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控制

由于资金牵扯到中小型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因此,运营者需要认识到资金的运用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而是关系到各个部门和经营公司的大环节,因此各个部门需要共同努力,为公司的经营和管理做出努力。同时企业需要提高自身的资金使用率,避免一些企业出现大量的资金滞留,导致资金不能够有效的运作在市场当中,造成一些资金的损失。最后中小型企业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财务管理机制,对财产的管理和收支进行记录,不能够全部都是一把抓,这样容易造成混乱。还应当定期对财务进行检查,督促财务管理人员保持警惕,不能够疏忽大意。

(四)提高管理水平和科学化管理能力

中小型企业进行融资和投资的时候,需要正确估算出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之间的协调,对其整体进行布局和规划,还需要根据财务部门提供的各项数据进行估算和计划,树立起正确的投资理财的观念和方向,还应当对需要投资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对项目的现状和投入资金,技术管理水平进行分析,规范项目投资的环境。

(五)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建设,提高财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长期以来,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够高,给公司的运营造成了一些困扰。很多时候,中小型企业对自身财务知识和会计知识体系的认知都不够清楚,也不能够很好的区分二者的不同,根据定义而言,财务管理是会计工作的一部分,财务管理的内容也仅仅局限于运营资金的管理。财务管理人员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人员:而会计指的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可以说,会计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因此,中小型企业需要重视财务预算和运营管理,同时还需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聘请那些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较高素养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将那些专业的知识运用到操作运转当中去,使得中小型企业发展的更好,为以后的资金融入实现更加便捷的条件,为社会创造出更大的效益。

猜你喜欢

中小企业解决方案财务管理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财务管理
简洁又轻松的Soundbar环绕声解决方案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4G LTE室内覆盖解决方案探讨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