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加强和改善公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考

2016-05-30吴安娜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28期
关键词:预算管理成本核算财务管理

吴安娜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事业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公路事业单位既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又具有生产建设型事业单位性质,它的职能决定了其在财务管理上的复杂性,为此,文章介绍了公路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现阶段公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以完善公路事业财务管理工作。

关键词:财务管理;成本核算;预算管理

一、公路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的意义

公路事业单位既是事业单位发挥着社会公益性作用,又具有生产建设型事业单位性质,属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部门。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大数据对财务工作的影响,这种双重职能的财务管理模式在管理方式、管理理念已落后于财政体制改革的步伐,制约了公路事业单位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现阶段加强公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包括:

(一)有助于提高公路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

通过对公路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方法的合理运用,例如公路养护单位核算公路小修养护成本时,应对成本费用降低率、好路率作为指标进行考核。再例如通过对资金的年度、季度的预算管理,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明确费用开支标准、报销流程,按规定办理支出事项等。可以有效地提高公路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有助于防范公路事业单位的运行风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经济形式的复杂化,公路事业单位的运行风险逐渐显现。在公路事业单位中无论责任人还是会计工作人员都必须加强风险防控意识,强化内部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制度在财务管理中真正高效、顺畅地运行。在进行重大决策时候,必须严格执行有关程序,保证决策的公平公正。因此,加强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是防范公路事业单位运行风险的重要保证。

(三)有助于强化公路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

新预算法对相关法律责任内容进行细化与明确,法律责任的明确与细化,强调了事业单位领导在预算管理活动中的责任地位,也展现了预算法的重要性,促进了事业单位形成遵守预算法的自觉性,加强对相关责任风险的检查和控制,公路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在内部控制中占有重要位置。

二、公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公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意识比较薄弱

针对当前我国财政体制改革步伐的加紧,公路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也要进行相应的提高,与时俱进提升财务管理能力及创新能力。事业单位普遍财务管理创新意识比较滞后,一方面是高层管理人员创新观念落后,害怕改变,抵触管理创新,另一方面单位重视不足引起财务管理停滞不前。这样就制约了风险防控的效率,不能很快地反映财务管理中出现的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相应增加了相关人员的违规责任风险。

(二)公路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有待强化

1.公路养护事业单位的工作重心有偏差。目前的工作重点主要是集中于道路养护施工项目,而对于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并不看重,不能真正按照会计法律和准则体系进行相应的的账务处理。在面对经济转型,大部分的财务人员不能与时俱进使用财务管理上的新技术、新工具。没有主动学习并应用管理会计理念和工具,通过技术应用激发管理活力,增进公路事业单位价值的创造力。

2.公路养护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不规范。例如会计原始凭证附件不完善,账务处理依据不充分,这就导致公路事业单位在账务处理以及管理会计层面上出现问题,虽然有比较健全的制度,但没有更新,没有根据新形势下的市场经济的改变而修订,这样就导致了会计信息准确不高,不能满足管理层利用会计信息做出正确决策的条件。

(三)公路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不到位

由于公路事业单位的核算主体是以事业单位为主,而不是以企业形式进行核算。一是预算编制过于简单。公路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并不能依据实际情况测算人员工资、日常小修养护费用,职工的商品服务支出(水电公杂费)按财政拨款是远远不够。二是预算管理上有待加强。科室之间配合密切度难以保证,容易造成各编各的数字,或“大概估数”现象发生,导致公路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准确度不高。三是公路事业职能的变化要求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公路大中修及改建等专项预算的实际制定过程中,当期经济计划与实际资源配置情况并不能很好的结合,造成公路事业单位在实际履行职能中可能出现与计划资金规模不符的情况。

(四)公路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不够完善

公路事业单位存在大量的机械设备,其资产金额大,品种多,管理难度大,而且国有资产作为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其管理,其意义更为重大。虽然现在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了进一步重视,但还存在资产管理意识不够高,配套的制度规范不够完善等。如由于公路养护单位大多地处偏远山区,出现点多线长路况质量要求层次不同,所需机械设备也就不能相同。如果添置机械设备一样,出现有些养护单位长期不使用这些设备,导致闲置浪费现象,长期滞压产生毁损,从而形成损失。再次,对大型机械设备存在内部调度使用手续不够完整,形成资产的使用与保管部门不同,造成了管理责任不到位,进而使设备保管、维护、修缮不能达到有效处理。

(五)公路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不精确

公路事业单位成本意识不足,普遍存在“重经费管理轻成本核算”的现象,且成本控制局限于部分部门或岗位,缺乏统一的成本核算的规定,成本核算制度缺失,其方法和标准随意性大,造成多头管理,责任不清,会计信息的质量差且不具有可比性。很难全面反映公路事业单位在开展相关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

(六)公路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公路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是现阶段存在的普遍的现象,一方面,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现有的财务人员只掌握基本的财务会计知识,对于我国最新的法律條例、制度规范等了解不深入,对现代化信息技术掌握不成熟,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人为的失误和错误。影响会计核算的质量。另一方面,财务人员满足于现状,害怕学习新的技能,具有惰性,不想去学习新的知识,不愿去冒风险,去做自己没有信心的事情,宁可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去工作,不愿意去创新。

三、对完善公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思考

(一)提高财务管理意识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公路事业单位从领导到基层都必须深刻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摈弃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树立现代财务管理的观念,积极创新、科学管理,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首先,要不断进行有针对性地人员培训管理,加强财务人员的财务会计业务培训,单位举办各种培训班、现场经验交流活动、外出学习考察等方式,通过各种形式、各种途径提升财务人员业务技能和整体素质。其次,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应该是各部门间的相互配合。公路事业单位的领导要支持和监督各相关部门与财务部门的配合和执行情况,形成单位上下一致,群策群力、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

(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加强会计核算过程中的财务管理能力,设计必要的内部控制措施、项目经费审查核对程序、项目实施后续审查监督程序等,减少项目资金在使用过程中违规行为,防止资金被挤占通过这些有力的控制措施和制度减少了会计人员的财务管理压力,也增强了日常的规范核算与准确核算。

(三)优化预算编制工作

加强公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科学预测未来年度的项目规模,提高部门预算控制力。通过相关的计划指标作为指导来编制预算做到合理规范性,利用合理的方式促进预算有效执行。对于项目预算,要提高部门间配合的密切度,改变目前公路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单一进行预算编制的传统做法,进而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度。预算只要下达就要全面严格按规定执行,预算项目不能随便调整或更改的。

(四)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第一,资产的配置是事业单位资产形成的起点,公路事业单位应当以实际需要和促进单位发展需要为基础配置,并把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把资产配置管理融入到预算管理流程中,为预算的编制提供准确的资产信息。在資产管理业务流程中,资产管理部门做好相应的记录,做到一卡一物进行保管,年底进行全面盘点确保资产的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卡相符。第二,强化预算管理约束机制,将资产配置计划与预算编制结合起来,再通过政府采购进行监控审核。监督资产购置需求是否符合履行职能的需要,采购是否按合法的程序进行。

(五)加强成本费用管理

加强成本管理需要全体人员共同参与,共同面对。通过财务管理分析,积极开展公路建设、养护收支的财务分析,进行事前对预算控制,事中实时控制,事后进行关键信息控制。对已发生的单位所有项目期末经费结存情况做出分析,分析项目经费结存占总经费的比例。,在支出流程中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他直接费、施工管理费、设计费、试验费等各项开支的结构与数额进行分析控制,以便充分了解项目经费运转情况和经费来源是否充足,加强控制预算成本执行过程。

(六)提升财务人员素质

公路事业单位要不仅要加强财务人员素质,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更要在互联网大数据面前,财务人员通过各种方式持续对新知识、新问题的学习来提升专业知识的层次、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经验交流,让实际经验和专业技巧相结合,运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内容与核算规则以及政府分类科目的使用方法,熟练地进行会计核算操作。

猜你喜欢

预算管理成本核算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