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压电气供配电与设备的安全管理探讨

2016-05-30陈冬平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28期
关键词:低压电气供配电电力设备

摘要: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和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对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有比较大的影响,做好低压电气配电和设备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文章首先对低压系统的基本构成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提高低压电气供电设备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低压电气;供配电;电力设备;安全管理;电力系统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8-0187-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28.093

电力系统在现代建设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我国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成分。电力系统的运行和发展状况与国家的各方面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关系着整个现代化建设工程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很多停电事故都是由于电压问题造成的,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对此,为了降低诸如此类停电事故的发生率,相关的电力部门务必要注重安全电网的建设,将相关的供配电和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实现经济、可靠的供电系统建设。

1 低压变配电设备的组成

电力系统的核心内容是低压变配电,诸如配电、变电、照明灯、用于发电的备用电源等都是低压变配电的常见电力设备。四部分既可以相互独立使用,又可以经过组装配合使用。四类设备功能各不相同,在整个低压变配电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这四部分才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低压变配电系统,使其具有较好的完整性,四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然而,这些设备在低压变配电工作过程中要保障一定安全性,才可使整个供电环节顺利运行。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密切关注设备运行的时刻动态,一旦问题出现,务必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相应的解决,以防大故障的再次发生。低压变配电设备的操作运行都需由专业人员进行,工作人员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进而保障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2 低压电气设备的设置原则

低压电气设备的设置是具有一定原则的,根据分级配电的原则,总配电屏一般在室内设置,分配电箱在室外设置。动力设备电箱和照明设备要各自进行相关的设置,比如,两者的分路设置可以在配电箱内进行。在动力设备开关的上端可以安装相应的照明设备。为了进一步保证每台用电设备都有独立的开关箱,可以将配电开关箱设置在末级分配电箱处。一个开关电路控制一台用电设备属于一种常见的设置方式。总配电箱一般都安置在离电源较近的地方,分配电箱应该设置在用电设备较为集中的地方。

此外,在设备设置的这个过程中,要保证开关箱与分配电箱的距离不能>30m,用电设备和开关箱的距离应该限定在3m之内,设备和地面之间的距离一般要在1.3~1.5m之间,进出线口正常情况下是要留在设备的底部,其他部位不适宜。低压电气设备的设置需要在通风效果好和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进行,这样有利于配电箱和开关箱更好地散热。有液态或者气态瓦斯的地方不适合安装此类设备。在低压电气设备安装完成后,非工作人员不能随意变动设备,不能在其周围堆放杂物,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保证人们日常用电的安全。

3 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存在的常见问题

第一,部分设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缺乏相应的设备保护装置,当突发故障出现时,找不到立刻关闭的总电源按钮,容易造成事故的严重化。

第二,在建设过程中,设备的质量缺乏严格的体系检查,选用的很多电气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各种异常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设备质量存在问题,严重制约着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以上状况,相关部门务必要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此类设备故障的发生率,将用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提高低压配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三,不同操作环境下的电气设备选择是处理接地问题的核心内容。由于相关的操作人员缺乏专业技能,对接地问题的认识不到位,给低压供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了影响。

4 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措施

4.1 电气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分析

运行环境是影响电气设备安全防护有效性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有关研究结果表明:现代的电气使用环境统一比较复杂,而且其稳定性比较差,这无疑给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对低压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影响较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腐蚀、粉尘污染以及湿度过大等。此外,电气设备运行系统中如果有外来物体侵入,设备的运行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以上状况,现阶段着重要处理的问题就是采取相应措施将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周围环境因素、外来物体因素等相互隔开,保障电气设备安全、稳定地运行。根据我国目前的技术水平,实现对低压电气设备外壳的有效防护主要通过诸如防护罩、过滤网、密封结构装置等的配合使用来完成,将电气设备和外界环境因素的接触面积限定在有效防护的范围内,实现对低压电气设备的科学合理防护。

根据低压电气设备安全防护的基本原理,可以将目前在电力系统中涉及到的电气设备防护模式分为两大类:人为性因素和外加性因素。人为性因素指的是相关的电气工作人员要严格控制好对电气设备外壳有危险标志部件的防护,要时刻监督相关管理工作的进展,避免电气设备内部进入外来异物。

4.2 低壓电气供配电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

为了更好地实现对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的有效防护,在实际的防护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所有的建筑工程项目不能在高压线路和低压线路铺设的区域下开展施工,建设施工项目的临时作业棚搭建和相关的生活设施等均不能在该区域范围内

进行。

第二,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施工架空线、路边线等的搭建位置应有一定的限定,一般情况下,不能和架具结构的边缘位置距离太近,这样有利于施工过程的安全进行。相关的施工规范标准中应该对以上两者的距离进行严格的规定,这是施工标准中最应该修改的一点。

根据目前我国的技术水平限制,两者安全距离的详细划分主要是通过架设具有电压等级差异性的架空线路来完成。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架空线路的等级电压在1kV单位以下时,架具结构边缘位置与架空线路位置之间的距离应该限定在4m以上,方可进行安全施工;如果架空线路的等级电压高于1kV单位,但不超过10kV单位时,架具结构边缘位置和架空线路边线位置的距离应该限定在6m以上的范围内,方可进行安全施工。

综上可知,在建筑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架具结构边缘位置和架空线路边线位置之间的距离应当进行严格把控,其也是保障电气设备安全防护的关键所在。

第三,低压线路应该设置在地表以下,也可以架空设置。

第四,如果由于某些客观因素不能满足两者之间的安全距离要求,务必要在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下,针对性地对重要安全隐患部位进行必要处理。

4.3 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安全管理在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防护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对电气设备的有效运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此,相关的电力部门务必要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确保整个电力系统的有效运行。只有对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整个电力系统才有可能稳定运行。为了有效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相关的管理工作人员应该注重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采取相应措施充分调动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终端应用客户的积极主动性,将相关的电气安全管理知识定期更新普及给广大用户,定期开展相关的设备维修检修工作,使客户对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安全管理重要性有进一步了解。为了做到对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安全的早发现、早解决,在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系统的正常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两种方式开展管理工作,从而保障整个系统的運行的稳定性、安全性。任何一种类型的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都应事先进行相关的预防性试验,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设备的运行状况,要注意的是预试必须在限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这样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5 结语

综上所述,低压供配电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对人们的生活有比较大的影响,在管理过程中需要采取合理、科学的安全管理措施,保证电气设备可以稳定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提高供电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电力行业稳定、健康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李国兴,陈丽云,孟子文.浅谈配电设备维护保养的重要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5).

[2] 潘顺芳,李邦协.低压电气设备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的应用研究[J].电动工具,2010,(10).

[3] 张海明,肖丹宁,范斯远.建筑物低压电气火灾智能预防系统的研制[J].智能建筑,2014,(6).

作者简介:陈冬平(1970-),男,安徽太湖人,安徽宏鼎贝通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电气设备制造等。

(责任编辑:周 琼)

猜你喜欢

低压电气供配电电力设备
加强电力设备运维云平台安全性管理
高速公路隧道照明及供配电节能思考
探究供配电变压器的推广运行
低压电气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探究
低压电气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探讨
电力设备运维管理及安全运行探析
基于压缩感知的电力设备视频图像去噪方法研究
基于改进Canny算子的电力设备图像检测研究
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发展趋势
基于“Matlab”的供配电实验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