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外保险业现状的异同

2016-05-30王力卉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28期

王力卉

摘要:文章从我国居民保险消费观念和保险消费支出的增长趋势两个角度出发,讨论了当前我国保险市场消费端的发展状况。

从保险市场的供给端出发,利用代表性保险公司的各项指标以及我国保险公司的保费占比和增加的情况,对我国保险的业务转变趋势、保险基金的投资结构转变、以及基于互联网经营方式的革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然后,文章为了寻求解决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困境并展望保险市场的未来发展。对美国,瑞士等国保险业发展历程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文章将我国与美国和瑞士等国的保险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从中更清晰的认清了我国保險业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经验对我国未来保险业的发展状况与方向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保险消费观念:发达国家保险结构:互联网保险业革新:国内外保险业发展比较

一、我国居民保险消费发展趋势

自从我国的人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人民生活的水平已经从最基本的温饱状态,开始进入到追求投资以获得更多的利润。所以投资到保险中去,成为了一个很有利的投资方法。

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需要具体的数据来体现,并通过数据表现出来的现状和发达国家的保险业近几年的现状进行比较。同时,依据我国的具体经济目标和我国具体的民生和经济状况进行对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进行推测。

第一点就是,由于近几年我国居民的收入稳定增长,人民的更多关注点放在了自身和家人的健康状况上,所以健康险业务继续保持,成为最大的亮点。截至2015年5月,行业整体实现原保险保费消费11,666.41亿元,同比增长19.46%;其中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消费3,488.31亿元,同比增长12.41%;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消费8,178.04亿元,同比增长22.75%。如果从总体数据上看,由于2011年到2013年的三年中,保险市场一直处于相对低迷的状态,这使得2014年本身,其全年的保费同比增速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所以在2014年已经处于较高水平的情况下,2015年的前五个月的保费状况仍然保持住了20%左右的同比增长水平,并且有保持这种较高增速的趋势,预计在2015年全年以及未来的三年,行业保费的增长速度仍然会保持在这样一个十分理想的水平。

从图1中的数据显示来看,健康险业务的占比伴随收入的不断增长也在不断地提升。在这期间,国家针对健康险税收优惠产品具体方案的落地实施,让我们可以初步预估,健康险的保费增速仍然可以保持着较高的且稳定的水平,同时占比也将不断扩大。

二、我国保险公司发展现状

在业务及管理费保费收入占比方面,截至2015年5月为10.19%,低于过去两年的同期水平:从这一角度来看,推测今年保费的增长更多的因素是源自需求、而非加大销售力度。

寿险市场竞争相对活跃,市场龙头的份额在进一步减少、排名有着少许变化。同时市场格局继续在规模型公司的带动下变化显著,平台型的公司凭借强大的投资能力、项目资源优势等,继续扩大保费规模,获取投资市场上的收益。

保险业在互联网金融专业化方面的先发优势,有序增加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试点机构,保监会近日批准筹建易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心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泰康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互联网保险公司:同时,监管部门也在抓紧完善配套监管规则,未雨绸缪有效防范相关风险。

2014年互联网保险总共实现保费收入858.9亿元,同比增长195%;其中财产保险约506亿元、同比增长114%;寿险约353亿元、同比增长约5.5倍。

例如中国太平洋保险近年来在进行着电子商务平台和大数据的建设、并开始取得成效。中国太平洋保险不再是以往简单的保险公司的模式,用全新的理念去吸引更多的人来加入到太平洋公司的保险中来。利用移动应用、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对产品的销售支持、客户服务、以及协助理赔等进行技术和服务支持。

中国人寿也在充分研讨健康险政策以及专业机构的布局,同时电子商务公司及强大的数据中心也已建立并不断完善,组织架构的梳理将成为重要影响因素。

这些例子就在不断地证明我国的保险业,在政府的大环境调控下,通过各个大型保险公司的努力,不断发展,这样全新且健康的发展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保险业的发展。

三、发达国家的保险业发展情况

(一)美国保险业发展情况

美国的保险代表着美国的风险市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酬金容量市场。在2013年世界上所记录了46400亿美元的总资金容量,12740亿美元(27%)记录在美国上。美国保险,一般来说,指的是保险合同,同意补偿或赔偿另一方(被保险人、投保人或受益人)指定的损失或损害特定的事情(例如,一个项目,物业或生活)从某些危险或风险以换取一定的费用(保险费)。例如,财产保险公司可能同意承担这一特定财产的风险(如汽车或房子)可能某段收费换取时间从投保人否则谁负责,损坏或丢失在遭受特定类型或特定的损害或损失的类型。这项协定采取的是保险政策的形式。

在美国,健康保险是用来支付医疗费用的一种项目,无论这个健康保险是由私人购买的或是社会性的,或是由政府资助的社会福利性质的项目。其实在美国人眼中,健康保险就是健康承保或者健康福利。

现在美国公共保险项目已经覆盖31%的人口,同时也为44%人民健康看护的消费负责。不过公共医疗保险更倾向于那些需要更多医疗方面照顾的更容易受伤的人。但是2010年也有很多的改革专门针对这些的。

从健康保险这方面来说,美国的健康险这方面,已经可以称之为一个全民性的项目,上到老人,下到儿童,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他们个人支付还是由政府和国家资助,全民性的保险使得美国公民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国家的稳定,毕竟健康和医疗也是国民安全感的来源。全国性的医疗补助在美国已经不是一个稀奇的事。但是我国的健康险医疗险并没有达到完全,人民的保险意识还不够成熟,而且对于很多贫困地区,不发达地区的居民,政府并没有资助他们投保自己的健康险和医疗险,这就使得很多地区,人民的医疗和健康并不能得到保证。

(二)瑞士保险业发展情况

瑞士保险业提供服务的范围非常广泛,从总体上划分可分为直接险和间接险两部分。直接险又分为寿险和非寿险两大块,间接险主要指的是再保险业务:在非寿险中又包含有医疗险、事故险、责任险、火险、运输险等诸多门类;与此同时,瑞士保险业提供服务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例如在寿险投保时可以个人投保,也可集体投保,保费可一次性全部纳齐,也可分期交纳:我们都知道瑞士的经济发展非常好,人民的人均和总体收入都很好,人民的生活水准也很高。瑞士人不是把温饱等基础问题作为保险的重头戏,而是寿险,所以寿险自然而然在保險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如果单纯从保费收入上来看,瑞士的保险业在世界上排名第11位:但一个国家的保险深度与国民人均收入直接有关,由于瑞士人保险意识极强,加之其人均收入为世界第一,因而无论是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还是从年人均保费支出上来看,瑞士保险业在社会生活中的密集程度在世界上都是名列前茅:而且瑞士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人均保费支出最高的国家。

四、中外保险业发展比较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949年在北京成立,中国开始拥有自己的保险发展体系,直到1952年,外国的保险公司完全退出中国保险市场,中国开始独立发展自己的保险业。而进入1958年,我国进入了著名的大跃进时期,全国上下都是浮夸的风气,在这种历史状态下,我国全面停办了国内保险业务。但是与此同时,这个时代是美国飞速发展的时代,在这段时间里,美国的各个方面都在进行着飞速的发展,因为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末正是二战结束的时期,参战各国均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只有美国本土没有遭到破坏,各国建设所用的物资都是由美国提供的,大大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再加上美国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力发展本国经济。所以在这段我国历史进程疯狂倒退的时间里,我国和许多其他发达国家拉开了非常巨大的差距。这些历史原因,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的保险业和其他国家水平的巨大差距。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保险业才得到了拯救,1980年开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复业。在这之后,我国的保险业也就逐渐进入正轨了。

通过对于发达国家保险业的种类的情况的了解,和我们国家现如今保险发展的具体情况,我们可以将我国的保险业对于未来发展趋势做出简要的分析。首先我们可以预见到,我国保险的运行机制将会更加市场化,发展良好的保险公司、一些保险中介机构以及投保人等市场主体通过市场机制会互相合作。市场经营主体在合作之余,进行着公平、公正以及公开竞争。所有的公司,不分组织形式、不分规模大小,均以平等的地位进行竞争。所有这些充分体现了竞争主体平等、竞争规则公正、竞争过程透明、竞争结构有效,市场效率逐步提高。

正如我们可以看到,发达国家对于保险业的监管和控制是远远领先于我们,所以我们的政府在未来的监管只有更加法制化才会让我们的保险业感受到变化。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资保险公司进入我国保险市场,外资公司在我国保险市场上的地位也在逐渐加重,国际再保险市场对我国保险产品和定价也开始逐渐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国内保险业将逐步融入国际保险市场,成为国际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要求中国保险业的经营管理要更加符合国际惯例。

中国和美国的体制不同,是中国和美国保险结构完全不同的第一个重大的因素。比如中国的保险公司是国家调控险种,几乎所有的保险都是由那几个非常著名的上市公司负责。而对于美国来说,恰恰相反。由于美国的体制与中国不同,最典型的是不同的州之间往往法律都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不同的州之间,保险的结构或者模式不同也是非常正常的。所以美国的保险模式和中国更是千差万别。比如美国的好多保险的承办者是一些非盈利性的民间组织。例如一些关爱健康的福利组织,这在中国看来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况。

瑞士和美国对于医疗保险的要求和我国也有很大不同,例如我国的医疗保险并非强制性的,除了一些国企或者国家级的机构之外,对于居民是没有强制性的医疗保险的。但瑞士和美国却很不同。美国的医疗保险价格昂贵,对于留学生等非美国公民也是有强制性的要求。瑞士也相似,居住在瑞士的所有人(在三个月内居住或出生在该国)的私人健康保险是强制性的。国际公务员,使馆的成员,以及他们的家庭成员被免除强制医疗保险。这种差别,一方面也是对居民的负责,一方面也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保险业的发展。

五、结论

基于对保险业相关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从我国居民保险消费观念和保险消费支出的增长趋势两个角度出发,讨论近些年我国保险市场消费端的发展状况。从分析中得出结论,由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的平均收入呈快速增长的趋势,这就使得我国居民的消费观念更加进步,投资开始多元化的进程,这也就在某种程度上促使了我国居民的保险消费支出不断增长。预示着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保险业将会持续蓬勃的发展。

从保险市场的供给端出发,我们得出了更加详细的结论。我国保险公司的业务向着更加合理更加细致的方向发展了。同时,由于各个保险公司的资产日益增加,保险公司开始自己的投资业务。这也是保险公司变得更加稳定。资产日益丰厚的标志。对于互联网保险公司经营方式的改变与革新等方面将我国的保险行业推入了全新的时代,这意味着未来的保险将不再只是单纯的模式,越来越多方便快捷的方式将会加入。

由于体制和历史等客观元素的原因,我国的保险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建国之初,我国的保险业刚刚起步之时,保险业的发展情况已经落后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了。但在那之后,一系列的历史原因,又将本应该蓬勃发展的保险行业打入冷寂。直到改革开放,我国保险业算是迎来了它积极的转折点。但还是缺乏强有力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府政策使得我国的保险业可以更进一步。例如,尝试进行强制性医疗保险或强制性的儿童险之类。这都是对于我国未来整体的居民生活水平乃至整个保险业的发展都会有着巨大的帮助的。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